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关东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听得皆是叹了一口气,此时大军包围,纵是有心反抗也是无力。
韩馥见此,不由得掩面而泣,“吾素来敬重袁氏,吾本人也是袁氏故吏。我所做的哪一件事违背了他袁家,居然要如此对我?罢了!吾之才能不如本初,自古便有择贤者而让之,吾也便学习一回古之先贤吧!”此话说得却是无比凄凉,下首众人不少却也掩面而泣。
当韩馥亲自领着官吏,手捧印绶出府的时候,袁绍慌忙从马上下来,向韩馥奔去,身后自是有赵云、高干护卫。
将韩馥扶起,袁绍露出满脸的愧色:“手下之人胁迫,不得不遵,还望文节体谅!”
“将军无需愧疚,将军之才胜馥百倍,馥本就有相让之意!将军掌控冀州之后,还望将军早日将贼寇驱除,好给冀州百姓一个安宁的日子!”韩馥说道。
“文节大义,绍佩服万分!但请放心,张燕贼寇吾必灭之!冀州百姓在我本初之手定可过上安居之业!”
“有将军如此一言,馥便放心了!”说完,将手中捧着的印绶举到袁绍跟前。袁绍也不客气,当场便受了。
既然将冀州掌控在手,为了收买和振奋一下冀州的民心和军心,袁绍下令开仓放粮,犒赏军士,一时之间,冀州军民大悦,各地的袁家故吏纷纷表示归附,一时之间,袁绍竟然快速地将冀州抓在了手中。
手下文武又是大封一番,以韩馥为奋威将军,许攸、逢纪、审配、郭图、辛评分管州事;颜良、文丑、鞠义、张颌、潘凤、高干、赵云、高览、韩猛等将校全部封为将军之职,冀州原本官吏,荀谌、辛明等人全部封为功曹,尽夺韩馥之权。韩馥见手下之权全部被夺,心中悔恨万分,无奈之下,收拾行囊,带着家小投奔好友张邈去了。
袁绍得了冀州,整训大军,与吕布、张扬、王匡和刘虞等人合谋,共剿张燕。双方攻打几月,死伤人马超过十万多人,交战附近的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张燕虽有三十万黑山军,但是也架不住袁绍等人几路大军围攻,相继丢了太原、上党、赵国和代郡等地,不过对于常山,张燕却是怎么也不肯放弃。其他几路的兵马,张燕分兵以太行山为依托死守抵抗,建成相持,而常山,张燕投入十万精锐兵马和袁绍、刘虞等人抗衡,一时之间双方谁也奈何不得谁。几月大战,双方皆是疲惫万分,皆有退兵不战之意,但是谁也不肯先退兵。
张燕是力保常山,不过常山经此一战之后,民生凋敝万分,百姓都跑光了,只余下一个光秃秃的常山,袁绍自然也就不稀罕。不过出于面子问题,谁也没退兵。
远在关中的董卓时刻关注着关东的局势,关东越乱,对自己就更有利。此时见到北方冀州出现大乱之局,自然开心无比。不过考虑到张燕被众人合众围剿,有些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于是在和李儒商量一番计策之后,便以朝廷的名义去劝和,并封张燕为常山太守,管辖太行山在内的千里之地,还封袁绍为冀州刺史。
朝廷的旨意一到,本就不想打的众人便听从了,除了张燕损失了大量领地以外,其余众人都得了不少好处。吕布、张扬自然将先前被张燕夺取的领地夺了回来,而刘虞也收回了代郡。袁绍虽然损失了一个常山郡,但是却是得了冀州刺史的正式任免,还夺回了赵国,自是占了便宜。张燕损失地盘重大,但是却是得到了常山太守的职位,得到了朝廷的承认,今后别人可就不能随随便便地攻打他了,至少不会再以讨伐贼寇的名义攻打他。
自此,双方罢兵各回自己地盘休养生息去了。袁绍利用手下的文武之才,精心治理冀州,为了下一次将张燕彻底消灭做着准备。
远在南阳的袁术在得知袁绍夺得了冀州,立马便派人前去索要三千马匹。不过所派去的人却是碰了一鼻子的灰。袁绍刚刚和张燕交过战,损失人马无数,自己马匹都不够用,哪还有剩余给自己这个兄弟?更何况自己的这兄弟平日里就对自己不敬,现在看自己取了冀州,就巴巴地过来讨要财物,呸!什么东西!
袁术见袁绍不与,自然是气愤万分,不顾李严的劝阻,执意要领军攻打袁绍。不过在途径洛阳的时候,被王匡的部下方悦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了一万兵马后狼狈逃回了南阳。由此自是与袁绍的梁子结下了。袁术一边在南阳舔着伤口,一边派人到处拉帮结派,一起约定攻打袁绍,不过响应者却是寥寥无几。
这其中袁吉也收到了自己这位可爱的二哥的信使。袁吉只是笑了笑,对那信使道:“回去劝劝我那二哥,不要再冲动行事,好生养息一番,远交近攻才是正理!”

