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拜访田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吉闻言,大喜过望,再拜道:“还望先生教吉如何将这巨鹿一郡治好。”
沮授捋了捋胡须之后,说道:“其实大人先前说得那些也不为是治理巨鹿的好方法。正如大人所说,如今最为紧要的便是通知各县县令,开设粥棚,发放御寒衣物,用来接济那些无衣无食的百姓,毕竟马上冬日就要来了。再就是大人必须尽早命人将百姓屋舍盖起,使得百姓有房屋可居。那么百姓必然会对大人感恩戴德。待得明年春日将临,大人再组织百姓开荒种地,待得秋日一到,收成可期,百姓便不会再有饥饿之苦了。如此,过上两年之久,巨鹿也就可以恢复一些生气。”
“先生所言,句句合乎吉之心意。如今吉贵为一郡太守,只可惜手下并没有什么可以治内的文吏。吉不才,想辟请先生为巨鹿郡丞,望先生勿辞!”袁吉拱手拜请道。
“呵呵,如此那授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沮授拱手说道。
袁吉听到沮授居然答应了自己的请求,顿时没有反应过来。在袁吉的料想之中,这沮授说什么也要推辞一番的,没想到他会答应得如此干脆。不过如此也好,省的自己浪费大量口舌。
袁吉却是不知道,沮授之所以答应得如此干脆,便是因为袁吉开头便将自己的叔父袁傀给抬了出来,进而也就表明了自己身后的背景。沮授对袁家还是比较仰慕和尊重的,不然的话,以他的才智不可能看不出袁绍是个“毛竹”,外光内空的废物的。而沮授自始至终都对袁绍不离不弃,估计除了图报袁绍知遇之恩以外,应该还与当时袁家的声望有关吧。
“吉有先生帮助,则大事可济矣!”袁吉回过神后,立马便惊喜地拉着沮授的手兴奋地说道。
沮授呵呵一笑道:“大人谬赞了,授助大人也是为了家乡的百姓罢了。不过授跟随大人之后,这广平不可无县令啊。”
“是啊,可是吉手下并无可适人选,再加上吉初来巨鹿,不知先生可有何中意之人,不妨向吉举荐一个。”袁吉说道。
沮授微微一笑道:“授正有一人可为广平县令,此人体恤爱民,刚正不阿,乃是最佳人选。”
“哦?此是何人?”袁吉诧异道,不会又是什么了不起的名人吧,若是如此,那么今天可就要发一回大利市了。
“此人乃是广平县丞姓杨名林。以其才做一县令足以。”沮授说道。
“哦,若是如此,那便依了先生吧。”袁吉有些失望,杨林,似乎三国演义里没有此号人物啊,连沮授都说其才能也就只能做个县令,那便就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吧。
“如此,那授这便回去收拾准备一番,明日便可来大人军营,与大人一同往郡治庄陶。”沮授道。
“如此甚好!”袁吉拉着沮授的手一起走出营帐,直到将沮授送出营寨之外为止。看着沮授远去的背影,袁吉使劲地拍了自己的大腿一下,感觉到疼痛之后,袁吉才知道这一切不是梦。能够如此顺利地把沮授给招了过来,袁吉实在是难以置信。不过事实摆在眼前,袁吉一下子觉得自己是个无比幸福的人。
第二日,沮授果然应约而来,而他身后并没有一个随从,身上也只是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衫,肩旁上到是挎着一个打扎得比较精致的包袱。袁吉一看那包袱的扎式,便知道肯定是沮授的夫人特地为其扎好的。
沮授来到之后,袁吉便传令起寨拔营向郡治庄陶前行。
大军前行在官道上,虽然旷野之上仍然比较荒凉,但是至少有了一丝的人气。聊聊落落的百姓沿着大军前行的相反方向走着,袁吉估计这些百姓一定是向着广平奔去的。
在行军的路上,袁吉可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和沮授增进感情的美好时机。袁吉一路之上做足了礼贤下士的姿态,不断地向沮授询问着一些关于治理安抚百姓的政策。而沮授对于袁吉的这种虚心向学,不懂便问,乐于接受批评的态度很是满意。
不知不觉之间,大军前行了两天之后便来到了巨鹿县的一个村庄。正当袁吉命令大军不可扰民,绕过这一村庄时,沮授却是将袁吉给拦住了。袁吉正待疑惑之时,只见沮授手捋胡须微笑道:“明公,我们不如在此间安营扎寨休息一日,明日再走如何?”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袁吉和沮授之间的亲密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尤其是袁吉和沮授谈论到大汉天下今后的走向,袁吉运用后世对汉末王朝的一系列评价和沮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最后落败的自然是沮授了,沮授对袁吉那精辟见解和论述感到无比的佩服。最后也开始渐渐地接受了袁吉对其招揽,从以前称呼袁吉为大人到现在为明公。

