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八 拈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邱峻山见诸多老师向王行明王行莉投去羡慕的目光,这个目光无非是仰慕王行明、王行莉才貌双全。是呀!读书王兄妹三人确实是才貌双全的好同学,是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荣誉,能教出这么得意的学生,也确实是平生之幸。他故意咳嗽一声说:“老师们,各位参加这次各科竞赛的同学们,这次全县中学高中二年级各科竞赛是咱们学校高中二年级第四期参加。读书王等第一期参加各科竞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争来了荣誉。接着,第二期、第三期也获得了全县第一名。这第四期更是名在全县中学的前列,王行明同学这次夺下了九个学科竞赛第一名,一个地理学科竞赛第二名。郁文文同学夺下了数学学科竞赛第二名,作文学科竞赛第二名。吕香香同学也夺下历史学科竞赛第二名,生物学科竞赛第三名。李玉兰同学夺下了英语学科竞赛第二名,历史学科竞赛第三名。林明栋同学夺下英语学科竞赛第三名。总共夺下了十七个书包。其他二十四所中学只有六所中学获奖,总共十三个书包。而十三个书包只有一个是一等奖的。由此可见,咱们AA中学的实力是如此雄厚,这也是老师们教导有方,和同学们肯认真学习得来的好成绩。几年来,咱们AA中心小学和AA中学是全县公认的好学校,AA中心小学已经远远超过了县里的实验小学,AA中学在共二十五所中学中也名列前茅。这是全校老师谆谆教诲竭尽全力教导学生,使学生们的素质迅速提高形成的。”
顿了一顿接着说:“今天这个小宴是庆祝咱们学校高中二年级参加各科竞赛取得了全县第一名而举行的。今天这个小宴的丰盛比当年读书王等参加初中二年级各科竞赛和高中二年级各科竞赛取得好成绩而举行的小宴胜过多多。当年咱们学校很穷,只是草草而已,形式而已。想起当年为读书王等举行的小宴,我就要掉泪。”
邱峻山果然流出泪来,接着说:“可是今年比较丰盛的小宴,而读书王不在这里,他在清华大学又怎能知道她的二妹也是这般了不起!夺下了十个书包,母校举行了小宴庆贺!”
邱峻山讲到这里,方玉柳、郑文顺等几个同甘共苦的老师无不坠泪……
王行莉见丁老师、吕老师也哭了,她也感动地流出了泪水,开了啤酒盖,斟满酒,站了起来,擎起酒杯说:“哥哥,咱们AA中学这次参加全县中学高中二年级各科竞赛,夺下了全县第一名,二姐没有给你丢脸,背了十个书包回校。现在,小妹与二姐正在参加小宴,哥哥一定不知道,快斟满酒,小妹擎起此杯,遙敬哥哥一杯,以庆贺咱们AA中学又一次在参加各科竞赛中奋勇夺魁,庆贺二姐在这次各科竞赛中夺下了全县第一名!哥哥!干!”
王行莉说完,把酒一饮而尽。
邱峻山等见了,诧异不已,小小年纪的王行莉竟然会想出这个方法来,遙敬哥哥一杯!这也好!那就仿效王行莉吧!
于是,邱峻山等依照王行莉的这个方法,站起来,擎起杯,不约而同而又异口同声地说:“读书王,咱们AA中学这次参加全县中学高中二年级各科竞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三十个获奖书包被咱们夺下了十七个,你二妹奋勇夺下了十个书包,没有给你丢脸。这时我们正在小宴庆贺,你斟满酒,咱们遙饮一杯,以申庆贺!读书王!干!”
众人举杯一饮而尽。
王行明也斟满酒,站了起来,擎起杯说:“哥哥,二妹这次虽然夺下十个书包,但其中一个是地理学科竞赛第二名的,即使没有给哥哥大丢脸,但也是小丢脸,终是美中不足。二妹擎上此杯是庆贺咱们AA中学这次又在全县中学高中二年级各科竞赛中夺下了第一名。哥哥斟满酒,二妹敬上一杯,以庆贺!哥哥!干!”
王行明说完,把酒一饮而尽。
接着,小宴正式开始了。
……
这次高中二年级各个学科竞赛后,就要分科,理科和文科。
王玉英、吕奎荣把王行明叫到办公厅,办公厅里坐着邱峻山、方玉柳、何士娜。
吕奎荣含笑地问王行明:“行明同学,你要读文科,还是要读理科?”
