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语文研究课题方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楼梦》诗词探讨
指导思想:以邓老同志的教育和全国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南,全面实施教育方针,实行教改、课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努力钻研的精神。
行动原则:⑴遵循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研究主旨:⑴创设美好的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发挥他们的能力极致。
⑵通过对《红楼梦》诗词的思想性、艺术性的探讨研究,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写作能力等诸多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之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组织构建:⑴领导及顾问:房保昂孙少先崔明君
⑵组织兼指导:常虹
⑶课题研究者:107、108班
⑷基层组织:每班八个小组,每组八人,每组设组长一人。
(107)组长:王英杰柳培敏樊孝云黄小敏
马春宝赵孟周峰张坤
(108)组长:常艳隋鑫王威陈建
武金花鲁小威初志强陆迎霞
⑸理论辅导:(特邀)房保昂孙少先崔明君
⑹业务辅导:(特邀)房保昂张千帆李迎杰
⑺科件制作:(特邀)高洪波侯小静马腾飞
⑻资料收藏:殷波张坤常艳
参考资料:⑴《红楼梦》原著
⑵《〈红楼梦〉诗词选注》
⑶《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毛主席)
⑷《拿来主义》(鲁迅)
实施地点:一中(电教室、教室107——108、广场)
实施时间:2003年4月——6月(每周三7、8节集中)
研究结构:⑴学习《红楼梦》原著
⑵书写《红楼梦》诗词,整理成册印发。
⑶制作《红楼梦》课件
⑷学习辅导《红楼梦》诗词
⑸探讨《红楼梦》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⑹集会交流
⑺总结评价
⑻评选奖励
⑼汇报请示
⑽汇集收藏
实施分期:⑴准备阶段
⑵实施阶段
⑶汇报阶段
⑷评价阶段
⑸撰写阶段
⑹拓展阶段
探讨蓝图:(一)准备阶段
⑴提出研究的课题:(宣传鼓动)
⑵学习教育理论:
①毛主席、邓老、江总书记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
②关于教改、课改方面的论述
⑶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范围:
⑷组织构建:
⑸准备物质资料:
(二)实践阶段:
⑴学习材料,掌握标准:
①毛主席《关于〈红楼梦〉问题的信》
②鲁迅《拿来主义》
③有关教改、课改、创新等方面的理论
⑵学习《红楼梦》原著
①学生自学全书,整体把握内容。
②辅导《红楼梦》全书的思想及社会意义
⑶课件制作:
①《红楼梦》诗词文字图片
②《红楼梦》环境图片
③《红楼梦》人物图片
④《红楼梦》电视选段
⑤《红楼梦》电视剧歌曲选段
⑥《红楼梦》诗词诵读录音
⑷书写《红楼梦》诗词,绘制图或选图插入书中,印刷成册发放。
⑸学习《红楼梦》诗词
①课题研究成员(107、108)自学
②教师辅导(但不辅导思想和艺术)
③课题研究成员八个小组讨论(主要解决大意)
⑹探讨《红楼梦》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①将《红楼梦》诗词按一定标准分类:
A、概括全书主旨
B、重点女主人公的命运(金陵正副判词、《红楼梦》十二曲)
C、应景诗(大观园题咏)
D、个人感叹:a、林黛玉b、贾宝玉c、薛宝钗
d、贾探春e、史湘云f、其他人
②将四类诗按先后顺序进行探讨思想性和艺术性:
A、个人初探,写成材料。
B、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C、全班交流,选出代表
(三)汇报阶段:
1、汇报形式:集会交流
2、参加人数:课题研究成员(107、108),组织兼指导教师,邀请校领导、全校师生、校外人士。
3、汇报内容程序:(见附表)

4、大型探讨组织机构:
⑴大会主席:刘培敏(107班,女,团支书)
⑵大会主持:隋鑫(108班,男,班长)
樊孝云(107班,女,学生)
⑶大会评审人员:
①(特邀)校领导:房保昂孙少先崔明君
②(特邀)文学社:李迎杰
③(特邀)史地组:王晓峰
④(特邀)语文组:张千帆陈亚清张洪凤张晓力
梁云冬何金刚高洪波谷成杰
④组织兼指导教师:常虹
⑤本课题研究代表:(107)张坤赵孟
(108)常艳王威
⑷原则方针:古为今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⑸设置情境:
①会场布置:
②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电视剧选段、音响设备。
1、评选优秀者数量:每一类别五人
(四)评价阶段:
1、师生共同梳理研究内容,对各类别的探讨形成初步的结论,并研究诗词在全书的作用。
2、聘请名人或权威人士讲述对《红楼梦》全书及诗词的评价。
3、师生共同讨论聘请者的观点,和校内的观点对比,提高认识,使自己的评价登上新的台阶。
4、最后集中,界定对《红楼梦》诗词的评价:
将各类诗词的评价进行梳理,选出优秀者在大会上交流,一分为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界定研究探讨的结论。
(五)撰写阶段:
1、由指导教师指导课题研究成员整理自己在整个《红楼梦》诗词研究过程中的材料,重温旧梦。
2、由指导教师指导课题研究成员修改材料,形成有一定文学色彩的学习笔记,从而进一步提高评价鉴赏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3、由指导教师指导课题研究成员写文章,谈论自己在语文研究课题《〈红楼梦〉诗词》探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提高认识,促进研究性学习。
(六)拓展阶段:
1、评选优秀论文展出以示其重要意义。
2、以本次《红楼梦》诗词研究为引发点,进而扩展学生对《红楼梦》全书的研究。
3、将《红楼梦》全书反映的封建社会历史和当今社会主义现实对比,增强学生对新社会的深厚感情,以百倍的努力投身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去。
4、制定下阶段的研究课题。
汇报请示:由组织兼指导教师和学生负责人向校领导汇报探讨全过程及有关情况并征求意见以获取帮助。
反思总结:研究课题的组织兼指导教师反思,总结本次研究性课题的经验教训便于今后工作。
资料收藏:将有关的参考资料、伟人名篇、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收藏汇编,贮存资料库。
(七)反思阶段:
组织兼指导者总结
《红楼梦》诗词探讨程序表
序号
程序
内容
时间

准备阶段
⑴精神准备(学习鼓动)
4月2日
⑵物质准备(找资料、印诗词)
4月3—8日

实施阶段
⑴学习材料
4月9日
⑵学习《红楼梦》原著及诗词
4月10—30日
⑶课件制作
4月11—30日
⑷探讨《红楼梦》诗词
5月1日—31日

汇报阶段
⑴概括全书主旨
6月4日
⑵重点女主人公的命运
6月6日
⑶应景诗
6月11日
⑷个人诗词
6月13日
⑸《红楼梦》诗词在全书的作用
6月17日

评价阶段
⑴界定答案
6月18日
⑵总结奖励
6月20日

撰写阶段
⑴整理修缮笔记
6月21—23日
⑵撰写论文
6月24—27日

拓展阶段
⑴展出论文
6月28日
⑵设计新图
6月29日

反思阶段
组织兼指导者总结
6月30日
(2003年4月))
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