“哦?这是为何?如今天色尚早,我们还可以走个几十里的路啊。先生让我们在此安营扎寨难道有什么深意?”袁吉有些疑惑地问道。
“呵呵,没有什么深意,只是此间有授一位好友,授想引明公前去拜访一番。”沮授说道。
“哦?既然是先生的好友,吉前去拜访是应该的。”袁吉拱手说道。
“呵呵,明公见了我这一好友一定不会失望的。授这一友却是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其才可比张良、陈平。此人本在朝廷担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明公要是想将这一巨鹿郡治理好,非求的此人出山不可。”沮授手捋胡须郑重道。
“吉有先生相助便足矣,不求他人。”袁吉拱手说道。手下人才当然是越多越好了,不过袁吉可不想给沮授留下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见异思迁的印象。
“明公若是要成大事,手下不可没有贤才相助。授毕竟只是一人,终有穷力之时。万望明公今后不可拒贤才于门外,近贤士而不屈纳。”沮授劝道。
“先生之言,吉却是受教了。望先生勿怪!”袁吉拱手拜道。
接着袁吉便吩咐陈到和纪灵二人将大军安置在离村庄十里之处。而袁吉和沮授翻身下马,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领着几个亲兵向村庄内走去。
看着沮授轻车熟路,便知沮授已经不止一次来过这里了。待得众人行走到一间小茅屋门前时,便停将了下来。只听小茅屋之中传来一声声的读书朗诵的声音,声音之中尽是包含了主人扼腕叹息的情怀。
沮授对着袁吉点了点头之后,便上前轻轻地敲响了茅屋的木门。“咚咚咚”,里面的读书之声顿时戛然而止。
“谁呀?”
“老友,授来看望你了。”沮授微笑着说道。
“原来是公与啊,稍等片刻,丰这便来开门。”
只听“吱呀”一声,屋门打开之后,从里面出来了一个年近三十,相貌堂堂,身穿白色儒袍的儒雅之人。当其看到沮授身后跟随着的袁吉等人时,笑道:“公与今日为何带如此多人来拜访丰啊!”
沮授听罢,呵呵一笑道:“老友还是将我们请入屋内,咱们再详谈吧。”
“好吧,请进!”儒雅之人伸手做请状。
袁吉吩咐了一下身后的几个亲兵之后,便跟随着沮授他们进了小茅屋,顺带着将茅屋的们给合上了。
三人进了茅屋之后,儒雅之人一直在上下打量着袁吉,见袁吉目若流星,眉如剑锋,姿貌甚伟,整个人身上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一股世家门阀的气息。儒雅之人见了袁吉第一眼,便不由得在心中暗赞了一声,此人今后必成大事之人。
“这位是?”还是儒雅之人首先问起了袁吉。
袁吉正待回答,却不想沮授到是先为袁吉介绍起来了。“此乃授之明公,已故司徒之子,当今司空之侄的袁家嫡系子孙,袁少伟,名讳吉。”沮授微笑道。
儒雅之人见眼前的这个青年人居然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子孙,于是拜道:“原来阁下是三公之后,失敬失敬。”
“先生不必多礼!”袁吉忙将此人扶起之后,很是疑惑地看着沮授,意思是说,这人是谁啊,你快告诉俺吧。
只见沮授指了一下这儒雅之人对着袁吉说道:“此乃吾之好友,姓田名丰,字元皓,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呵呵,公与却是过奖了,丰只不过是个山野村夫罢了。”田丰笑道。
袁吉听罢,心中顿时讶然,眼前的这个家伙居然是田丰?袁吉在惊讶过后,剩下的便只有激动和喜悦。突然之间感觉到,自己来了这冀州巨鹿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啊,这岂不是正印证了那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原来是田御史,田御史之名吉早已如雷贯耳,吉恨不能早日与田御史相见。田御史的清明和因对朝中阉宦的痛恨而弃官的举动,吉深为佩服。”袁吉拱手躬身拜道。又是一个大贤啊,这恭敬的姿态可是要做足了,不然到时煮熟的鸭子飞走了,连哭的地方都没有。
果然田丰对袁吉那恭敬的神态很是满意,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效果,一个便是因为袁吉的背后乃是四世三公袁家,袁吉对田丰的恭敬会让其有一种虚荣感,再一个原因便是袁吉说出了田丰那不与阉宦同流合污,甘愿归隐的壮迹,这可是他引以为傲的事。
顿时田丰又对袁吉好感增进了几分,拱手回礼道:“那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丰也当不得大人的盛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