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以史为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楠事后道出了实情。

那名吐蕃将军明知道以卵击石,还坚持挑衅,是因为他的家人被扣押在吐蕃当了人质。

除非他战死了,不然他不可能解脱的。

虽然抛弃家人很过分,但是他原本就有心脏病,死去也是早晚的事儿。

再来到碎叶镇之前,我以为这里会经常打仗。

来到之后才知道,虽然边疆多战事,但也不是每天都打。

这两年来基本上就打过十几次吧。

结局均以安西军大获全胜告终。

唐朝军人真的狠彪悍,举个例子,和我同期来的有一个看起来很瘦弱的人,仿佛风一吹都能刮倒似的。

但打的仗来一点儿都不含糊,可能也是因为他是弓箭手,打完就跑。

再加上本来在自己家就占据有利地形,安西军基本上都是打退为主,不会真的离开阵地、长途跋涉的去攻打对方。

历史上安西军长途跋涉进攻的也就只有阿拉伯帝国(大食国)了。

这场战役就是赫赫有名的怛罗斯之战。

高仙芝这个人虽然以貌取人,而且有点儿贪婪,可怛罗斯之战时,他愣是带着3万不到的联军、跋涉几千里打到人家去了;虽然最后失败了吧,但是不能否定他的军师才能。

可惜他在安史之乱伊始就被杀害了,一同被杀的还有他的好基友封常清。

高仙芝与封常清是当时名将,他俩被迫害致死冤杀严重动摇了军心;而且,他俩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这也导致了安史之乱前期,唐军节节败退的局面。

刚刚说了高仙芝这个人以貌取人。

他最开始看到封常清的时候,嫌弃他形象不好,说什么也不肯接纳他。

但是封长清是一个特别坚持的孩子,最后把高仙芝磨得没办法了,才勉强收为侍从;从此为帝国发掘了一员大将。

说完了高仙芝“颜狗”的一面,就不得不提他贪婪的一面了。

高仙芝远征小勃律且凯旋归来之后,唐军在中亚地区名声大噪,附近的小国家纷纷前来抱大腿,高仙芝从此“封神”。

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贪婪的本性暴露了出来;这个弱点在他处理民族关系时暴露无疑。

当时阿拉伯帝国(大食)于西南亚地区兴盛、并不断向东扩张。

中亚小国打不过只能屈服,被迫按时交纳沉重的赋税。

当时唐与阿拉伯帝国在争夺西域的统治地位时发生了矛盾。

唐朝遏止了大食向东继续扩张的势头。

当时玄宗有好大喜功,使唐朝边帅经常不顾大局,肆意作成作福,西域的边帅也不例外。

这些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唐朝和西域各国的关系,为之后的边疆叛乱埋下了“因”。

当时地处中亚的石国地处丝绸之路,农业发达,居民善于经商,可谓富甲西方;高仙芝这熊孩子垂涎于石国力财富,想要掠为己有。

天宝九年,高仙芝诬告石国王“无蕃臣礼”,领兵前去讨伐。


其实石国与唐朝关系还是不错的,年年按时缴纳赋税;比其他西域各国恭顺多了。

石国国王那俱车鼻施继位之后,因为对唐朝忠诚,曾被唐玄宗册封为怀化王,并赐予优待和免罪的证明——铁券(免死金牌)。

所以当唐军到来后,那俱车鼻施同意高仙芝的约诈”的高仙芝假意遣使者将那俱车鼻施骗到长安,然后趁乘其不备,出兵掩袭,俘虏石国部众;随后他纵兵杀掠,甚至连老弱病残都不肯放过。

这次行动,高仙芝共获石国“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其馀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

高仙芝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了人家可汗。

与石国一样,突骑施也是当时西域各国中与唐朝关系最亲密的国家之一。

石国与突骑施的被攻打,引起当地民众的反抗,唐军因此大肆镇压,被害者除石国的老弱之外,多为在石国贸易的胡商。

于是,“凑表脸”的高仙芝在向朝廷报功队又多了一项“破九国胡”。

天宝十年正月二十四日,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石国国王。

那俱车鼻施行至长安的西北的开远门时,被唐玄宗所杀,突骑施可汗也被一同处斩。

玄宗以高仙芝功勋卓著,给他升了官——加授开府仪同三司。

没多长时间,玄宗就得知了高仙芝西征的真实目的,但他居然没有声张,而且选择迁就了高仙芝。

不久,玄宗任命高仙芝为武威太守,兼任河西节度使,欲将其调离西域。但由于监察御史裴周南等人上奏上奏,故此令未能实行,遂改任右羽林大将军。

由于高仙芝的一系列的“作死”行为,使唐朝在西域的威望大大下降,“由是西域不服”。石国王子逃到诸胡部落,将高仙芝欺诱贪暴之事遍告诸胡昭武;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联合大食国欲共攻安西四镇。

阿拉伯一听,哎呀妈呀,正愁没借口呢,借口就送上门来了;于是以此为借口,实施其扩张计划。

高仙芝获知此事后,觉得不行,得先发制人。

于是这年四月,高仙芝亲率蕃、汉兵3万攻打大食;唐军深入大食国境700余里,到怛罗斯城,与大食军遭遇;双方激战五日,未见胜负。

在双方僵持的重要时刻,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集体倒戈,与大食夹击唐军,高仙芝大败,乘夜间逃跑。

由于道路阻隘,前有劲敌,后有追兵,得亏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同学挥起陌刀,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才得以逃脱。

这次战役,“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千余人”。

怛罗斯之战后,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镇节度使之职,调离了安西,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

怛罗斯之战最终以阿拉伯帝国惨胜告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作死就不会死,如果不是高仙芝贪婪,去掠夺其他国家,也不至于在最后关头被阿拉伯翻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