一百九十八 病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如高引王行义进入会议厅,会议厅的干部们站了起来,叶如高叫他们坐下。
原来,这几个公司干部见叶仁吉跑出去看什么人在吵架,接着叶如高、宋清清也跑出去看个究竟,总经理没有说散会,大家都不敢离开会议厅。
叶如高为众人介绍:“这个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读书王王行义,是我的侄儿,当年高考考上全省第一名,在清华大学当第一班里的班长,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今年研究生毕业。他还有两个妹妹,都在高考时前后考上全省第一名,也在清华大学当第一班的班长,他们兄妹三人在本市名声很大,谅你们也应该听到他们的名声吧!”
众人听了,对王行义肃然起敬。他们当然都听到读书王兄妹的名声,只是心中羡叹,没有机会与王行义碰面,今天一见,分外高兴。
叶如高也为王行义介绍在座诸人在公司中的职务。
王行义彬彬有礼地与众人亲切地握手……
叶如高对王行义说:“贤侄,咱们CC公司今年生意很不好,我今天正在与公司干部们研究怎样挽回经济损失的事,你正好到来,这真是再好不过。你应该想方设法挽回公司面临的危难。”
王行义一笑说:“我还不知道公司生意走向下坡的具体原因,不能盲目提出建议。这样吧!待我了解了下坡的真正原因,然后设法挽救。若然这时盲目提出建议,必被人们说我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哗众取宠,谅伯父也心知肚明,知道我的建议不正确。”
“说得对!”叶如高对众人说:“反正这事也讨论不知多少次了,都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那就散会吧!”
众人听了,先后走出会议厅。
叶如高执着王行义的手,走出会议厅,到家里大厅坐下,叶仁明泡茶斟茶,笑容可掬地说:“行义哥,请喝茶!”
王行义喝了一口茶,见叶仁明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他觉得很不好意思。
叶仁明见王行义面红耳热起来,更加俊,越看越爱,竟然想入非非。她无话找话地问:“行义哥,听说你在家里建了三座公司大楼,真的吗?”
“是呀!”王行义说:“这是我在读研究生时,五个同学逼我建的,我也无可奈何。”
“同学们怎么能逼你建公司大楼呢?”叶仁明大惑不解地问。
“因为这五个同学家资亿万,各先支持我一百万元建公司大楼,所以我不得不建。”王行义接着说:“你想想,我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建三座公司大楼呢?一座公司大楼也建不起嘛!”
叶仁明关切地问:“有利息吗?”
“没有!”王行义回答:“这是五个同学的父母到学校,他们各向父母说了与我的关系,他们父母建议让我建公司大楼,说这钱一千年以后还给他们,如果一千年以后还不起,那就别还。还说什么利息呢?我听了他们的话意,知道他们是支持我建公司大楼的,不是借给我。”
“你那五个同学的父母对你那么好,那你一定有给这五个同学知识上的帮助。”叶仁吉接着说:“不然的话,他们父母即使钱再多,也不会无缘无故地把钱送给你,对吗?”
王行义一笑,点头说:“仁吉哥说得对!这五个同学在读大学时,跟我同班,他们成绩在本班来说,比李玉华还不如,排在班里最后几名。平时他们一个月中请我吃饭占一半以上,五个同学轮流请我,父母给他们一个月四千元至五千元的开支,叫他们结交读书好的同学,我那时是班长,他们就刻意巴交,我心中过意不去,就帮助他们学习的进步。第一年结束,他们成绩在全班三十名左右。第二年成绩在全班第十二名至第十七名。第三年成绩在全班第十名至第十四名左右。最后一年成绩在全班第三名至第八名。两个同学当上班委。他们父母到学校,同学们把进步成绩归功于我,这几家父母对我非常敬重。他们几个以勤补拙都考上研究生,他们的父母当然是喜出望外,每一个学期都到学校看自己的儿子。在去年到学校,建议叫我建公司大楼。我回答建不起公司大楼,他们就说要大力支持,首先各汇一百万元给我,之后各再汇二百万元为公司成本。成本不够,各再汇二百万元给我。他们当面说,有什么困难大胆说,他们大力支持,决不袖手旁观,使我办公司半途而废,落人笑柄。决定最少一家支持五百万元。我昨天去银行查看,他们果然各再汇二百万元钱给我,我现在户头有一千万元钱了,就买了一辆小车。这小车是五个同学自己积蓄的钱,一个人十万元。他们对我说,办公司不能没有家车,家车一定要买,这钱一分都不要还。我真是感激涕零,不知何以报答?”
