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朝廷近来之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年年底,何家来信说,江陵之事大乱,乱贼区星崛起,朱家军在常德中了伏击,被区星全歼。贼人再次拿下江陵,朱家满门被灭族……朝廷为之震惊,欲派孙坚南下平叛。而汉中张鲁愿意接受朝廷招安,已派人进京进献钱粮,要求太守之职。而朝中刘焉为其说情,廷议未决……
我写信给国丈何真,让其将南下平叛之位,争取过来。孙坚已是江东名门之后,若让其拿下江陵,一路南下平叛。长沙,武陵,桂阳,零陵等地。荆州各地将会落入他的手中,此事万万不可。而张鲁叛逆,岂可让其招安。我愿送上500万两白银,请国丈大人多费心。
随即写信给李儒,让其上交300万两白银给何真,并让其运作一下,替二哥黄勇,争取南下平叛。
今年年初,何真来信说,推举何晏为主将,而二哥黄勇为副将,领20万射声军南下平叛。朝廷予以批准,大军夏季启程。
何真也真是的,何晏什么鬼?何晏是何进之子,今年才5岁……何家真没人了,还来争领兵之位……也因何贵妃的枕边风,此事居然能得到朝廷批准……
我急忙写信给何真,祝贺一番,但表示江南之地蚊虫极多,极易染上瘟疫……需要多加小心。
有写信给李儒,再送200万两给何真。
再写信给二哥黄勇,让其拿下江陵后,休养生息到明年,不要急于过江。
今年的拍卖行又提供给汉灵帝500万两银子,作为去年的红利。也许是我的给汉灵帝提供了大量金钱,现在的灵帝一改以前小气的作风,大花金钱的买进武器及装备。
此时不赚钱更待何时,各世家大族纷纷将常年偷偷摸摸累积的武器装备卖与灵帝。现在在洛阳集结的汉军已高达85万人,虽然多数仍是重甲步兵为主。
灵帝似乎也在等待秋收,预计今年秋收各地粮食增产73%,而粮价暴跌2倍。灵帝正趁现在派大臣大量买入粮食,为北方作战的储备。
我所说的救国大计,皆被所证实有效。荀家等人皆来信说佩服的五体投地。
仙酒的全面推广后,有钱人只喝仙酒,没钱的也买不起,谁还购买普通酒……世家大族所酿造囤积的普通酒严重滞销,酿酒厂只能倒闭。囤积的粮食被大量卖出,粮价暴跌。
粮食卖不起价格,世家大族们不会急着催地租,农民们总算混了口吃的。而一些有想法的农民,会用粮食养起了家禽,透过家禽来赚钱还租。
世家大族皆损失惨重,皆想要仿造仙酒。他们派往宛城酒曲厂的人,多数再也没有回来过……而极少回来之人也没有提供有效的造酒之法。
特别是朱携死后,朱家之人散尽家财,尝试了2年酿造皆失败了……众人得出结论就是仙酒是没法造假,你就算能回收弄到精美的瓷器,是不是仙酒,一口便能试出。
各大家族再想报复,打压李家之时,李家此时已是个庞然大物,已然无法撼动。汉人中庸之道发挥了极致,打不赢我们就来谈判吧。
而李家却异常的热情的包容各大家族的投资,各处酒馆不断的加盟,大量的金钱涌进李家,李贵忙的不可开交。别说江南之事,就连西北的任务,此时的李贵也是有心无力……只能让乔公,沮授等人帮其处理事务。
长安的左慈来信说,他已与王美人结婚,其还因置办婚礼没能前来朔方而道歉呢。
我当然是回信祝福他们两人,愿他们两百年好合,并送上10万两白银,诸多玉器首饰为彩礼。
许靖、黄琬来信说,已在河内的温家堡之地兴建了温港及温家造船厂,又于与全国招聘了众多一流的造船匠人3万多人。造船厂已能建造如戈船、桥船、斗舰、艨艟、楼船等等类型船只。并已然能建造了数百桥船,3艘楼船用于黄河运输,而我所瞩目的是楼船参数。“楼船,长110米,上面有楼橹,开四门,能驰马行车,吃水深度为1.9米,排水量为300吨,载2000余人,造价1.3万两银子。”

我见楼船成本太高,建造不划算。急忙绘画了三角远洋船号的图纸,及详细的船只参数,与建造方法等。还有建造船只所需改建的船坞设计图纸,桥式起重机图纸……让送信人派去。
三角远洋帆船排水量120吨,船长23.66米,船宽7.84米,理想行速为10节,吃水1.98米,可载150人(没大炮情况下)。预计价格不会超过3千两银子,而全面的改为使用风帆,船舵、吊轮布线,木头可用烤房烘干,龙骨可使用钢铁铸造等设计,特别是吃水1.98米,能走内陆河流。这船虽然是过度性船只,可将为未来的大航海时代,储备非常关键的造船技术。
许昌太守夏侯惇,陈留太守夏侯渊,襄阳太守曹仁,濮阳太守曹洪,邺城太守何苗等。都来信问道,经过长时间的培植势力,关注民生,收买人心等措施。现在他们5人已在各地站稳了脚跟,并夺得了兵权。不知是否加强军备,如宛城那样进行农业改革或是作何投资?
