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厨”出茅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晚上的膳食,是我帮忙准备的。
这四天里,我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待在厨房的,已经跟厨房打成了一片;前世本就喜欢烘焙、烹饪,准备饭菜什么的基本没什么问题。
再说这个世界蔬菜种类本就稀少,来回就那些菜;烹饪的手法也就那么三种。
说句嘚瑟的话,忽然有种“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感觉。
咳咳,开个玩笑。
厨娘姓郭,人称郭二娘,二娘是杜岘、杜老二分家,哦,不对,单过之后招来的。
据说是长安街挺有名的一家酒店的首席大厨,叫什么,我没好意思问。
这几天一直想找个理由去街上逛一下。
我收拾“我”的遗物的时候,在外衫内发现了一个小钱袋袋,里面还有些许开元通宝,数了下,居然有48枚。
我快速在脑海里过了一下,开元年间的话,十五枚通宝可以买到一斤大米,按照现世大米的市价算一下,三块钱一斤大米的话,一枚通宝大概相当于两毛钱。
好像只够买棉线的……
我不禁叹了口气,好像离梦想更遥远了……
虽然杜老二说回来之后会给我找件铺子,但是怎么看都像是随便那么一说。
虽然唐代阶级分界比其他朝代都要轻的多,但是也没有主家出钱帮奴仆开店的先例。
再说了,就算真的是给我找了个铺子,那也是杜家的产业,最多只能是帮忙经营,还拿不到分成。
怎么想,都觉得还是自己单干比较好。
所以,得提前规划下。
昨天晚上睡不着的时候,还想了半天。
如果真的开起来的话,还可以在包装上再改进一下。
纸盒的话,主要是面向平民百姓的,像杜家之类的门阀士族之类的,还可以做个VIP版。

找木匠师傅定做些木质的抽屉盒或天地盖盒,不过对木材这个不大了解,尽量做些没什么味道的盒子,不然原本的味道就被盖过去了。
不过,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先把今天的晚膳准备好。
今天的主食是米饭,我过去的时候,菜只做了个凉拌芹菜。
说实话,我其实超级不喜欢吃芹菜。
我不喜欢吃芹菜是因为我妈就不吃,她总说一股儿中药味。
她不吃,就基本上不做,所以我们一家基本上都不吃。
不过,唐代的话,芹菜可是个稀缺资源。
不夸张的说,算是贵族蔬菜了。
郭二娘看到我来,也是挺开心的。
之前做的那些点心,我都给她留了一份,是留给她的小外孙的。
唐朝喜吃甜,不分老少大家都是嗜甜如命的。
我又一次感觉到,开个店这个事儿,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最起码,没有恶性竞争、同行打压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出现赔钱的事情。
拿豌豆黄举个例子,豌豆很早以前就被人工种植、培育,到唐朝的时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所以价格也非常低廉。
而且豌豆出渣率比较低,基本上浪费的非常少。
又想到做生意了。我晃晃头,努力把做生意的想法挤出去。
我过来是准备给杜闲做点儿点心的。
杜老二说,杜闲爱吃甜的。
那糖三角之类甜得发腻的甜点显然是首选。
为了做这个,我昨天晚上就提前发好了面。
没有碱,只能一切从简。
我把面揉好,捏成大小一样的面剂子。
其实在我家,糖三角叫“糖包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