王行义这些话编绘得入情入理,天衣无缝,他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掩盖读书期间搞网上购物的事,另一方面也是暗中指责叶如高心地狭窄,培养他是想让他在CC公司工作,喜欢王行明为叶仁吉的妻子,喜欢叶仁明嫁给他。此等心怀叵测的小人跟他编绘的五个同学的父母那么宽宏大量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叶如高自己感到惭愧。但叶如高没有这么想,叶如高对赵玉珠的一家经济是了然于胸,知道王行义一座公司大楼也建不起,何况三座公司大楼!叶如高曾经两次去王行义家,见那三座公司大楼,估计最少要花五六百万元以上,赵玉珠家怎么会有那么多钱?所以,叶如高对王行义编绘的话非常相信。即宋清清、叶仁吉、叶仁明也认为这是事实的。王行义以知识帮助五个同学考上研究生,这是知识的帮助,而这五个同学的父母每家以五百万元支持王行义建公司大楼、办公司,原也是天经地义的嘛!因为叶如高曾经培养王行义,王行义以知识帮助叶仁吉考上南京大学,王行明也帮助叶仁明考上兰州大学。这件事叶如高已自己亲自经历,而安能不相信王行义的话?
叶仁吉认为自己见识沒错,笑着说:“我就知道肯定事出有因,你那五个同学的父母见自己的儿子考上研究生,必然非常高兴,知恩报恩,就决定以经济来报答,支持你建公司大楼、办公司。他们亿万家资,拿五百万元支持你,在他们认为乃是微不足道的。这真是太好了!接下去,咱们兄弟俩都有自己的公司。但令我大惑不解的是你为什么要把公司大楼建在王家村,在王家村办公司呢?”
王行义含笑说:“我认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王家村会划入市区变成闹市,那么,我这公司岂不是长久是我自己的公司!所以,我才把公司大楼建在家里。”
叶仁吉听了,恍然大悟。点头一笑说:“班长真是真知灼见,老谋深算,做的事真是别出心裁,令人羡叹,也令人难以明白。”
“我对你说了不知多少遍?你还叫我班长!”王行义笑骂说:“你为什么非要这么叫不可呢?”
叶仁吉摇头苦笑说:“总是改不了口嘛!请班长见谅!”
“既然这样,那就只好随你的便吧!”王行义无奈地说。

叶仁吉笑逐颜开地说:“班长,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帮我把CC公司的目前局面扭转过来,挽回经济损失。”
“咱们是兄弟嘛!还讲客气的话!”王行义笑着说:“等我找出公司的病源,对症下药,待CC公司经济扭转过来,我才能离开,去办自己的公司。不把CC公司从危难中挽救过来,我就不离开。这样该行了吧!”
叶如高拍起掌来说:“贤侄这么说,伯父感激不尽。”
“伯父别这么说好了!”王行义接着说:“现在请伯父讲出公司走向下坡的原因。”
叶如高沉吟一下说:“前年公司生意已走向下坡,纯利不及前一年的一半。去年公司生意比前年更差,纯利又不及前年的三分之一。今年太糟糕了,半年来纯利不到二十万元。”
“哦!”王行义问:“我今天在会议厅见的那些干部都不认识,那些老干部哪里去了?”
宋清清说:“公司生意搞不上去,我与你伯父、仁吉认为这些老干部也许脑子老化,思考能力衰退,所以生意走向下坡,就把他们辞退,聘了这些大学毕业的青年人。谁知不但挽救不了公司生意走向下坡的危难,而且去年比前年更糟糕!今年就更不用说了。”
“咳!”王行义轻轻一叹,说:“这些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都是急功近利激进的青年人,光有理论,没有经验,又怎能挽回经济损失,挽救公司面临的蹇运?那周义平、柳如花这两人,我认为颇有才干,这不是我对他们印象比较好,而是从各方面觉察到他们两人的才能,您竟然把他们也解雇,太可惜了。”
宋清清说:“周义平、柳如花去年年底才被解雇,他们的职务是前年年底被革职。后来这两人对公司生意方面竟一言不发,你伯父恼怒之下就把他们赶出公司。”
“这事暂且搁起!”王行义接着问:“您们有没有去观察市场,了解顾客们目前抢购的物品,看市场行情的变化等?”
