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走马上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袁吉正在书房里看书,一个奴仆急急忙忙地跑来说老夫人有事要他过去。袁吉知道朝廷过来宣旨的天使最近几天就要过来了,这时候老夫人着人过来叫他过去,那十有八九就是天使已经到了。
袁吉收拾好激动的心情随着老夫人派来的仆人一起来到了袁家的主宅,也就是老夫人住的地方。
袁吉远远地便看到在大厅上老夫人正在和一个穿着华丽丝绸、面白无须的人谈笑着,袁吉心想,想必那人便是朝廷派来的天使了。
袁吉低着头快步走到大厅,躬身向老夫人道:“孩儿参见母亲大人。”
“阿福来了?快快免礼。”老夫人从蒲团站了起来,连忙拉起袁吉,微笑道,“阿福啊,来,母亲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朝廷派来给你宣旨的天使大人,还不快快见礼?”
袁吉依着老夫人所说,向那位天使躬身道:“吉,见过朝廷天使大人。”
“袁公子不必多礼,咱家只是个宣旨的门郎而已。袁家乃四世三公,而袁公子又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英武不凡,袁公子今后必然前途无量,到时还望袁公子对咱家照顾一二呀。”那天使望着袁吉微笑道。
“哪里哪里,到时还望天使大人对吉照顾一二呢。”袁吉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道。
“好了,咱家闲话就不多说了,袁大人还是接旨吧。”那天使站了起来,从旁边的小太监手里拿过一个黑褐色的锦帛,袁吉心想,那便是圣旨了吧。
老夫人看天使要读圣旨,连忙叫人把早已准备好的香案抬了出来,点燃香烛,拉着袁吉倒头便拜。
天使读完圣旨后,便把圣旨塞到袁吉的怀里,微笑道:“恭喜袁公子了。”
儿子的这个汝阴令总算是确定了下来,老夫人心中的担石也落下了,高兴道:“为了犬子,天使远道而来,必然疲劳万分,不如在我袁家多住几日,让我袁家尽尽地主之谊。”
“多谢老夫人的美意了,不过咱家在路上耽搁了不少时日,必须尽早赶回洛阳向皇上复命,恕咱家不能答应老夫人了。”天使向老夫人拱手道。
老夫人见天使去意甚坚,也就不强求了,叫下人准备宴席来招待这位天使。席间,由袁吉来作陪,袁吉和这位天使互相之间尽说些没什么营养的恭维话,开始听这个太监夸自己,听得还挺舒服的,听多了就有点索然无味了,而且老是听着那种不阴不阳的声音,袁吉身上总是不自觉地泛起一层鸡皮疙瘩。
宴席过后,自有下人领那天使去歇息,老夫人将袁吉唤到身边,对袁吉叮嘱了一番,要袁吉到任之后千万不可懈怠,要好好地把汝阴治理好,不要辜负了她和在朝中的二叔的期望,袁吉承诺一定会好好地做这个汝阴令的。
第二天,天使走了,带着老夫人给的一千两喜钱喜滋滋地走了。袁吉也带着袁家聚贤馆里的陈到、阎象和吕范三人,还有一帮家丁,大摇大摆地向汝阴县衙奔去,准备正式走马上任了。
来到县衙之后,早有一官吏等候在那,那官吏见了袁吉,立马躬身拱手道:“见过大人。”
袁吉道:“免礼,不知你是何人?”
那官吏恭敬道:“启禀大人,小人本为汝阴县丞,在此等候大人多时了。”
“哦?你既然是原本的县丞,那为何没有和应大人一起去泰山啊,还有你为何在此等我?”袁吉疑惑道。
那官吏微微一笑道:“小人之所以还没有跟随应大人去泰山,是因为应大人叫小人暂且留下来的。小人在此等候大人也是我家应大人吩咐的。”
“哦?你家大人叫你在此等我,想必你家大人必然是要着你为其带几句话与我,是吗?”袁吉盯着那官吏的眼睛说道。
“大人英明,的确如此,应大人说由于泰山情况紧急,他不得不早日前去赴任,没有和大人见面,希望大人体谅。还有,应大人希望袁大人任这汝阴令时,可以继续按照他原本的规章制度施行下去,不要让他在汝阴的心血白费。”官吏躬身对袁吉拱手道。
“嗯,要是你家大人的政令果真令百姓安居乐业,本官定然延续,断不会有废弃的理由。”袁吉捋着小胡须道。
“那小人就替我家大人谢谢袁大人了。”官吏喜悦道。毕竟在治理汝阴的过程中也有他的心血嘛。
“嗯,不必谢我,若是你家大人政令中有不妥之处,本大人还是会将那些不妥之处去除的。”袁吉摆摆手道。
“那是自然的,小人照应大人之令,已将本县的户薄、账本及印信放在了县衙内,袁大人到时进去可以接掌。”说道这,那官吏又从怀中取出一份帛卷,双手举到袁吉面前。
“这是?”袁吉询问道。
“这是应大人着小人交给袁大人的治理汝阴的方略。”那官吏恭敬道。
袁吉不置可否地接过这一张帛卷,而袁吉身后的阎象和吕范二人一听这绢帛记载着治理汝阴的方略,早已经激动不已,一双眼睛也死死地盯着袁吉手里的那张绢帛不放。

袁吉可没注意到他后面的两个手下的表情,向那官吏点了点头就将那绢帛塞到了怀里,道:“替我谢谢你家大人,说吉不会忘了他的一番美意的。”
