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巩固根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徽笑了笑之后拱手道:“我也正有此意!此番留下正要助左将军一臂之力!”
袁徽这句话一出,顿时将还在嘻嘻直笑的袁吉愣在当场。袁吉用手扣了扣自己的耳朵,满含诧异和不信地问道:“三哥此话当真?”
见袁吉一脸的喜色,袁徽心中不由得满意,随即道:“可不是!父亲派我前来便是要我来助你成事!不会不欢迎吧?”
“三哥这是哪里的话,能得三哥之助,我心中欢喜还来不及呢!哪有不欢迎之理?”袁吉呵呵一笑道。
既然知道自己的小舅子此次留下便是要帮助自己,袁吉心中欢喜无限!自然与袁徽攀谈了起来。
经过一阵攀谈,袁吉知道自己的这个小舅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谈吐风雅有趣,且能切中要害,不说其有像诸葛亮那样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至少不是一个庸人!他的才华完全可以和郑华相比,而不落下风。
而袁徽身边的那个叫谢讯的人也不简单,胸中自有一套治国安邦的理念!和他一番谈吐,从大汉建立伊始到如今的桓恒二帝的施政,以及董卓之乱到今后天下大势的走向,分析得却是丝丝入扣,没有一点夸大和矫作。袁吉知道这样的人却是一个大局观的人,能够时刻为人把好时局的动向,利用时局能够预测将来的大势,这样的人不得不说是个了不起的人。
袁吉很高兴能够遇到这样的人,也很庆幸这样的人能够投效自己,为自己所用。但是这样的人有个缺点那就是不能够让他直接去领兵,要让他去领兵则必败无疑,因为这样的人搁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参谋人员,你要是让一个参谋人员去为你打仗,那是不切实际的。历史上的马谡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如今袁吉的官职就是大汉朝廷的左将军之职,只是一个武将的职位,还不是一州之牧,无法给自己的手下文官们封些什么,只有权力给那些武官们封点杂牌将军称号什么的。
虽说现在大汉天子的威严已经没有什么太强的震慑力,但是他得影响还是无法从百姓的心中革除!自己若是胡乱得给自己手下封这封那的,必定会给天下之人一个藐视汉室的罪名,虽然自己不怕,但是这毕竟是个麻烦!
所以袁吉只好将袁徽和谢迅暂时封为自己的幕僚,也就是参谋人员,这不算是大汉的官职,只是自己私自招募的,所以这俸禄还是要靠自己来支付!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今汉帝在董卓的手中,汉家的天下已经基本上分崩离析,哪有什么俸禄给你?俸禄只有靠自己来解决,而且自己手下一帮的追随者,他们的俸禄自然也要靠自己来支付。
袁徽和谢迅二人对袁吉与他们什么样的官职,到不是很在意,他们跟在袁吉的身边,目的除了要观察一下袁吉是不是一个值得他们家族投注的成大事之人外,另一个也是为了家族的现实利益来辅助一下罢了!毕竟袁吉以后可是要在豫州待得,为了保全家族的利益,他们除了和袁吉合作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不过这样的合作并不长久,因为这样的话,一旦他们知道袁吉不是一个成大事的人,他们会在袁吉被打倒的时候,不介意会上去踩上一脚!若是知道袁吉是个成大事的人,那么就算袁吉暂时被别人打败了,但是终究有一天会站起!他们的家族也会随着袁吉的站起,变得更加的辉煌,这便是乱世之中各个家族的选择。
“陈郡在我手中的关键便是百姓的支持和民心的所向,既然三哥和不疑兄准备追随我袁吉,那吉便不客气了!这陈郡你二人定是比我要熟悉,而陈郡的大小十几个县便是更换之时,我与陈郡的世家门阀们约定还要两位为我把关,选上优秀的人才方可将陈郡治理好!”袁吉说道。
“尽管放心,我二人定当好生把关,择优汰劣!”袁徽眼睛中的神光一闪,不易察觉地露出来一丝满意之色。
见自己的小舅子和谢迅二人答得干脆,袁吉心中也是满意,道:“今后陈郡大小事务还是有劳两位,务必要将陈郡给我巩固住!”