王行明一笑回答:“随便,没关系。读理科好,读文科也好。我哥哥当年是用拈阄的方法来决定,是怕同学们会议论他,为了公平起见所用的方法。不如我也仿效哥哥拈阄的方法来决定。”
方玉柳笑着说:“我们都知道你读什么科都会考上清华大学,我认为拈阄虽然是公平起见,但也不是好办法,应该根据班里同学的学习状况来决定比较好。如果你班里同学大多数理科好,那你就读理科。若然大多数同学文科好,你就应该读文科。这样可以帮助大多数同学的进步。假如你拈阄读文科,而班中同学文科大多数不好,那岂不是帮助小部分同学,而放弃大多数同学吗?”
“我也想到这件事。”王行明为难地说:“不过这样做,同学们会说不公平。”
邱峻山说:“这分科是各个同学自己的选择决定,沒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
“虽然如此,但有些同学不无非议。王行明一叹说:“正因为这样,所以我哥哥当年分科时才采用拈阄的方法,以塞同学们的嘴。”
“校长、副校长说得对!”王玉英说:“王行明同学,你应该以大局为重,从大局出发。如果全班有四十名理科好,二十名文科好,你应该读理科才对,帮助大多数同学的进步。若然你读文科,那只能帮二十名同学的进步,这不是弃大就小吗?”
“那么,二十名文科好的同学怎么办?”王行明说:“他们难道不会议论我吗?”
“总之,这事是不能十全十美的。”何士娜笑着说:“应该帮助大多数同学进步,那小数的同学只能顺其自然,考不上大学,谁也没有办法的。”
“那好吧!”王行明一笑说:“我听校长、副校长、各位老师的意见吧!”
……
吕奎荣、王玉英与王行明来到第一班教室。
王玉英说:“同学们,现在要分科了,分为理科、文科。理科是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文科是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这读理科、文科是由同学们自己选择决定,报上来之后,就不能改变。现在,同学们开始报吧!”
吕奎荣在填表,王玉英在听同学们报读理科、文科。
文奇说:“我读文科。”
李千香说:“我也读文科。”
“同学们继续报吧!”王玉英含笑说:“这是自己决定,别人不会干扰。”
鸦雀无声。
王玉英问:“叶仁明,你呢?”
“我跟班长,班长读什么科,我也读什么科?”叶仁明笑着说。
原来,文奇、李千香、叶仁明,当时抨击王行明,王玉英、吕奎荣等老师非常看不起文奇、李千香、叶仁明。很想在分科时,把这三人抬出,王行明肯定不肯与文奇、李千香、叶仁明一起。如今见文奇、李千香先报了读文科,王玉英心中暗喜,她就问叶仁明了。谁知叶仁明要跟王行明,那就没有办法了。

王玉英见没有人报,便催促说:“你们快报吧!”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我要跟班长,班长读什么科,我也读什么科。”
“你们怎么能跟我?”王行明说:“你们文科好,就读文科,理科好,就读理科,这是关系到你们的前程,你们这意气用事有什么好?郁文文、吕香香、李玉兰、林明栋,你们先报吧!”
“好吧!我读理科!”郁文文说。
“我读理科!”吕香香、李玉兰、林明栋接着说。
……
这几个班委都报读理科,于是,各个同学跟着报读理科。只有叶仁明还没有报。
这一来,除了文奇、李千香外,五十六个同学都报读理科。
“王行明同学,我认为你干脆读理科吧!”王玉英笑吟吟地说。
王行明笑着说:“我还是跟我哥哥一样,拈阄。”
“不行!”王玉英一笑说:“这么多同学读理科,我认为你不用报,也不要拈阄,就读理科吧!”
王行明含笑说:“这样不公平。”
“既然王行明同学这么说,那就拈阄吧!”吕奎荣跟王玉英使了一个眼色。便写了三个纸团,说:“王行明同学拈吧!”
王行明没有到前面去,只走出座位上前,拈一纸团,摊开一看,写着:“理科!”
吕奎荣笑着说:“这是人心所向,所以如此!”便把另一个纸团摊开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看纸上写着:“文科!”
原来吕奎荣写了三个纸团,两个写着理科,一个写着文科,首先放在桌子上都是理科,那么,王行明随便拈上,当然都是理科。王行明抓纸团时,已挡住了同学们的视线,拈后,吕奎荣把手上的一个写着文科的纸团轻易地换上桌子上写理科的纸团,并把理科的纸团放入衣袋,把那个写上文科的纸团摊开。同学们怎能知道?
其实,王行明是知道吕奎荣会采用‘偷梁换柱’之策,就让吕奎荣作弊,以塞同学们之口,在拈时,王行明向吕奎荣投去神秘的一笑,吕奎荣已知道被王行明识破了此计,有点不好意思。他认为王行明太过聪明,什么也瞒不过王行明的眼光和才智。
王行明一笑说:“读理科就读理科吧!”
