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 考后心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丁芳芳微笑说:“考试是不一定能那么理想的,有的同学平时成绩很好,却考不上大学,而平时成绩比他差的同学却偏偏考上大学,这是什么道理?我至今尚不明白,只能说那个平时成绩好的同学因为太紧张,所以考不上大学罢了。”
“丁老师,我知道您在指点我考试时不要太紧张,沉着认真思考。”王行莉笑着说:“丁老师,谢谢您。”
“咱们是师生嘛!谢什么谢!”丁芳芳说完,香了一下王行莉,一笑走了。
……
高考到了,同学们怀着既高兴又隐忧的表情进入考场。高兴的是十载寒窗渴望金榜题名,这是从读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个个同学都想金榜题名,报效国家,光宗耀祖。隐忧的是名落孙山,那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到高中毕业,这十载寒窗的苦读,那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奋学习,如果考不上大学,那么,平时那朝朝暮暮绞尽脑汁地攻书,岂不付诸东流!大家都想金榜题名,这是十年来的渴望,考上大学的学生,一个个喜笑颜开,而名落孙山盈千累万的学生,谁不是愁眉苦脸,泪水暗流!十载寒窗的苦读,难道是盼望名落孙山吗?任何人都不会有这个想法……
有的家庭非常穷困,为了儿女们将来出人头地,改换门庭,父母起早摸黑地辛勤劳动,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实的肩头换来一点又一点的血汗钱供儿女读书,而儿女却偏偏考不上大学,他们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
考场外的大操场的树下站着和坐着的人们比进入考场考试的学生犹多,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地位悬殊,处境各异。有高级官员,商界老板,政法机关,普通工作人员,工人,农民……因为他们的子女在考场考试,他们拿着饮料果品,在等着自己的子女考完一科后出来时,拿给子女喝吃,并问考得怎么样……
AA中学大操场的树下站着、坐着几百人进入考场学生的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有体面的人们撑着伞,以挡曝日,有皮肤微黑的农民头顶天,脚立地傲视着骄阳似火,有身强力壮的工人在大操场走来走去,有皮肤白里透红的小姐撑着伞,一手掏出雪白的手帕在擦着香汗,有不怒而威的官员把目光扫视着人们,有大腹便便的老板让手下人撑伞为他挡住骄阳,有老师们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忧愁,那是担心和焦虑……
铃声响了,第一科已考完了,考生们走出门来,王行莉跑到赵玉珠面前叫:“妈妈!”忽见丁芳芳、邱峻山也在这里,忙说:“丁老师好!校长好!”
赵玉珠拿一瓶饮料给王行莉说:“乖小女儿,喝吧!”又拿一瓶给邱峻山,一瓶给丁芳芳说:“校长!丁老师喝吧!”
王行莉接过饮料,喝了一口。邱峻山、丁芳芳不肯扫,赵玉珠的面子,接过饮料,含笑地问王行莉:“考得怎么样?”
王行莉恭敬地回答:“还好!”
赵玉珠笑着说:“能考上清华大学就好了,不要去想考上全省第一名考不上第一名的。”
“妈妈!如果只想能考上清华大学就行,我又何必那么认真学习呢?”王行莉接着说:“若然考不上全省第一名,必被哥哥二姐笑,他们即使不会笑,但我也脸上无光。”
这么一说,周围许多人听见,认为这个美丽的女学生口气这么大,不认真学习就能考上清华大学,这不是说要考上全省第一名吗?许多人盯着惊讶的目光在看着她们。
学生们悄声对家长说:“那个就是读书王的三妹,非常厉害的!”
“哦!原来如此!”家长们点了点头,心中非常羡慕,怪不得校长、老师在她身边询问……
赵玉珠听王行莉这么说,含笑说:“好!好!好!妈妈不说了。”
邱峻山笑着说:“王行莉同学,努力拼搏,争取与你哥哥、二姐并驾齐驱。”
“我是比不上哥哥的。”王行莉笑靥如花,说:“我听校长的话,会努力的。”
……
铃声响了,王行莉等又进入考室……
几个官员和商界老板来到赵玉珠身边,问:“请问你是读书王的妈妈赵玉珠女士吗?”
赵玉珠对众人瞥了一眼,回答:“正是!”
一个官员又问:“你的大儿子读书王王行义考上全省第一名,你的二女儿王行明也考上全省第一名,刚才这个女学生是你的小女儿,对吗?”