那使者走后,袁吉嘀咕了一声,袁绍已经按照历史上那样将冀州掌控在手中,我也不能再落后了,得加快将豫州掌握在手中了。
那使者自然将袁吉的话带给了袁术,袁术听得起先是暴跳如雷,大骂了袁吉一番,不过随后冷静下来一想也觉得袁吉说得也有道理。
一旁的李严听得,心中暗叹一声,这左将军果然是个成大事之人,不知道以后这两兄弟会不会走上对决之路呢?若是对决的话,自家主公肯定不是他的对手啊!那时该如何?唉!
“正方!让汉升再招募两万兵马,补足五万,我要将荆州北部全部拿下!”袁术道。
“这?新招募兵马没有训练,恐怕没有战力!而南阳又民生凋敝,恐怕没有足够的粮草供应大军啊!”李严拱手,一脸忧色。
回头看了李严一眼,袁术慢悠悠道:“你说的这些难道我就不清楚吗?我又没说立刻开打。我准备在明年攻去荆北。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得向那刘表要些粮草,他若是肯给,那自然好,若是不给,我就有了攻打他的理由!哼!”
“主公英明!”李严适时地夸赞了一句。
袁术听了很是满足,随即有些生气道:“那刘表真不是东西,当初讨伐董卓的时候,我让他回荆州与我招些兵马来,没想到他居然在荆州做大!真是可恶至极!是时候将荆州的事情解决了,有了荆州做后盾,今后和那家奴较量便更有资本了。”
除了关东一片大乱,临近关中之处的河东也不太平。河东郡本来是董卓作为钳制袁吉而封于袁吉的郡地,可是袁吉并没有听从董卓的命令去就任。而当吕布从河东郡回并州的时候,却是对河东郡又大肆劫掠了一番,河东郡从此也便成为一处无主之地,百姓逃的逃,死的死,沦为盗匪者不计其数。
而在这其中,有几股盗匪的实力不俗,其首领分别为胡才、李乐和韩暹,还有一波其本身也是当地豪族,只因河东糜烂,不得不为匪,这领头之人乃是杨奉、郭太。
这几个有实力的势力在相互兼并之后,奉郭太、杨奉为主,组成了军马,号称白波,又清扫四周盗匪,渐渐势众,兵力不下十万,占据河东之后,自立为郡守,盘踞了下来。
处在关中的董卓得知后自然是暴跳如雷,在暗恨袁吉不听命令的同时,遣李、郭汜二人领三万西凉兵马出了关中清剿白波军。
白波军乃是盗匪拼凑而成,其战力与久经沙场的西凉军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几番大战之后,白波军瞬间被击溃,白波军大小军士死伤无数,只得退出河东,向白波谷逃散。李、郭汜将白波军打败之后,没有继续追击,在董卓的暗示之下,便驻扎在河东,等待关东之地出现真正大乱的时候,接应关中大军,到时一起横扫关东。
而白波军自逃到白波谷之后,重新收拢散兵,又与谷中的黄巾余党合并,慢慢调养生息,以待时机复出。不过白波军也是被西凉军打怕了,若是西凉军没有什么变动的话,估计他们一辈子也不会再从谷中出来了。
初平三年七月,董卓在长安大会群臣,商讨关东大事。关东已成糜烂,各个诸侯相互攻伐,虽然已经暂时停歇了下来,但是只要不是笨蛋,都可以看出,此时的停歇只不过都在休养生息罢了。
关东越乱,对董卓的利益也就越大。不过董卓对关东还是存在一丝幻想,那就是能够兵不血刃地得到关东。
为了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地得到关东,董卓自然愿意,为了得到这个目的,有必要以朝廷的名义派人去关东对那些诸侯安抚、招揽,将他们拉拢过来。
就算此次派出去安抚达不到降服的目的,那将来也有了进兵关东的理由。此举便叫先礼后兵!不过很快董卓自己便嗤笑一声,我代表的乃是汉帝,讨伐关东之地乃是名正言顺,有什么理由不理由的?
当董卓将心中的想法说出之后,那些被董卓裹挟而来的大汉臣官们心中顿时活络了开来,纷纷表示愿意赴关东宣传朝廷的旨意。
见众汉臣都非常的积极,董卓没有露出高兴的神色,反而脸上有些阴沉。这些汉臣要去关东这么积极,恐怕别有目的,想要逃离关中?这是最大的可能,毕竟这些人中有相当多的人都是关东之人,他们本就是被董卓胁迫而来,此时若是让这些人去关东,不说有可能达不到安抚的效果,说不定这些人去了之后有可能再也不回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