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韩大将军和岳大将军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俊奏报岳飞战功第一,朝廷封岳飞为神武右军副统制的职位,留守洪州(江西南昌),镇压境内盗贼,并授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官衔。
此时的岳家军名声鹊起了。
曹成听说岳飞到了,惊呼:“岳家军到了。”即刻分路逃跑。
岳飞到没打算打死曹成,而是选择了招安。
曹成也有一些发懵,之前自己要招安,朝廷不同意,现在朝廷已经大兵压境了,为什么要招安?而且他听说岳飞是反对招安的,于是曹成认为这是岳飞的伎俩,便拒绝了招安。
曹成是有资本拒绝招安的,他的部队已有十万之众,而岳飞的兵马不过万人,自己怎么打,也不至于说败就败了。再多打几个胜仗,招安的本钱就会更多了。
岳飞本就不支持招安,只是碍于朝廷的命令,才做出了招安的姿态。现在好了,你拒绝了,那就别怪我强行上你了。
岳飞首先上奏朝廷说:近年来多次招安盗贼,盗贼力量强大时便恣行暴虐,力量弱小时就接受招安,如果不加以剿灭铲除,盗贼蜂拥而起,就不可能迅速消灭。
高宗皇帝同意岳飞意见,招安是因为打不过这帮人,你能打的过,还招毛线的安,给朕弄死Y的。
岳飞进入贺州境内,抓获曹成的间谍,捆绑在营帐下。
岳飞注定与众不同,他玩了一手蒋干盗书的计策。
岳飞走出营帐分配粮草,有关官员报告说:粮食已用尽,怎么办?
岳飞假装说:暂返军茶陵(隶属株洲市)。随即回头看向间谍,做出因泄露机密而懊丧的神态,跺脚进入营帐,暗地里下令让人放走间谍。
间谍回去告诉曹成,曹成闻讯大喜,约定第二天追击岳飞。
岳飞下令士兵早起吃饭,然后悄悄绕岭急行,天色未明,已到太平场。
曹成那料到岳飞这一手,还在欢天喜地的准备追杀岳飞呢,面对突如其来的官军,营寨就丢了。
曹成毕竟人多,溃败之后,依旧能依托险地,阻抵御官军的进攻。
岳飞这次没用计谋,直接指挥军队掩杀,曹成终于见识了岳飞的强大,所部没支持多久,便崩溃了。
曹成逃到北藏岭、上梧关一带盘踞。
按说败军之将,你好好的躲着不就完了吗?曹成还是仗这人多首先出击。
岳飞不等他摆好阵势,就击鼓出击。
岳家军的战斗力太恐怖了,不消一会,就夺占两个关隘。
曹成又从桂岭设寨一直到北藏岭,接连控制隘要通道,亲自率领十多万人守卫蓬头岭。曹成经过这几次失败,按说没有十万军队了,可是书上就这么记载的,在下也只好这么写了。
岳飞部仅有八千人,但曹成依旧不是对手,再次被岳家军击败,曹成逃到连州。
岳飞对张宪等人说:曹成所部已经溃散,你追上去干掉他们,胁从者让人怜悯,但是放走他们,这些人会重新聚集起来成为盗贼。你们去诛杀义军首领,招抚义军的部众,不要妄加杀戮,使皇上的仁德受到损害。

张宪自贺州出发,徐庆自邵州出发,王贵自郴州出发,招降了曹成部下二万人,并与岳飞在连州会合。
盛夏的季节,在有瘴气的地区用兵,是很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但岳飞管理有方,没有一士兵死于瘟疫。
岳飞确实是大神,可以说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奇材,可惜遇到千年生一回的秦桧。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没办法啊!
老天爷不会生一个无人能治的BUG,总有人能弄死你。
岭表平定,岳飞被授予武安军承宣使,屯驻江州。
刚刚入境,安抚使李回命令岳飞捕拿郝通、刘忠、李通、李宗亮、张式等义军。
平定这帮人,自然不在话下,岳飞的军功章更多了。
韩世忠平定闽地义军后,移兵永嘉,做出要休兵整顿的样子,却忽然由处州、信州径直奔豫章,在江滨扎营,连绵几十里。
曹成已被岳飞打的没脾气了,比岳飞名气更大的韩世忠军到了,全军上下是大惊失色。
韩世忠没有岳飞那么铁血,先派人招降,曹成早就被打服了,立刻领众投降。
之后韩世忠移兵长沙。
当时义军刘忠,拥有几万人,占据白面山。
韩世忠刚刚到达,便要立即出击。
宣抚使孟庾不同意。
韩世忠说:兵家利害,在于计策周密,参知政事您不了解军事,请我给半个月的时间,我可将刘忠讨平。
老孟对韩世忠还是佩服,于是同意了老韩的建议。
韩世忠只是将军队立于义军的对面,却不下令进攻,只是下棋饮酒,坚壁不动。这让大家都懵圈了,老韩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一天晚上,韩世忠与苏格并骑穿过敌营,站岗的人呵问。
韩世忠事先得知了贼军的暗语,使随声应对,将贼营详细观察了一遍后才出营,并连夜埋伏二千精兵在白面山,与诸将一齐拔营进兵。
老韩的勇气不是盖的,如此大胆的行径,虽然看着是畅快,一旦要是被人发现了,毁的就不是老韩一个人,在下以为这种行为不可取。
贼兵正迎战时,埋伏在山中的精兵已冲入中军,夺望楼、树旗盖,喊声如雷……
义军惊慌逃溃,韩世忠指挥将士夹击……
贼兵大败,刘忠被斩首,湖南平定。
韩世忠被授为太尉,高宗皇帝亲赐玉带、笏,还敕令枢密院将韩世忠的功劳颁示朝廷内外。
绍兴二年三月,宋金再次发生小规模交火。
初九,金军进攻方山原,陕西统制杨政前往救援,金军败走。
凭借这个功劳,杨政得到知凤州的官位。
杨政,字直夫,原州临泾人。
崇宁三年,杨政只有七岁,此时西夏举国入侵,杨政的父亲杨忠战死。年龄小小的杨政“哀号如成人”。
杨政的母亲很惊异,说:“孝于亲者必忠于君,此儿其大吾门乎?”
宣和末年,应募为弓箭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