赵玉珠心中暗骂:明知故问!便一笑说:“正是我的乖小女儿!”
另一个老板接着问:“这么说,你的乖小女儿也一定会考上全省第一名,对吗?”
“这不一定!”赵玉珠含笑说:“考上全省第一名谈何容易!小孩子们喜欢争强好胜,待分数出来才能见分晓。”
“赵女士说得对!”又一个官员接口说。
……
第二天下午,考完了最后一科,王行莉来到赵玉珠、丁芳芳、邱峻山身边,接过赵玉珠拿的饮料,喝了一口。
丁芳芳见王行莉脸上如盛开的芙蓉,忍不住问:“王行莉同学,这次一定考得很好,对吗?”
“不敢说考得很好!”王行莉笑着说:“不过考得很顺利,这是我自己认为,究竟怎么样,我也心中无数。”
“那咱们就去收拾东西,准备回家。”赵玉珠说:“校长,丁老师,告辞了!”
“哦!慢走!”丁芳芳一笑,香了一下王行莉。
……
王行莉回家,天天烦躁不安丢魂落魄似的。赵玉珠笑着劝慰说:“乖小女儿,分数还没有出来,你就这么忐忑不安,放心吧!考不上全省第一名也就算了,就是考不上清华大学,那也罢了,难道普通大学也考不上吗?你天天眉头不展,面带忧容,妈妈也很伤心呢。”
王行莉见赵玉珠这么说,强颜一笑说:“妈妈,我怎么这么心绪不宁?莫非真的考不上全省第一名吗?”
“这是你的思想问题。”赵玉珠含笑说:“你害怕考不上全省第一名,天天愁思闷想,所以就心緒不宁。你放下心来,去想已考上全省第一名的高兴的事,脸上就自然而然涌现出高兴的笑容。不信,你试试看。”
“不用试,妈妈,我知道的。”王行莉笑了起来说:“哥哥、二姐也要回家了。按理说,今天下午就可以回家。也许他们会去大表姐饮食店。”
“不会的!”赵玉珠一笑说:“你哥哥、二姐归心似箭,一定先回家,要问你考得怎么样?回家后,休息几天,去大表姐饮食店也不迟。我去白鸭宰一只,晚上一家人加餐一顿。你哥哥、二姐可能半年还没有吃白鸭肉呢!”

“也不知道清华大学食堂有没有白鸭肉?”王行莉一笑说:“如果有白鸭肉,哥哥、二姐一定会去买改善一下口福。”
“乖小女儿说得倒也是!”赵玉珠含笑说:“爸爸妈妈每年都养了三次鸡和白鸭,一次养一百只小鸡和小白鸭,放在家自己吃,也不卖。接下去乖小女儿也要上大学了,爸爸妈妈就只好把大公鸡大白鸭拿去市场卖,因为吃不下那么多大公鸡大白鸭。”
“妈妈不要卖大公鸡大白鸭,留着自己慢慢吃,补养身体,妈妈一年到晚那么辛勤劳动,很辛苦的,不补养身体行吗?我看接下去妈妈和爸爸就不要这般操劳,田种少一点,够自己吃就行,菜栽少一点,地瓜也栽少一点,如果把田园全部耕种,那是很累的。”王行莉劝说:“保养身体是最要紧的,家庭的收入是无止境的,得过且过就行。要等咱们家经济搞上去,那是哥哥二姐与我。所以,女儿奉劝妈妈应该多休息,不要操劳过度,量力而行,不要去干重体力劳动。”
“妈妈知道的。”赵玉珠笑着说:“我去捉白鸭,乖小女儿烧水。”
“好吧!听妈妈的话。”王行莉应着,去烧起火来,拿起锅盖,洗了锅,放下水,把锅盖盖上……
……
王行义、王行明坐车到了家门外,下了车,见王行莉已站在公路边,笑容满面地迎接:“哥哥回家了,二姐回家了。哥哥好!二姐好!”
“三妹好!”王行义、王行明见王行莉对他们这么好,有点感激,异口同声地说。
王行义算了车费,还未走入围墙,就问:“三妹这般喜笑颜开,一定考得好成绩,对吗?”
王行莉未答,王行明笑着说:“这还用说吗?三妹的成绩本来就比二姐好,二姐就已考上全省第一名,三妹难道考不上全省第一名吗?”
王行莉不高兴地说:“分数还没有出来,谁知道考得怎么样?别把话说得太满了,惹人笑话!”
