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家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的时候,老夫人派了老管家叫袁吉一家子去吃晚饭。袁吉在处理好了汝阴一天的政事之后便携妻带子,领着一两个家丁坐着马车,一路向袁家的府邸走去。
到了袁家老夫人的府邸时,自有丫鬟领着袁吉等人进了袁家大堂。进了大堂之后,袁吉发现堂上已有不少人在等待了,不过大多也是袁家留守的一些妇孺罢了。袁家的嫡系子孙只要是过了戴冠之龄都已经出仕为官了,可不像袁吉这般赖在家里不出仕。所以现在堂上的袁家男子也是极少,除了几个大半的孩子罢了。
袁吉见老夫人端坐在上首的案几旁,连忙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小跑道老夫人面前,向老夫人拱手施礼道:“孩儿拜见母亲大人。”袁夫人也微笑地向着老夫人拜了个万福道:“媳妇给婆婆请安啦。”
没办法,这古代的门阀世家里是特别的讲究礼仪的,纵然是你最亲的母亲,在拜见的时候,你也要做好了礼仪,不然被一些老夫子发现的话,那可是要诟病的。袁吉也很是痛恨这种礼仪,弄得亲人之间好像隔了一堵墙似的,感觉亲人不是那么特别的亲切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生在世家门阀之中,尤其还是在这四世三公的超级大门阀里,有时候,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的。
老夫人见袁吉他们行了礼,和蔼中夹杂着一些宠溺地说道:“是阿福和阿梅啊,你们可算来了,大家可都在等着你们一家子呢,呵呵,快入席吧。”
袁吉向老夫人告了个罪之后,便要带着妻子和儿子坐到一旁。袁夫人轻轻地拉扯了一下袁吉的衣角,轻声说道:“夫君还没有和这里其余的人见面招呼呢。”袁吉听了袁夫人这么一说,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失礼了,不过自己还好没有走到自己的席位,别人恐怕也没有发现。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领着一个和自己的儿子差不多大的小男孩的美少妇,向袁吉微微福了福身子,甜甜道:“冯氏给三叔请安了。”这时美少妇旁边的小男孩又脆声地叫了袁吉一声三叔,也叫了袁夫人一声三婶。
袁吉一下子蒙了,这美少妇和这个小男孩自己不认识啊,还好一旁的袁夫人不知觉得解了袁吉的围,袁夫人弯下腰来捏了一下小男孩的脸蛋,微笑道:“耀儿真乖,呵呵,待会儿和平儿一起去玩,让平儿教你武艺怎么样啊。”
“好哦,耀儿最喜欢和平儿哥哥在一起玩了,这几天有好几次没看见平儿哥哥了。”小男孩高兴地说道。
一旁袁平听了小男孩的话之后,立马拍了一下小男孩的肩膀,认真道:“从明天开始你就到县衙来吧,我就教你武艺。”
“真的吗?”小男孩睁着明亮的眼睛喜悦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了,我还会骗你?不信的话,我们拉钩?”袁平两手一插。仰着脖子说道。周围的人都被这两个小家伙逗得哈哈大笑。
经过这一段小插曲,袁吉也知道了这个美少妇就是自己的二哥袁术的原配夫人了,而那个小男孩便是二哥袁术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袁耀了。
袁吉趁着这个功夫和自己的二嫂打了一声招呼,问了一下礼,接着袁吉又向四周的那些妇人们也一个个见了礼,虽然袁吉不认识她们,但这不妨碍袁吉向她们行礼问好啊。
在问好所有人之后,袁吉他们才入了席,其实古人吃食也很是简单,案几上也没有摆上多少菜,老老少少们吃吃喝喝的,不时得也说说笑笑,很快便结束了这场很是无聊的家宴。家宴结束后,不少人都向老夫人告辞离去了,只有袁吉一家和二哥袁术一家被留了下来。
袁吉一家被留下来,那是因为老夫人有话要问袁吉。而二哥一家留了下来那是因为袁平和袁耀这两个小家伙在一起玩耍,一时也舍不得那么快便分离。一旁的袁夫人和二嫂也趁着这个功夫聊起了家常。
袁夫人将袁吉招入内房之后,便微笑着对袁吉说道:“阿福啊,来,这边坐。”老夫人指了一下旁边的席位。袁吉顺着老夫人指的那个席位也不客气地盘腿坐了下来。刚开始的时候袁吉还真不太适应这种坐法,不过时间一长袁吉也是习惯了古人的这种坐法,这也算是入乡随俗吧。
“阿福啊,这一个月的县令做的怎么样啊?”老夫人笑呵呵地问道。