“没有!”叶如高说:“因为咱们有门市,服务员可以知道顾客们的需求,市场行情有的瞬息万变,难以预料的。”
王行义摇头说:“那您们就不知道各个季节的紧销物品和畅销物品了,人们的思想是不断向往于新的物品,讲究陈设的东西小巧玲珑,精致美观,生活上力求新滋味,他们的目光是新颖产品,包装精致,讲究眼福……这就是人们的思想。”
叶仁吉说:“班长这些话正与前年周义平说的大同小异。”
“那么,伯父为什么要把周义平辞退呢?”王行义目注叶如高问。
叶如高嗫嚅一下说:“周义平反对我聘用大学毕业生,生意搞不上去,又指责我的许多不是,多次与新进的职员干部争吵,使公司干部职员不能和睦相处,以致我革去他的职务。之后,他对公司生意走向下坡时,却一言不发,简直是公司的寄生虫,我就把他解雇了。”
王行义听了,才知道原来这样。叶如高非常顾面子,被周义平指责,心中非常恼怒,就革去了周义平职务。周义平业务科长被革职,成了一个职员,不但人微言轻,还常常被这些青年人嫉恨,讽刺,嘲笑,抨击。在这种情况下,周义平能说什么呢!说的话叶如高会听吗?如果叶如高肯听,当时就会听周义平的话。好好一个业务人才,被赶出公司,却聘用这些急功近利,毫无经验的青年人,公司生意不走下坡才怪呢……
想到这里,他也就不再问下去。一笑说:“伯父伯母,您们既然信任我,我所行步骤,您们不要干扰,否则,我是没有办法挽救公司的蹇运。”
“我不信任你,那要信任谁呢?”叶如高说:“我会听从你的建议,你放心干吧!”
“那我接下去与仁吉就去市场,各个场所观察一番再说,公司就按平时那样照旧经营,之后再想办法。”王行义说:“接下去我晚上回去,早晨过来。因为我在建公司大楼,晚上必须回去,看有没有需要购买设备的东西。”
“那好吧!”叶如高含笑对叶仁明说:“你去食堂交待服务员,搞几碟好菜,拿来这里,咱们陪你行义哥酒喝几杯!”
“好!听爸爸的话!”叶仁明笑容满面地说:“很久没有跟行义哥喝杯酒呢!”
叶仁吉接着说:“我也很久没有跟班长喝酒呢!今天就陪班长多喝几杯。”
王行义笑笑说:“我酒量有限,喝不了多少,请别见怪。”
“班长会喝多少,我心中有数。”叶仁吉含笑说:“别说谦虚的话好了。”
……
喝了酒,叶如高一家与王行义继续谈论挽救公司面临危难的事……
接下,王行义晚上回去,早晨就与叶仁吉去观察市场……
……
十天之后,王行义已知叶如高乃是因循守旧,购销物品没有跟随市场发展人们需求的物品,那些急功近利的大学生都是口头理论,一点经验都没有,抱着因循苟且的思想,因此导致公司生意走向下坡。于是,他拟定了挽救公司的措施,与几家厂家订了合同,引进新产品,推测市场价格和厂家出厂价格,推算时间产品上涨与下跌,定下价格……旧的物品用搞特价的方式处理掉……
这样一来,因搞特价招引来的顾客越来越多,看到这么多新产品的陈设,公司已是焕然一新,顾客们纷纷抢购,第一个月就已纯利了二百多万元……
叶如高心花怒放,这王行义虽然年纪轻轻,也是初出茅庐,初露锋芒,令人叹服,看来公司重兴有望。于是,就让王行义专权处理,他只是敷衍而已。
……
王行明已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她喜上眉梢。
……
这一天,关应月来到赵玉珠家。由于关应月问了王行义住的乡村路线,住宅及上车下车乘坐的车,她找到了王家村开轻骑的王德山,王德山把关应月送到赵玉珠居住的王秋江的房屋外。
关应月到了赵玉珠暂住的家门外,询问了赵玉珠,才知道这赵玉珠是王行义的妈妈,对赵玉珠恭敬地问好,并说了与王行义的关系。
赵玉珠对关应月扫了一眼,见关应月生得平平,心中非常不中意,行义与吴红梅翻脸,竟赌气去爱这等女学生,家庭名誉丢尽,大家脸上无光,这还得了!原来行义前次说,要择一个容貌平平的女学生为伴侣,想不到却是事实。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她依然笑容满面地引关应月进来坐下,并立即上楼对王行明、王行莉悄声说:“你哥哥果然去爱上一个容貌平平的女学生,如今在楼下,你们只偷窥一下,别下楼相见!想办法使哥哥娶不了这个女学生。妈妈先下楼搞了鸡肉面给她吃,然后就叫她自己去找你哥哥。你们肚子再饿,也要忍耐,千万别与她相见。”
“是!听妈妈的话!”王行明、王行莉异口同声地悄声说。
赵玉珠故意又拿了一包茶叶下楼,春风满面地说:“应月,行义在CC公司,这一段时间都在那里!”
说完,泡了茶。并去搞鸡肉面。绝口不提王行义建公司大楼的事,也不把家庭之事告诉关应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