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陪师父去定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年年底,法定师父的身体一直不好,本准备过海去看病,只因临近春节才拖着没去。
“师父,年已过了,你该去定海了。”在一次晒太阳的时候,见师父弱不禁风的样子,师姐说。
“是啊,趁现在还能走路,是该动身了。”
“这次去定海,师父,就让师妹去吧。”师姐说。
只要法定师父过海去看病,每次都由师姐陪着去。但师姐考虑到善淑自上岛后,从没离开过小岛,去过定海,有心让她去。
法定师父一时没明白过来,疑惑地问:“你有什么走不开的事吗?”
“没有。”
“那干吗让善淑去?”
师姐略犹豫了一下,说:“来小岛后,师妹从没外出过,我想趁这次杌会,让她换换新的环境,散散心,高兴起来。”
自从去年生病后,善淑忧忧戚戚,身体一直虚弱不堪,不见好转,师姐很是心疼。
“好吧,是该让她去外边走走了。”法定师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我这就去告诉师妹,让她赶快准备。”见师父同意,师姐很是欣慰。
“空了,你先别走,师父还有话要对你说。”
师姐已走到门口,只得又回过身来,问:“师父,什么事?”
“你说,有时候,师父是不是有点不通情理?”
“师父,你这是指的……哪一方面?”见师父问得突兀,师姐一时不知该如何回谷。
“在对待你和聪福的这件事上,你在心里是不是很恨师父?”
“师父,今天你怎么会想到要问这件事?”师姐感到很奇怪。
“因为一想到善淑和黎敬,我就想到了你和聪福,总感到对不起你。”
“都是过去的事了,师父,你就不要再记在心上了。”见师父伤感的样子,师姐连忙劝慰道,“我都已把他忘了。”
“你别言不由衷,师父知道你还一直想着他,只是藏在心里没表露出来罢了。”
“没有的事。”师姐矢口否认。
“师父不但对不起你,也感到对不起善淑。那天黎敏来找她,也许是我老眼昏花冤枉了他,他真的只替善淑捶背,并没有其它企图。”
“这是背定的。”
“那时幸亏有你提醒我,不然头脑一热去留守站告他,菩萨也不会饶恕我。”
“说起来也不能全怪师父,师父毕竟是为了我们好。”为了不让法定师父太自责,师姐不失时机地恭维了一句。
“要是善淑也能像你这样想就好了。”
“我相信,师妹肯定和我想得一样。”
“可是自落发以来,尤其黎敏走后,善漃一直郁郁不欢病怏怏的样孑,我就禁不住心疼与自责。”
“所以这次去定海,让她替我去,我想是最好不过了。”
“空了,跟师父说实话,黎敏走后,有没有跟善淑联系?”
“有联系。”见师父没有恶意,师姐也就实话实说。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促使师姐不想隐瞒,因为据她所知,黎敏已和善淑相约等军校放假来小岛看她。今天难得师父主动提到这事,且态度不错,师姐也就顺水推舟,把秘密说了出来,也好到时让师父有个思想准备,不再因误会而发生不愉快。

“这就好。”法定师父似乎很欣慰。
“师父,如果有一天,黎敏想来寺里看师妹,你不会反对吧?”师姐试探地问了一声。
“不会。”法定师父回答得很是干脆,“就是聪福想来看你,我也不会反对。”
“他才不会想到要来看我。”
“为什么?”
“自从他走后,他从没给我写过信。”
“也许写了,信就在前寺。”
“不怕师父笑话,每次过海去,我都去放信的地方看了,没有。”
“也许转到佛顶山去了。”
“不可能,我们来清月庵,普济寺和慧济寺都知道。”
“也不知他还俗后,生活过得如不如意?”
师姐无声地摇了摇头,看得出,此刻师姐的眼里满是思念与痛苦。
“如果你想跟他联系,可以写信去,师父想明白了,不会再干涉你们。”
“就是想写信,我也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去。”师姐不无失落地说。
“他当时没告?你他老家的地址?”
“没有。”
“一心想让你跟他重返红尘,却不知道该及时把老家的地址告诉你,这小子真不是个东西。”法定师父轻声骂了一句。
“师父骂得对,他确实不是个东西。”想到聪福一去没有个音讯,师姐的心里一阵辛酸。她不想再和师父纠缠自己的这些陈谷子,烂芝麻,重拾刚才的话题,说:“不瞒师父说,今年春节,黎敏本要来小岛看师妹。”
“那为什么没有来?”
“不知道。”
“不会是因为怕我吧?”法定师父既像在问自己,又像在问空了。
“我想不会。”见师父陷入沉思,不再说话,师姐忙说:“师父,要是没其它事,我这就去告诉师妹。”
“去吧。”法定师父点了点头。
黎敏曾在上次信中说放寒假时来小岛,可是,一直等到除夕过了,元宵节过了,也不见黎敏的踪影。为此,善淑望眼欲穿,始终惦念在心。嘴上虽没表露出来,但师姐知道,善淑睡里梦里也在想着这件事。好不容易因此事而有所高兴的心情,渐渐地又变得忧郁起来。
“师姐,你不去,师父会同意吗?”当师姐将来意说明后,善淑不无担忧地问。
坦率地说,师姐的这一建议正合善淑的心意,自从脱离红尘,一直闷在四面环海的孤岛上,整天面对的就是涛涛波浪,就是庵堂经书,就是这么几个人,善淑确实有点寂寞。
“你放心好了,我已跟师父说过,她已同意了。”
“往日都是你陪着去的,这次你怎么不去了?”
“师姐经常去那里,也就不想再去了。”
“我从没去过定海,只是路过过一次。不知道那里的情况,也不知道医院在哪里,也许会照顾不好师父。”
“不会,你有文化。不知道的话,可以问人,不会有事的。”师姐安慰道。
师姐的肯定和鼓励,多少给了善淑去定海的信心,她也就不再推辞,答应了下来。
“师父病好后,还要去普陀山,正好你可以一起去。”师姐说。
“去那里干吗?”
“你忘了?很快就要到农历二月十九了,那里会很热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