“孩儿在几位贤才的辅佐之下,将这汝阴城治理得虽然说不上什么井井有条,但也是颇为繁荣的。”袁吉对着老夫人微笑着说道。

老夫人听了袁吉的话之后,微笑着点了点头后,又沉声说道:“听说阿福最近招募了大批劳民在修缮城墙,还在城中张贴招募两千军士的告示。这又是为何啊?我们袁家可是四世三公,世受皇恩啊,阿福可不要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啊。”
袁吉听了老夫人的话之后,不由得一愣,老夫人不会是觉得自己要造反吧。想到这,袁吉向老夫人拱了拱,苦笑着说道:“母亲大人,你也知道,如今这汝阴城外颇为不太平,最近陆续有大批流民向着汝阴而来,孩儿除了要救济这些流民外,孩儿也不能让这流民闲着,正好这汝阴城墙已经年久失修,所以孩儿就想趁着这个机会把这汝阴城重新修缮一下罢了。”
老夫人听了袁吉的话,不置可否,又盯着袁吉的眼睛,沉声道:“那你招募两千士卒又是何意呢,按照朝廷的编制,这汝阴城只许一千县卒啊。”
袁吉听了老夫人的这句后后,便已经肯定了老夫人怕自己要造反,于是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要是孩儿真有造反之意,这两千人又济得了什么事?到时天兵一到,孩儿还不成为齑粉啊。孩儿之所以招募这两千士卒那是有原因的。”
老夫人听了袁吉的话之后,想想也是,唉,还是自己太敏感了,老是以为一违朝廷之制便以为有人要造反,当年的平舆县令不就是这样的吗,只是多招募了一百余人,便被人告发造反,结果全族被灭,这里不乏有人故意构陷。不过老夫人担心则乱,以为袁吉也会重蹈平舆县令之覆辙呢。
不过听到袁吉招募这两千人有原因,不禁感到好奇,于是问道:“有什么原因?”
袁吉看了老夫人一眼,微微一笑道:“母亲也知道,西平县在一个月之前被一伙匪贼所攻克,而县令也被当场杀死。如今周围的几个县的县令也是人心慌慌的,不少县令已经开始大规模招募乡勇了。而我们汝阴城如今只有五百县卒,要是有匪贼来攻打汝阴的话,汝阴是决计抵挡不了的,所以孩儿才张贴募兵两千的告示的。”
老夫人听了袁吉的解释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无奈地叹息了一声,道:“看来这大汉的天下将要大乱了。”
袁吉听了老夫人的感叹之后不由得一怔,不会吧,连老夫人也能觉察出将要天下大乱的前兆?于是袁吉试探地问道:“母亲,这大汉也已经有了四百年的根基了,怎么会出现大乱呢?”
老夫人满含深意地看了袁吉一眼之后,随后悠悠地说道:“连你们这些县令都不把朝廷的律法放在眼里了,这大汉岂有不大乱的道理?”
袁吉听了老夫人的话之后,差点被噎着,十分尴尬地说道:“母亲…….”
“不用再说了,你也不小了,也应该有着自己的一番作为了。我们袁氏家族这一代就出了三个人杰,你大哥袁绍,二哥袁术和你,不过在母亲的眼中还是最看好你的。唉,以后这汝阴的事你就放开手脚去做吧,出了什么事有我这老婆子和你二叔顶着。”老夫人顿时显得很是萧索地说道。
听了老夫人的话之后袁吉颇为感动,也很理解老夫人他们这一代人的心情,作为效忠东汉王朝一百多年的家族自然对这大汉朝还有着一丝特殊的感情。在效忠了一百年之后,突然觉得自己所效忠的王朝变成了一位迟暮的老人之后,那种失落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原本的历史上,汉末的不少诸侯与枭雄在起先或是立志成为一个为大汉戍守边疆,开疆拓土的将军,或是成为能够实现大汉中兴的历史名臣。可是大汉朝却越来越让他们失望,所谓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也许不少人由爱而生恨,走上了自己争霸的道路,一次又一次地践踏着大汉的尊严。就是曹操这一枭雄在不断地维护着大汉的尊严时,也被一些汉室之人骂为曹贼,或是汉贼,恨不得啖其肉,喝其血,这怎能不让曹操伤心,不让曹操心痛和失落呢,又怎能不让那些观望着的诸侯失望呢?曹操在悲愤之余,只得大声对汉帝,对天下,对宇宙高呼:“若是没有我曹孟德,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啊!”曹操也的确做到这一点,他这一生之中也没有凭借手中的实力逼迫汉帝退位,自己来做皇帝,他只是要求做了一个王罢了,不过凭着曹操立下的那些功劳,做一个王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