“大人,应大人还要小人转告大人一句话。”官吏道。
“哦?什么话。”袁吉疑惑道。他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个应大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应大人对他这么照顾,。
“这里人多眼杂,请大人附耳过来。”
袁吉将耳朵附过去,只听那官吏说道:“应大人叫小人转告大人,说天下将变,望大人早做防范。”
袁吉听了这话,浑身一震,脸色也变了变,不过很快就恢复原色了,盯着那官吏的眼睛说道:“请你转告你家大人,吉多谢他的提醒。”
那官吏向袁吉拱拱手,道:“小人一定会带到的,我家大人叫小人转告的话,小人已经全部带到,小人使命已毕,这就回泰山复命了。”
“嗯,吉再次多谢你家大人的美意了。”袁吉弯身拱手道。
“大人不必在意,我家大人说这也是为了汝阴城的百姓,并不是为了大人。”那官吏远远地说道。
待那官吏走远了,袁吉不由感慨道:“那应大人真是个好官那。”
一旁的陈到、阎象和吕范听了袁吉的话,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走,咱们进衙门。”袁吉带头领着一大帮人进了府衙。
在府衙内,袁吉看到了放在县令案几上的看到了所谓的户薄、账本,而汝阴县的印信则包在一块手绢里。
袁吉拿着印信做到县衙的高堂上,下面的陈到、阎象、吕范和袁家的一帮家丁立马抱手高声道:“我等参见大人。”
袁吉哈哈大笑,道:“吉今日做了这汝阴的县令,希望你们以后能够帮助我把这汝阴治理得更加美好。现在我就任命,阎象和吕范为这汝阴的左右县丞,负责这汝阴的民生和政事,陈到为这汝阴的县尉,负责本县的治安。”
“多谢大人,我等必恪尽职守,极尽全力帮助大人。”三人同声道。
“嗯,汝等三人的能力我是相信的。你们肯定会做好自己的本职的。对了,听说这汝阴县还有一千县卒,我一时也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来教导,陈到你就辛苦一下,先帮我领着吧。”袁吉说道。
“到谨遵大人令。”陈到抱拳郑重道。这陈到什么都好,就是太严肃了。
“嗯,这是汝阴县的账本,吕范,你拿去把它给查查,看看这汝阴县的钱粮收入如何,还有这府库里还有多少钱粮,你要务必尽早地给本官弄清楚。”袁吉拿起账本对着吕范说道。
“诺,大人,范会尽早给大人一个答复的。”吕范走到袁吉身边,接了账本说道。
“嗯,这里还有汝阴的户薄,阎象你拿去,看看这汝阴到底有多少户口,对了,你也要尽早熟悉这汝阴的政令和民生,也好早日让我们对这个汝阴县有所了解。”袁吉拿起户薄对阎象说道。
阎象听了袁吉的话,心里翻了个白眼,大人你可是从小就在这汝阴长大的,对这汝阴还不了解?不过阎象这话是不会说出来的,走到袁吉身边,接过那户薄,恭敬道:“大人放心,象会早日把事情办妥的。”
“嗯,好了,任务都分派完了,从今天起,大家就正式开始履行各自的职责吧。都去做自己的事去吧。”袁吉打着哈欠道。
“诺。”陈到向袁吉抱拳道,转身便带着袁吉分给他的几个袁家家丁走了。
袁吉望着陈到出去了,而阎象和吕范还站在那,他俩不时地望着袁吉,又不时地望着对方,好像有什么话要说。袁吉见此情景,道:“你二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尽管说出来。”
阎象和吕范对望了一眼,还是阎象走出来说道:“大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等二人并没有什么不懂得地方。我等二人只是求大人一件事罢了,只求……只求……呃。”
“有什么话就快点说,别吞吞吐吐的,只要大人我能够帮上忙的,求什么都行。”袁吉摆摆手道。
“我等二人只求能够一观应大人给大人的那份记载着治理汝阴方略的绢帛,求大人成全。”阎象满脸希冀道。
我以为是什么呢,原来是那绢帛,满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反正我也看不懂。本来就准备给你们两个人看的,要不是你们提醒我还真忘了。袁吉想到。
“原来求的是这个呀。”袁吉从怀里掏出那份绢帛,道,“拿去吧,不过你们一定要把里面的治县方略给我弄懂罗,到时你们看这方略可不可行,要是可行的话,一定要给本大人呈报上来,还有,看完了,理解了之后记得一定要把它还给我。明白了吗?”
阎象和吕范听后,喜形于色,大声对袁吉道:“我等明白。”阎象走到袁吉旁,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绢帛,和吕范迫不及待地便要翻看。
“现在你们可以下去了,记住本官要你们做的事,千万不要耽误喽。”袁吉提醒道。
“诺。”两人喜滋滋退出了县衙,袁吉苦笑着摇了摇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