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红楼梦》成书之谜 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这句话说的是,梦中如果没有鸿雁的声音,只有蟋蟀的鸣叫,这个梦不就成了一场惊梦了吗?大雁是传情的使者,它能把诗人的情传向远方,传向未来,让诗人的梦想成真。而蟋蟀总是躲在阴暗的角落,发出短促的“蛐、蛐、蛐”声,叫的人心烦意乱。“蛐”和“曲”谐音,隐含对书的内容,对作者意图的曲解和误读,让作者的梦想落空。“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梦醒之后他的幽怨又能向谁去诉说呢?只能寄托在这“衰草寒烟”的秋情之中。
其实,在这十二首菊花诗中,最令人称奇的并不是黛玉的诗,而是探春的《簪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簪菊》透露了无时无刻不受到诗魔困扰,废寝忘食在书斋笔耕不止,忘我创作的人究竟是谁。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痴,彭泽先生是酒狂。短径冷沾三径露,葛筋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它的第一句就直奔主题,说出了“镜中花”并不是一位女子,而是一位男子。他是谁呢?“长安公子因花痴,彭泽先生是酒狂”,他既是“长安公子”,又是“彭泽先生”。也就是说,他既是一位王子,又是一位隐士。盖因其对“花”对“酒”的痴迷,故而从“长安公子”变成了“彭泽先生”。“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香”,尽管他成了一介平民,但他的“短鬓”和“葛巾”上依然散发着黄花的香气,仍然带有君王的味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诗人的做法也许不能为世人所理解,甚至可能遭到耻笑,嘲讽,但他毫不介意。这句话充分展示了作者不为世俗之为、之言所累的淡定心态,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任何代价,他都在所不惜。
如果说《簪菊》是作者的自画像的话,那么《残菊》就是他的结束语,这首诗作为十二首菊花诗的压卷之作,自然具有特别的意义。原文如下: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前面说过,这首诗体现了残中有全的思想。诗中的“宴赏才过小雪时”,说的是寒冬刚刚开始,最严酷的季节尚未过去,“残”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此时惹人厌烦的蛐蛐已噤若寒蝉,传情的大雁又迟迟不见踪影,诗人的梦何时才能成为现实?此时他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明岁秋风再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暂时的分手正是为了长久的团聚,他相信,等待总会有结果,冬日过去就是春天。这首诗一方面揭示了“残”的原因,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

螃蟹咏则另有一番情趣,另有一种滋味,虽然其风格与菊花诗皆然不同,里面字字隐含褒贬,句句夹枪带棒,但也不失诙谐幽默。螃蟹咏写的最绝的人首推宝钗,她的诗是这样写的: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抵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黎香。
重阳节吃螃蟹,已然成了长安公子的期盼,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螃蟹”是“重阳”之大忌,“重阳”节这一天,一定要吃“螃蟹”,要让它成为盘中之餐,绝不能让它横行霸道,否则大家都会遭殃。“重阳”是二九之合,也就是“金玉良缘”,而“螃蟹”具有“刘”的属性,具有“眼前道路无经纬”的性质和特点,自然是“重阳”的心腹之患。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它的命运只能是“落釜”,只能成为人们饱口腹的佳肴。“皮里春秋空黑黄”,说的是一旦成了盘中餐之后,它肚子里的那点坏水也就再也派不上用场了。
宝钗的这首诗被众人称之为“食螃蟹绝唱”,并说:“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可见,这首诗的寓意颇深,表达了“长安公子”不愿看到无法无天的忤逆之行再次发生,更不愿看到手足相残的悲剧再次上演。所以,黛玉的诗这样写道:“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螃蟹的八足除了有横行无忌的性质外,还有手足相残的特征,所以尤其要把它吃掉,不能让它为所欲为。
重阳节吃螃蟹,可以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训,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其意义非同一般。要使皇室风清气正,要使天下和谐太平,螃蟹反面教材的作用不容忽视。黛玉的“对斟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所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脂批在这一回的回后批道:
请看此回中,闺中女儿能作此等豪情韵事,且笔下各能自尽其性情,毫不乖舛,作者之锦心绣口无庸赘谈。其用意之深,奖劝之勤,读此文者亦不得轻忽,戒之。
这个批语道出了作者的苦心,也说出了文章里面大有深意,希望读者能细心体会,且不可把它当作闲情逸文来读,否则将辜负作者的一片苦心。
菊花诗和螃蟹咏体现了作者“寓褒贬,别善恶”的创作理念,也反映了这部作品黑白分明的立场和观点。脂砚斋常说“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之谜,笔者的分析到此就结束了,可以说,诗社、诗社的活动、诗的内容,向我们透露了创作方面的许多信息,这是我们在别的地方永远都看不到的,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无比珍贵,其价值怎样评价都不为过。(第十一卷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