叶仁明说:“吕老师,那我也读理科了。”
吕奎荣点了点头说:“好吧!”便用笔填上了。
文奇、李千香异口同声地说:“吕老师,我也改读理科。”
谁知吕奎荣、王玉英好像没有听见。
吕奎荣不等文奇、李千香说第二遍,便大声说:“现在咱们第一班的同学分科已定,都填上表,就不能更改了。你们继续学习,我与王老师要把表拿去办公厅,交给方副校长,上报教育局了。”
说完,立即走了出去。
……
王玉英、吕奎荣来到办公厅,把表呈给方玉柳。
方玉柳看了表,诧异地问:“那全班同学五十八人都读理科,只有文奇、李千香读文科,怎么会这样?”
吕奎荣说:“那文奇、李千香最先报读文科,而其他的同学都要跟班长。王老师问叶仁明读什么科?叶仁明也说要跟班长,班长读什么科,她也读什么科。然后,王行明就叫班干部先报,郁文文等都报理科,所以这些同学也就跟着报读理科。之后,王行明说要拈阄,以表公平。我就写了三个纸团让王行明拈,王行明拈上了理科,就这样吧!”
“那你是使用‘偷梁换柱’之计,对吗?”方玉柳一笑说:“即使王行明识破你的诡计,也不会说,况且王行明巴不得你这么做。以前文奇、李千香、叶仁明联手抨击王行明,王行明对这三个同学没有厌恶那是假的,巴不得这三人离开第一班。可是叶仁明要跟王行明,我认为这一定是叶如高的指使。听说叶仁明这段时间遇到难题也经常去向王行明请教,王行明也肯帮助,叶仁明又进步了。这可能是读书王叫妹妹这么做。所以嘛!那愚蠢至极的文奇、李千香却先报了,这就使王行明非常高兴。她叫郁文文等班干部先报,那已经是首先讲好的,而全班同学除了文奇、李千香外,都是唯班长马首是瞻,跟定了班长,认为班长一定先与郁文文等讲好,那文奇、李千香报读文科,咱们就报读理科。若然文奇、李千香报读理科,咱们就报读文科这样的话,你们认为对不对?”
“副校长说得对!王行明确实厉害,识破了我的‘偷梁换柱’之计,对我神秘一笑,我很不好意思。”吕奎荣含笑说:“当王行明拈上理科后,那文奇、李千香就说要改读理科。我可不理,以免以后又要惹是生非。就假装没有听见,走了出去。”
其实,方玉柳不知道王行明这件事是怎么搞的。王行明早已与郁文文、吕香香、李玉兰、林明栋说好了,暗中叫同学们对理科加把劲,这是王行明顺从这四个班干部和大多数同学,因为这四个班干部及班中四十名同学理科比文科好。只瞒着文奇、李千香、叶仁明三人。而在这三人面前故意透露班长要读文科。那文奇、李千香虽然与王行明不和,但有时在万不得已之下也硬着头皮去请教,王行明只得指点。近来,请教越来越多。王行明嘴里不说,心里却非常不愿意帮助。文奇、李千香认为一定要跟王行明,遇到难题可以请教,而若然不跟王行明一起,遇到难题要去请教谁呢?从那次打架后,文奇、李千香被同学欺负,后来王行明开了全班同学会议,杜绝了这种事的再发生,他们也安心读书了。如果去别个班读书,被同学欺负,那要怎么办?所以,他们已下定决心要跟王行明了。昨天,文奇、李千香听郁文文与吕香香、李玉兰在议论,说班长决定要读文科,咱们怎么办呢?李玉兰说,咱们理科好,但若然不跟班长,失去了帮助,去跟班长,又理科这么好,真是左右为难。吕香香说,我要跟班长,舍去理科,去读文科。郁文文点头说,说得对,跟班长一起,有她帮助,文科差一点也没有关系。那么,咱们决定跟着班长,读文科了……
偷听的文奇、李千香得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喜,于是,决定跟王行明读文科。并且非常积极地报了读文科。谁知道他们二人报上了文科,那郁文文等报了理科,于是全班同学除了他们二人外,都报读理科,但王行明还没报。最后,竟用拈阄的方法来决定读文科和理科。因为王行明认为吕奎荣会采用‘偷梁换柱’之策,若然吕奎荣没有用‘偷梁换柱’之策,即使王行明拈上,文科,吕奎荣、王玉英也会动员王行明读理科的。果然,吕奎荣采用‘偷梁换柱’之策,王行明拈上,理科。文奇、李千香就变了,对吕奎荣说要改读理科,吕奎荣好像没有听见,就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