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群臣朝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翌日,辰时,早朝。
皇帝已经换了朝服,端坐在正殿中,两班文武大臣也都穿着严肃巍峨,站立两旁,殿外还候着身着军服,并无朝服可穿的肖南宇,这是皇帝特意下诏传来的,想见见这位替仲将军报仇的年轻军士。
山呼万岁过后,君臣正式开始议事。
皇帝:“此次出征,重创河罗,播国威于北疆,几位将军都有大功劳,尤其是老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呀。”皇帝的第一句话就是为这次朝会定了个调子,明确告诉众臣和天下人,这次打仗是打赢了,决策无误,执行更佳,本来朝臣之中就只有出征的三位将帅和王悟承、李嵩、吴崇等少数几人略知内情,其他人都一直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所有人今日见皇帝如此腔调,更是再无异议。
葛昀出列回到:“上承陛下天威,下赖将士用命,臣下不敢居功。”葛昀自从昨日华英殿回来以后,便将世事看得淡薄了许多,自己也清楚自己会有如何结果,故此也不像昨日那般惊恐,答对起来倒也恢复往日的沉着冷静。
皇帝把话说回来:“若无吴俊山这样的叛逆,此次武功之盛或可远追武祖。”
下列的朝臣多有疑惑,大多数人仍不知吴俊山出了什么事。
葛昀听闻,连忙请罪:“是臣用人失察,迁移失据,乃使吴贼有次可乘之隙,以致未竟全灭之功,有损陛下威名,臣之过也。”
迟峰抬了抬眼皮,看了眼殿上的皇帝,又看了眼前面站着的葛昀,心里一阵发寒。
皇帝打断葛昀的话,说道:“要说用人失察,那也是朕失察,与老帅无关。况世上事,何来完满呢。”停了片刻,又点名法部尚书吴崇出列答话:“吴崇,朕昨日责你依法严办吴氏一族,可有结果?”
只见一个精神矍铄,瘦瘦高高个子的大臣出列,答道:“臣昨日连夜核查华朝律法,以吴俊山通敌卖国罪状、行刺阁臣罪状等等劣迹,数罪并罚,自当处以极刑。”
朝臣们这才明白,原来吴俊山犯了这么大的罪过,不少人都等着下了朝班,寻那法部尚书吴崇问个究竟。
皇帝不耐烦地说:“他当然该死,也已经死了,朕不是问他,朕是问他的家人该如何判!”
吴崇继续答道,但不免有些尴尬:“依律,当诛全族。”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鸦雀无声,臣子们都变得人人低头不语,刚才的好奇之心登时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希望祸事避而远之,而皇帝则仔细观察着殿下朝班里的每个人。
半晌,皇帝开口:“既然……那就按律法办吧。”
林允贞心里暗暗松了口气,他望向葛昀,发觉葛昀倒神色一如往常,并无变化,内心不禁感叹老帅城府,其实他哪里知道昨日华英殿发生了什么呢。
迟峰愈发觉得悲凉,自己心底一阵愧意,勉强给自己心里安慰:总算为吴家留了一个后人。
皇帝:“仗虽然打赢了,可仲平到底还是没能回来。”这时候皇帝虽然还是紧紧咬住仗打赢了这一点,但是仲平殉国却也是不争的事实,谈及仲平的死讯,天子的神情真实地流露出一份哀伤。
林允贞刚刚长舒了一口气,这回总算敢大着胆子谈谈自己的主张了,站出来说道:“仲将军以身殉国,壮勇可嘉,当以旌表。将士们大多以为,以仲将军气节,英灵当入祀华英殿!”

这时候,刚刚谈完律法的吴崇接着站出来,说道:“臣以为不妥。”
军方的几位将帅多少有些吃惊,人人心里都不平静。
葛昀自是知道昨日华英殿里皇上的态度,所以心里十分明了林允贞这是自讨无趣,可是自己都才将将保住,这时候哪里还能再多说一句,便也只有心里替林允贞着急。
迟峰和仲平的交集本不算多,只是出征时二人相处起来还算投合,但此时此刻,他既不明白林允贞为何要跳出来谈入祀华英殿这样的敏感话题,也不明白吴崇今日在大殿之上为何这么活跃。
林允贞倒是有自己心里的想法,自从仲平不在,他就负责处理禁晖军的一切事务,对这支京畿军队的许多骨干都有示好,他无疑是有政治诉求的,也当然明白在自己目前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统领禁晖军的,也不愿意离开经营多年的南军,之所以为仲平争鸣,也是想给禁晖军全体留一个好名声,将来在仕途上或许需要禁晖军体系的将领出来相助,更何况他还打算要延揽许多禁晖军旗下仲平的死忠,眼下殿外恭候的肖南宇就是其中之一,总之,为仲平入祀华英殿的提议,虽非腹谋良久,但也绝非信口。
法部尚书吴崇,五十二岁,瘦高个子,北方人,科举正途出身,仪阁阁员,是仪阁中除李嵩外最年轻的阁员,也是文党中首屈一指的大才子,因其为人耿介,过于忠直,得了个“吴呆子”的诨号。也正因其正直为人,故被先帝十分看重,特意长期将他放置在法部当中,从一般的堂部郎官到侍郎,再至尚书,始终掌握朝廷律法,执行刑名大事,至今二十多年,几无过错。不过他在朝中这么多年,几乎可以说是孑然一身,没有朋友,是个真正的孤臣。不过他平素也十分敬佩仲平的为人,毕竟仲平也出身文党,二人虽不熟络,也可以说是相敬如宾了,何况文党与军方自从武祖后期以来就非常忌讳相互攻讦。故此,他对林允贞提议的反驳,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吴崇义正言辞说道:“仲将军殉国,当然壮勇,理应隆重祭祀。但我朝华英殿自建成以来,只入大功之臣,至于今日,不过十六人而已……恕臣直言,以仲将军之功,不足以入祀华英殿。臣不妨再把话说得明白些,仲将军人缘之好,口碑之佳更在其战功之上,如果因为军中将士同意他入祀华英殿的居多,就能享此殊荣,长此以往,岂不是助长结党之风,而轻略有功之臣吗?”
林允贞遇到这意外的反驳,根本没有准备,但是吴崇的话也有漏洞,他赶紧抓住这个话柄反击道:“吴大人说仲平结党,可吴大人自己不也是文党中人吗?”
吴崇正色道:“林将军说的是,我吴崇确实身在文党,可文党是明党,武祖朝时奉诏命建立,至今也由陛下钦定文党人选,名籍在册,举朝皆知,可谓无私无谋。但仲平不同,说句不敬之言,他有私结暗党的嫌疑。”吴崇这话显然暗有所指。
林允贞听完当然不肯罢休,既否认仲平结党,更要否认自己是出于私心才为仲平争鸣,两人你来我往,又争论不少,不再赘述,按下不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