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作者真相之谜 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事情绝不可能完全按照悖逆者的意愿发展,毕竟贾母还是他的母亲,是他的立足之地。在这位历史老人面前,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要想一手遮天,除非与这位老人彻底决裂。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失去立足之地,失去名正言顺,失去一心想得到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而这个结果恰恰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贾母对贾政的谴责,和贾政对宝玉的谴责相对应,体现了正和邪第二个回合的交锋。贾母的气盛也和贾政的气盛相对应,体现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真理。他们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正统与非正统的较量,历史公论与历史骗局的较量,所以贾母处在主动地位,贾政处在被动地位,贾母是审判者,贾政是被审判者,与宝玉正好换了位置。
宝玉能奇迹般的活下来,正是这第二个回合斗争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贾母,一个是王夫人。贾母是正义的象征,王夫人则是嗣子正统性和合法性的代表,因为“金陵王”来自于她。这两种因素对贾政都构成了强大的威慑,让他不得不有所忌惮,有所收敛。
很显然,贾母上场之后,形势发生了有利于宝玉的转变。在贾母面前,贾政除了敬畏之外,还有胆怯和心虚。虽然他在干窃国勾当的时候没有把贾母放在眼里,但一旦坐上皇位,就不得不要面对贾母,面对历史,面对社会公论。在王法的紧箍咒下,在历史的公论面前,在舆论的质疑声中,他不能也不敢把事情做绝。因此,对于贾母的谴责,他只能含泪跪下说:“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这种服软的态度就彻底暴露了其做贼心虚的一面。
事情到了这一步,贾母依然不依不饶,她指桑骂槐的对王夫人说:“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他;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母亲了。你如今到不要疼他,只怕将来还少生一口气呢!”。贾政听到此话,吓得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母冷笑道:“你分明使我无立足之地,反说起你来!”。这段母子对话充满哲理,耐人寻味,体现了贾母和贾政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为什么说他们既矛盾又统一呢?因为,贾政必须得到贾母的认可,才能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才能在历史上站得住脚,这就体现了二人的统一性。但他对宝玉的所作所为,大有杀人灭口之嫌,这样做只会弄巧成拙,欲盖弥彰,给人造成贼喊捉贼的印象,让贾母反而没有了立足之地。如此一来,二人的矛盾会变得更加尖锐,更加突出,也更加难以弥补。然而,正是为了追求与贾母的统一性,贾政在权衡利弊之后,不得不打消杀死宝玉的念头,让他得以侥幸活了下来。
王夫人此时是合法嗣位的代表,在宝玉挨打之后她先于贾母上场。虽然贾政对她的惧怕不如贾母,但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击中要害,让他有所顾及。表面上看她对已经篡位的贾政没有办法,只能以夫妻的情份苦苦相劝,但她说出来的每一个字,贾政都得掂量掂量。因为,如果王夫人不承认他的地位,他同样没有立足之地,同样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夫妻二人的对话就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王夫人先开口对贾政说:

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这番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现在是非常时期,“清天”已经变成了“炎天暑日”,外面流言四起,得位不正的传言遍布各个角落,你此时更应该“自重”,更应该谨慎才是;二是说老太太本来就已经不自在了,世人关于正统与否的议论让她倍感压力,你此时再做这样的事,只能是火上浇油,让她老人家更加难堪。
这番话本是劝贾政从大处着眼,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对谁都没有好处。可是,贾政对此又是怎样反应的呢?他冷笑道:
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亦绝将来之患!
王夫人的话显然对贾政没有丝毫触动,反而还勾起了他的醋妒之心,非要立刻置宝玉于死地不可。贾政念念不忘的“将来之患”,说到底就是害怕宝玉暴露其得位不正的事实,对他的地位造成致命威胁。所以,他当着王夫人的面,急不可耐的叫人拿来绳索勒死宝玉。看得出,被功名利禄冲昏头脑的他,已经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宝玉不死,永无宁日。
王夫人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紧紧抱住宝玉对贾政说:
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俩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这段伤心欲绝的表白,一方面向贾政表明,从嗣子的角度讲,宝玉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他才是康熙朝近五十年太子历史(1675年——1722年)的唯一终结者。你算什么?你的位置是怎么得来的,难道你还不清楚吗?另一方面则是要挟他,迫使他刀下留人,所以说出了这样的意思:虽然我王夫人只认宝玉,但只要你不把事情做绝,我也会给你留情面,把你当作原配看待,给你一个正统的名分。如果你定要弄死宝玉,那么对不起了,你的正统地位也会被一起葬送。也就是说,宝玉不能活,你也活得不自在,你会时刻活在“篡位”的阴影之下,活在“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唾骂声中。可以想象,宝玉一死,王夫人也难以活在世上,王夫人不能活,贾政的正统地位从何而来呢?他自编自导的“奉诏继位”这出戏又如何演得下去呢?(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