“诺!”两人拱手应道。
既然将两人的任务安排妥当之后,袁吉便将沮授等人召集到府中。众人如今都住在太守府,不大一会儿变陆续赶到。
如今豫州三菌之地已经掌握在手,接下来所要做的便是巩固和治理。这政事上的事情,袁吉也懒得去管,直接交给沮授、郑华和吕范三人去处理。
至于兵马,如今掌握在袁吉手中的不过四万兵马。除了颍川处淳于琼手中的一万兵马,汝南处陈到手中的五千兵马以及袁烈手中的一万五千兵马外,剩下的一万兵马却是在陈郡袁吉的手中。这四万兵马看上去似乎很多,但是分配到三郡之地后却是没有多少了。

随着今后天下越来越乱,群雄争霸的日子也是一天天到来,这些兵马是完全没有实力在争霸中胜出。
未雨绸缪,现在便要开始准备了,趁几大枭雄,尤其是曹操,还完全没有真正发展实力的时候,自己抢先发展起来,今后在应付这些枭雄的时候也有说话的实力。
就像自己和孔所说的那样,豫州必须要拥有十万兵马,这并不是自己在吹嘘,这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手中有兵马四万,那么就必须要征集六万兵马。这六万兵马的征集不光光是六万人,还有附属到六万人身上的衣甲兵器和粮草辎重。算上骑兵的话,骑兵还必须要有战马,这战马可不是一个廉价品!南方的战马很少,大部分的优秀战马都要靠北方的输运,这战马的价格本就不菲,更不要说一路运输,运到南方时的价格,这一匹战马值得千金也是毫无虚言!
而弓箭兵也是价格不菲,除了一身的衣甲和兵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弓和众多箭矢!这弓和箭矢也是要靠人工造出来的,所花的财力和物力也不知凡几,难怪有人说,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一下子招募六万人马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就只有先招募两万人。这两万人的钱粮和衣甲,袁吉自忖还是能够应付的起的。毕竟这几年袁烈和袁洪二人的积攒也是不少!
思忖已定,袁吉便自己的想法告知了袁洪、纪灵和廖化等人,众人听得袁吉的分析,各个赞同。
于是袁吉便将这招募兵马和训练兵马的事情交由袁洪和纪灵二人负责。末了,袁吉又想到了远在汝阴老家的众人,阎象、刘辟、龚都、李通等人,是该把他们都调过来帮助做些事情了!至于家人,袁吉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和他们相聚的时候。如今豫州还没有真正的全部掌控在手中,手中的三郡之地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巩固,还不是时候将自己的家人接来和自己团聚!
只有等的整个豫州在我手中,并且得到真正的巩固,豫州之地变为安全之地后,才是自己和家人见面的时刻!
袁吉紧紧地握了握自己的拳头,一定要打出一片天地来,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亲人,更是为了这些追随我的人!
一切命令发布出去后,在袁吉手中的三郡之地很快便开始了大运转。此时已是隆冬之际,各地的兵马闲着也是闲着,在袁吉的命令下直接开出军营,穿上普通百姓的衣服,为百姓们搭建屋舍;为穷苦而吃不上米饭的百姓直接送去粮食,或是直接在各地开出偌大的军帐,为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提供住宿和米粥。
袁吉的仁义之名瞬时传遍了整个豫州三郡,百姓们无不感恩,无不感激涕零。周围郡县的百姓闻说之后,扶老携幼纷纷向袁吉的三郡之地涌入,为得便是能够得到一口饭吃。袁吉自然不会拒绝,着令沮授等人全部接纳。乱世中,最宝贵的资源便是人口,只要有了人,那什么都有了。
开春的时候,从汝阴而来的阎象等人终于来到了陈郡。看到自己的老部下来了,袁吉自然高兴万分。在为他们隆重地举行了一次接风宴后,袁吉当场便给他们分配了任务。
作为内政的管家,阎象,袁吉自然让其帮助沮授等人管理内政,而刘辟、龚都等人,袁吉直接将其分配给廖化,让其等帮助廖化巡视三郡治安的情况,而对于李通,袁吉直接让其跟随于袁洪他们练兵。
而阎象的到来自然也为袁吉带来了妻儿的思念,从阎象所带来的绢书中,袁吉可以感受到夫人对自己的情谊和思恋。
袁吉看完之后,不由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若非是这即将到来的乱世,若不是这乱世让人身不由己,我何苦要抛下妻儿费心费神?真是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这乱世也是一样!你若是不奋力拼搏下去,将来死的便是你!而且会死的很惨!
春天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豫州处于中原,地大物博,人才地灵,但是经过汉末的几番大战之后,除了汝南郡一派欣欣向荣外,颍川和陈郡这两地却是一片荒凉。颍川不用说了,在黄巾的时候是个主战场,之后董卓之乱后,又出现大量的匪贼,而陈郡也是在黄巾的时候遭到重创,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这完全在于太守的能力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