我一一写信说道,万万不可!不可随意增加军队人数,随意扩军。中原地区可不是西北,世家大族的眼睛可死死的盯着你们呢。可像长安那样,将各城守备军中的老弱病残,编为城市警察,而军中可补充新兵。至于武器装备与农业改革等措施,一切放缓。而若闲置人口过多,可以派遣人员修路。再有就是拉拢所在世家大族,站在我们这边。
并州的曹操,写信说道,任务已经基本布置完成,现在正在积极实施当中……钱财已经花完,还望主公再次拨款。还有丁原盯上我了,时不时给我制造麻烦……
当初我便让国渊、任峻提取5万两在洛阳开始了大量的招聘工人,两人招聘工人24万多人。让史涣、耿武提取5万两在许昌大量招聘工人,他两人招聘了37万多人。让张既、杜畿提取5万两在宛城大量招聘工人,他两指招了13万多人。共计约为75万人,这些人属于城外流民,没有交税,没有登记在案,不属于城市人口,他们的死活大汉并不在意。这些人在当地休养了一个月的身体后,身体渐渐好转,便被安排随着曹操北上前往并州进行秘密任务。
晋阳的丁原被请去看守北长城,而其补给全改为由我军提供,军队补给与伙食都改善了很多。长官命令不可不听,本来他也乐于接受此事。
可随后丁原便见到曹操在并州站稳脚跟后,开始了四处修筑城墙。在原有赵国、魏国的城墙基础上又加建了诸多城墙关口……所防范的并不是北边的匈奴,倒有点像防范中原。为此他派出大量的细作,南下查看,可得到回复极少。
其中一叫张辽的小将回来报告说:“并州突然汇集众多人口,而曹操以并州刺史之令,在并州各处,深挖洞,四处砌墙……不知所谓何事。”
丁原便将此事上报朝廷,状告曹操图谋不轨。
而朝廷派人前来调查,曹操既没有扩招军队,又没有存备武器器械。只是让众人四处修道路及修缮城墙以防匈奴,最多算上四处挖洞而已。结论是丁原与曹操将相不和,领着20万大军的丁原,状告无兵无将的曹操……图谋不轨纯属诬告,丁原还被朝廷派来的督邮臭骂了一顿。
并州多是大山,本来土地不多,还不时受到外族侵扰,世家大族都跑光了,而百姓都是被迫留下,因为此地免税。此地不但没有税收,还要年年耗费朝廷大量钱粮,可为防御匈奴与鲜卑,朝廷不得不继续供养并州。
只要不是造反,朝廷本来就想管,随意奖赏曹操一个长使官职,调查之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如此丁原也无可奈何,将此事作罢。
我急忙给曹操写信,叫其按计划进行,多招揽人才,不用太过畏手畏脚的。丁原若有不服,用并州刺史官印来压他,不要跟他客气……
我又急忙给李贵写信,让其全力支援曹操,北方之事不可耽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