“哎呀!我说三妹呀!你别这么担心好不好!”王行明一笑说:“我当年高考后也是这样的,心绪不宁,忧心忡忡的心情。即使考不上全省第一名,哥哥、二姐也不会笑你嘛!别这么不高兴,垂头丧气的,好不好?”
说完,走进围墙,见赵玉珠站在大门边,王行义、王行明向赵玉珠问好:“妈妈好!”
赵玉珠笑着说:“你们三妹从高考后回家,天天愁眉锁眼的,害怕考不上全省第一名,你们劝慰!劝慰她吧!”
“是!听妈妈的话!”王行义、王行明异口同声地问:“妈妈,爸爸去哪里呢?”
赵玉珠一笑说:“你大表姐饮食店生意很好,打电话叫你爸爸下去帮忙。你三妹高考结束一回家,第二天早晨他就走了。”
“哦!”王行义与王行明把包拿到楼上,放进自己的房间,就下楼来。
王行莉已沏好茶,说:“哥哥、二姐请喝茶!”
王行明笑吟吟地说:“三妹也确实勤快,竟沏了茶!好!谢三妹!”
……
喝茶之间,王行义问王行莉:“三妹,你哪一科考的时候有没有遇上难题?”
“没有!”王行莉说:“我觉得考得很顺利,对各科各题都是不假思索地做出来,做完后,我又仔细检查一遍,自己觉得很满意。可是人们说,考得越顺利,就越考不上。我听了,天天提心吊胆,心绪不宁。”
“怎么会考得越顺利就越考不上?真是岂有此理!”王行义沉吟一下,接着说:“除非你忽略了,否则的话,一定考得好。那作文呢?”
“作文没问题,我认为这篇作文很优秀的。”王行莉得意地说:“这篇作文在高考前我就想好了。张老师教我抓作文题目,我就想了二十多篇作文题目,结果,这一次高考的题目在我想好的二十多篇题目之内。”
“这真是太好了!”赵玉珠笑容满面地说:“怪不得考试结束后,乖小女儿笑靥如花,那一定能考上全省第一名了。”
“按三妹刚才所言考试中情况,我也认为问题不大,会考上全省第一名的。”王行义一笑说:“三妹别听人们胡说八道,讲什么考越顺利越考不上的没有见识没有原理的鬼话。难道考越不顺利就越能考上大学吗?三妹放下心来,等待高考的分数出来,别思想过分紧张,过分负担,即使考不上全省第一名,也已经形成了的事实,是无法挽回了。”
“是!小妹听哥哥的话!”王行莉笑着说:“哥哥、二姐回家,妈妈特地宰了一只大白鸭,一家人喝杯酒。”
“哦!那好呀!”王行明笑盈盈地说。
……
难熬的日子伴随着王行莉一天又一天地过去,她这时已想到当年二姐高考后烦躁不安的心情,如今她自己已尝到了这个局促不安的味道,是这么难受!日时吃不下,也不觉得饿,夜间辗转反侧,也不觉得倦乏。哥哥当年高考后,没有去想考上全省第一名,认为能考上大学就好了,以致就没有局促不安的流露。二姐高考后心绪不宁,那是想考上全省第一名。但二姐比她开朗多了,没有她这般愁眉苦脸。须知她从小就与哥哥、二姐的遭遇有着天渊之别的距离,她是一个弃婴,养她的爸爸妈妈先时对她很疼爱,可是妈妈死后,她被后娘折磨得死去活来,幸得赵玉珠把她从火坑里救出来,从到赵玉珠家里后,她过上非常幸福的日子。赵玉珠、王允文对她的疼爱胜过当时养她的爸爸妈妈,她把赵玉珠、王允文当作亲生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对她的疼爱胜过自己亲生的子女,多少年来别说去碰她一下,就连一句重话都没有。她是一个乖觉的女孩子,聪明绝顶,对爸爸妈妈的话从来没有忤逆,对哥哥二姐很尊重。从小就学会了并养成了手脚勤快,心灵手巧。不管她的生父生母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但从小饱尝甜酸苦辣的她,给她形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尽管她强以抑制心中的烦恼,然而,最终抑制不了而流露出来。这强颜欢笑,强歌声无欢的表情态度,在明眼人赵玉珠一看就已知道了她的心事。这一天早晨,赵玉珠又心疼地说:“乖小女儿,妈妈已说过别胡思乱想,分数没有出来,这胡思乱想有什么用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