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整一个上午,陆敏一直坐在陆浩然边上,听着他老爸和洪小明侃侃而谈。从改革开放到香港回归,从申奥成功到加入WTO,从时事政治到经济民生,天南海北无所不谈,她就没见到两人的嘴巴停过。他们也会偶尔和自己说话,但都是“敏敏,去添杯茶”,“陆敏,我也要一杯”这种话之类。
她从未发现原来自己这个同学是如此的见多识广,老爸提出的问题她都听得一头雾水,洪小明却总能回答的行云流水,并且每次他答完,自己的老爸都是连连点头。
直到李慧叫他们吃饭,陆敏拉了拉陆浩然的胳膊,两个大小男人才停下了嘴,陆浩然还一脸茫然的问她干嘛。
吃过午饭,洪小明便告别了陆浩然夫妇,又是陆敏送她下楼,没有再碰到那个刘奶奶刘老头,估计是回家吃饭去了。
洪小明并不打算回老家,而是准备直接去蓉城,找出版社谈谈《明朝那些事儿》出版的事。在这之前,他需要去一趟老张家,问问关于他那个在出版社做编辑的学生到底在蓉城哪家出版社。
老城的车站他也从来没去过,便先向陆敏问清了方向。陆敏问他要不要一起去车站,洪小明说要先去一趟老张家,便与她告辞。
目送洪小明远去,陆敏便上了楼,又碰到刘奶奶下楼,后者一见着她就笑呵呵的问,“小敏啊,你小男朋友呢?走了啊?”
初时听刘奶奶说洪小明是自己男朋友,陆敏还没有什么感觉,此时再听,心底竟突然升起一股异样的情愫。
上午的时候洪小明在陆浩然面前宠辱不惊侃侃而谈的画面仍历历在目,陆敏知道自己如今不再把他当做普通同学,她也不清楚那到底是什么,但至少目前无关男女之情。
于是她又解释了一遍,“刘奶奶,都跟您说了,我只和他是同学!”
刘奶奶继续笑呵呵,“知道知道,你爸妈以前也是同学嘛!”
陆敏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不再答话“噔噔”上楼去了,但刘奶奶的那句话却一直萦绕在她耳边。
你爸妈以前也是同学嘛!
老张的家就住在一中的教师宿舍,说是宿舍,其实是单位分的房,面积不算大,却也足够容纳一个三口之家。一中的大多数老师除了自己家里有房,又或者后来买了房的大都住在一栋楼里。
老张家就他老两口,至于他们的子女在哪里?在干嘛?他们没说,洪小明也没问。
得知洪小明要出书,老张立马来了兴趣,叫他把书拿出来看看,洪小明便从书包里取出事先打印好的《明朝》第一卷递到老张手里。
老张很快被手中的文字吸引了,十分钟过去了也不见抬头。
洪小明估计没人叫他他估计要一口气看完,便忍不住喊了一声,“张老师!”
老张这才从纸间抬起了头,尴尬的笑了一声,“一不小心入迷了。”顿了顿又点评道,“你写的这些,若说是历史则太显轻浮,个人观点太重,倒更像是戏说的野史稗闻,好看是好看,但毕竟是拿历史人物说事儿,万一遇到死板的老古董,多半不会同意给你出版。”

洪小明皱眉道:“有这么严重?”
心中却想有谁比你老张还老学究?这年头连郭小四的小说都能出版并且畅销,自己这《明朝》会差了他?
老张点了点头,“如果你写的是纯粹的小说还好,但历史向来是严肃的事,你这么调侃大明朝,那些研究明史的专家肯定会把你骂的狗血淋头。”
洪小明哂然笑道:“我这书虽然不正经,但起码比阳春白雪历史书更能勾起读者的兴趣,如果有读者看了我的书从而对历史产生兴趣,肯定会再去翻看那些正经的历史书的,我这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老张沉吟了半晌,道:“你说的也有道理。”
他也觉得这么有趣味的一本书不能让更多人看到是他们的损失,更是历史的损失。
“等我给你那个师兄打个电话。”老张双手在椅子上一撑站了起来,走到墙边拿起了电话。
从老张家出来,洪小明站在大街上前后左右看了看,随后找准车站的方向迈开了腿狂奔。
十分钟之后,洪小明出现在车站门口,直奔售票窗口买了张时下最早到蓉城的票,又在候车厅等了一会,通往蓉城的客车停靠在候车窗口外,洪小明第一时间检了票上车,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安心等待发车。
之后陆陆续续又有人上车,客车里慢慢喧闹起来。
有拿着硬烟壳子纸在白色那边写着聋哑人请求捐款的年轻人在车厢里走了一圈,他的另一只手里捏着一些五毛一块的零钱。整个车厢没有人给他捐款,只有洪小明掏了一枚一块钱的硬币给他。那聋哑人见没人再慷慨解囊,便摇着身体慢慢的下了车。
洪小明并不知道这个聋哑人是不是真的,一块钱而已,他并不在乎。只记得每次在车站都会遇到这种人,在其他城市的车站他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他并不喜欢不劳而获,把乞讨当工作的人。
聋哑人下了车,售票员又在车厢里走动起来,问有没有晕车的,立马有几个人要了塑料袋。
发车的时间已经过了,但洪小明边上还空着一个座位。人没有齐,司机还在等。
一车人开始抱怨。洪小明也有些抱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同样也令人讨厌。
又过了五分钟,最后一个乘客终于上了车,是个抱着小孩的年轻妈妈。那小孩一岁左右,躺在他妈怀里东看西看,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等那母子坐稳,汽车猛然抖了一下,随即掉头缓缓驶出了车站。
车厢里又渐渐安静下来,偶有两三个人聚头聊天,声音也不是很大。
洪小明伸手调了调头顶的空调出风口,又扭了扭身体,便背靠着座椅打起了盹。
每次坐车,只要超过一个小时,他都会在车上睡一觉。现在又是下午,本来就有些人困体乏,不一会便睡着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