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林帅呈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宴会厅出来,曾泽回了自己的府邸,杨佩纶则跟着陈敏同走了一段路。两个人骑在马上,几乎并行,当然都是没醉的。
杨佩纶:“他这回更直接了。”
陈敏没说话。
他们说的,当然是指刚才林允贞在宴会厅雅座内把肖南宇划归郑瑜帐下的事情,在杨佩纶看来,这是实实在在的越权,虽然象征性地在酒桌上征求陈敏的同意,但这样廉价的征求同意,更像是一种知会,而不是应有的请示,并且,从陈敏在酒桌上的临场反应来看,他体会出了陈敏的不悦,所以他才更要在这个时候再点醒陈敏,或者说,再烧一把火。
陈敏之所以不说话,当然也有他的考虑,作为主帅,林允贞在宴会厅里明目张胆地越俎代庖,自然是令他非常不快,可以说,是出乎他意料的,虽然他自认为已经很了解林允贞了,但仍然被他这样的行为触怒了,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很倚重林允贞,或者说,他依旧信任林允贞,酒桌举止有可能确实失态了,但并不完全代表林允贞对他不尊重,所以,他在酒桌上也用很江湖的方式,把林允贞的提议给搪塞过去,加之自己后来的离席,他认为自己已经给了林允贞足够的宽容,也有足够的警告,林允贞应当明白了。而且,杨佩纶自从掌握南军财政大权以来,也是迅速膨胀,毕竟不是刀尖上滚过来的人,加上又读过那么多年的书,脾气秉性隐藏得太深了,到现在自己也摸不到杨佩纶的底,如果就这样冒失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无疑是推动杨佩纶向林允贞发难,而这,并不是陈敏自己想看到的。
杨佩纶见陈敏没有表态,知道陈敏有自己的想法,故也没有纠缠,同行一段路程以后便分道扬镳了。
几日后,林允贞正式在平南关恢复日常工作了,头一件事就是为阵亡的一万多名将士申请抚恤,虽然朝廷定下了一户十两银子的抚恤标准,但是按照成例,各军也会额外再发一些抚恤金,比如南军,向来是二两银子的定额,可这次林允贞认为部下跋山涉水,吃够了苦头,所以提请每户发三两银子,若与朝廷的十两银子合计,则每户能得银十三两,这在当时也是一笔可观的费用了,寻常人家靠这笔钱财即便不劳不作,也能生活一段时间,这在林允贞看来是件大好事。
另外,他也书面地给陈敏递了一份呈文,主要就是希望重建南军骑兵规制,并提请由郑瑜负责,另专门请示是否可将肖南宇划归郑瑜麾下,受其节制。
林允贞那日在宴会厅上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莽撞,可能有喝酒的原因,抑或是喜悦的气氛导致,总而言之,他知道自己失言了,可以说,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尤其后来陈敏离席,他更是明白自己犯了忌讳,所以才一路送陈敏出宴会厅,想着单独解释弥补一下,可杨佩纶一直在陈敏旁边,所以他最后也没机会说出口。接着行文的机会,他赶紧把那日的口头之言恭恭敬敬地写成呈文,送到陈敏那里,再三嘱咐无论如何要让陈帅给个批示,自己也好遵照行之。
其实陈敏已经久不视事了,大多数的上行公文到了他这里,也只是交付林允贞或者杨佩纶,遇到疑难的,交给曾泽也能办妥了,但这次林允贞再三请自己过目,想必是棘手的事情,翻开一看,果不其然,里面那些重建骑兵规制和肖南宇、郑瑜两人的职务安排之类的事情,都属小题大作,林允贞完全可以自行决断,之所以报给他,这是林在向其示弱,也可以说是林在向其表忠,尤其是为宴会上的口无遮拦委婉地道歉,这些陈敏都能一笑了之,欣然应允。可是每个阵亡将士家里多发一两银子,那是大事,一万七千人,就是多出了一万七千两银子,南方总关不比朝廷,朝廷有税收,有纳贡,每年都是有进项的,可是各军是没有向地方征税权利的,各军的财政是每年向民部报账,由民部下拨款项,所谓各军的各军“财政”,无非是节流得来的,都是一点一点从历年的赏赐、拨款、以及部分缴获中抠出来的,用来做个周转尚有富余,但要独立完成一件大事就真是捉襟见肘了,本来花二两银子一户能办的事,现在要花三两银子,等于平白多出一万七千两的开销,这对南军总关而言,相当艰难。

陈敏估计,林允贞此举无非两个目的,一是以此来团结部下,邀取名声,这是显而易见的,二是打算用这样的办法向杨佩纶施压,他挟军功在身,回来以后向杨佩纶发难,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陈敏很犯难,对林允贞与杨佩纶相互之间的暗流涌动,他已经观察许久了,也控制许久了,但现在暗流要变成明波了,这对陈敏本人以及整个南军都是重大的伤害。所以,陈敏没有把这件事直接摆到管财政的杨佩纶那里,而是自己压了下来,不讨论,不批复,不表态,希图把这件事情拖下来。当然,郑瑜和肖南宇的职务安排以及重建骑兵规制的事情,陈敏立即做了批复,下传给林允贞。两封呈文,一封批了,一封没信,林允贞心里也就明白陈敏的意思了,但是既然陈敏也没有否决,所以林允贞就不再紧追不舍了。
话分两头,陈敏对重建骑兵规制的支持态度亮明以后,林允贞立即着手办理,尤其在任命郑瑜和肖南宇的问题上,丝毫没有迟缓,免生枝节。
任命下达以后,林允贞立即找来郑瑜面谈,地点就在平南关城楼上,那里开阔,说话安全,也有山河壮色可览,是南军将帅谈话的首选。
两人约在辰时,因是冬日,夜长昼短,郑瑜到城上时天还未全亮,但林允贞已经在城上等他了。两人见面,寒暄一番,林允贞把郑瑜叫到城墙边上,并排而立,临风不动,面对城外关山,顿生豪气。
林允贞:“郑瑜啊,骑兵这次算是基本打光了,全靠你自己了。”
郑瑜:“林帅放心,我......”
林允贞打断郑瑜的话,抢白道:“对你我当然是放心的,也知道你能干。”
郑瑜明白了,今天林允贞找他来不是想谈重建骑兵的事,但具体要谈什么他还没琢磨出来。
林允贞这时候转过头来看着郑瑜,问道:“肖南宇这个人,你看怎么样?”
郑瑜恍然大悟,回答道:“看这小子能替仲将军报仇,应该有几分本事,历练历练,兴许能成才。”
林允贞又把头看向群山,但身子侧向郑瑜一边,说道:“不是兴许,是必须。”
郑瑜有些疑惑,但不方便问。
林允贞继续讲:“你我自家兄弟,我给你交个底,这个肖南宇,我是要有大用的。”
郑瑜转过身,看着林允贞的侧面,这时候东方渐红,日将要出。
林允贞干脆也把身子侧过来,对着郑瑜讲到:“在你手里,我最多放他三年,三年后我是一定要把他送到军帐书办处去的。”
郑瑜这回听懂了,回答:“那我明白了,多带着他就是了。”
林允贞手搭凉棚,看着日出,说到:“要磨砺他,但也不要太过了,手里的刀子钝了不行,可是太锋利了,伤人容易,伤己也容易。”
郑瑜点点头,表示记下了,林允贞指指东边日出,示意郑瑜也看看。
一轮红日缓缓升起,刺破一片混白,金色撒向连绵群山,好生壮丽。半晌,林允贞自言自语道:“好风光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