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韦氏会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府看着不大,真的围着转起来才发现……
其实还是挺大的。
越急越赶得慌儿,所以忍不住越走越快。
我围着周围赚了一大圈,一无所获。
杜铃兰到底会去哪儿呢?
长安城这么大,她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用不……不对,她不是一般的官宦小姐来着。
我心里又是一咯噔。
该不会……
她又捅娄子去了吧……
这么想,好像很有可能。
杜铃兰这熊孩子,看着好像是个萌妹子;一米六多点儿的个子,是一个永远吃大于天的吃货
吃货的属性太明显,以至于盖过了她原本“彪悍”的性格。
她可是跟着杜岘、跟着自己老哥在营地玩儿大的孩子;隔着一条街都能一箭射穿两个杯子的人。
她战斗力爆表,绝不是个柔弱的妹子。
我现在担心她会不会一言不合跑去“手刃”自己的未婚夫……
我的天,要真是这样可怎么办?
杜离说的韦氏,应该跟王绪说的是一家,也就是京兆韦氏。
俗话说的好,“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真要是把韦氏的人给弄死了,这篓子可是捅大了。
杜老爹也是个没数儿的。
这是咋了?
难不成是想要两家联姻;儿子没了,就改成闺女?
我终于开始理解,杜铃兰之前说过的、自己的命运;她说,自己和杜岘,多半会沦为垫脚石、给作为嫡长子的大哥铺路。
难以名状的悲伤。
以前总是抱怨,说找对象好麻烦,干脆像古代似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找了家世门第相似的人结婚也挺好的。
毕竟,家世门第相近的人,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也会养成相似的性格。
两个人相像的话,结婚之后多半也不会过得太别扭;最起码还有共同语言来着。
可是真的到了古代,才发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坑害了多少有情人。
比如杜展和杜铃兰。
如果两人是所谓的“门当户对”的关系的话,迂腐的杜老爹搞不好早就帮他俩定下亲事了。
毕竟古代(包括唐朝),大家都是很小的时候,就给自己的儿女许下亲事了。
指腹为婚之类的也不是很稀有的事儿。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种不详的感觉。
总觉得,杜铃兰要定亲的人是韦见素……似的。
也就是说,杜铃兰成为了韦杜两家联姻的棋子。
要真是这样,杜老爹也太过分了。
这是什么神开展……
原本韦见素的妹妹——好像是叫蒹葭来着,差点儿成了杜铃兰的嫂子,结果没想到,自己哥没了,自己成了差点儿成为自己“嫂子”的韦蒹葭的嫂子……
韦杜两家已经很牛掰了,完全不需要通过联姻来互相巩固地位啊?
转念一想,其实也说的通。
科举制的实施,“挤”掉了已经沿用了四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废除,导致在权势方面,门阀士族没有了优势。
互相抱团确实有利于增强两家的“战斗力”。
但是,杜铃兰既然跟自己老爹吵了一架,说明她是拒绝的;她不愿意嫁到韦家。
所以,以杜铃兰那个分分钟炸毛、“惹祸精儿”的设定,她完全有可能去找韦家的倒霉孩子“复仇”。

我忙跑回杜府,找门房那个小孩,问了韦家的地址;没想到韦家和杜府隔的很近,走过去最多一个时辰。
也是,韦家本来就是京兆万年人;京兆万年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
我一边往那边儿快步走,一边胡思乱想。
我觉得自己得先把骑马学会了,之后去什么地方骑马就可以了,现在去哪儿都像是在遛腿儿。
而且,如果应征入伍的话,马术是必考的;毕竟必考项目有一项是骑射来着。
说起来,本来想着是武举通过后入伍的,结果刚好赶上了对外招募士兵;再加上这两天忙得鸡飞狗跳的,压根儿顾不上锻炼的事儿。
我捏了下“我”的胳膊,隔着皮肉都能摸到骨骼的形状;“我”果然是太瘦了,放在现世都是个“麻杆儿”,更别说女生以胖为美、男生以一壮为帅的唐朝了。
其实萧赫鄙视我是完全正常的表现,要是我是萧赫,我也觉得我是自不量力、我也从心眼儿里瞧不起我。
看看人家萧赫,看起来得有一米九的个子,胳膊比“我”的大腿都粗;不用想都知道肌肉很结实,放在现世,搞不好都能徒手拖车。
萧赫这样的人,要是放在现世,绝对是健身达人;身高六尺零两寸,玩的一手好陌刀,钢筋铁骨、铁血铮铮,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汉子——这才是真爷们儿。
我也想有一身肌肉块。
现世作为妹子的时候,就总想着练出马甲线来着。
确实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还是“堕落”了。
反正每天晚睡是慢性自杀,每天不好好吃饭是慢性自杀,吃垃圾食品是慢性自杀……
那还不如吃点儿喜欢吃的东西,满足一下自己呢。
所以就一路胖下去了……
人真的是这样,不胖的时候觉得反正还不胖,等胖到不行再减肥好了;结果就是,真的胖得不成样子了之后,又懒得减肥了。
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已经“堕落”灵魂,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是很难把自己“拯救”出泥潭(即减肥)的。
走着走着,到了一个拐角,结果拐弯的时候太急了,迎面撞见了一个人。
事实证明,走路的时候不能走神,不然容易捅娄子。
那个人我不认识,不过,我显然是属于“脸白”的那种人;他虽然不认识,但和他同行的人我却认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绪。
“嗣业?”王绪有些惊讶,他笑,露出两颗小虎牙,说,“我和会微正打算到你那儿去呢。”
“在下韦见素,字会微。”那个人说,他看起来也就十六七岁,我算了下时间,韦见素公元六九七年出生,现在应该也就十六岁,“端辞夸赞了一整晚,说的我也忍不住想来尝一尝嗣业兄的蛋羹了。”
他倒是挺客气,还称呼我为“兄”。
话说,年纪相仿,怎么突然感觉杜铃兰的未婚夫的概率又大了一些似的……
“在下杜展,字嗣业。”我说,越想越纠结,干脆直接问好了,“敢问郎君,可曾婚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