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做个俗人(7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初啊,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文茵,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
“文茵,你这对儿女一个比一个争气,大女也是考上了一本大学,现在都在鹏城坐办公室!崽更厉害,直接上了中大!”
“考了六百多分,差一点就是清华北大!”
“文茵屋里就是有那个读书的种子,硬是会读书!你看他周宽,长得又标志,看起来就懂事。”
“是的是的,关键是文茵屋里大变样了,读书也读得,开店子也晓得选,生意也好!”
“想起来都眼红诶。”
“……”
时值中午,老周家屋前地坪,房屋左右、屋内客厅、大厨房都有人在高谈阔论。
大部分是嘉鱼桥的邻里三四。
少部分是老周家的亲戚。
把厅房拾掇了出来,摆了几个大方桌。
俗称的开席。
在周宽确切被中山大学录取后,周远初和陈文茵关了店铺回来摆了酒席。
通知了关系亲近的亲戚三四,嘉鱼桥的邻里三四自然是都有请到。
人也不多,刚好是4张8人桌。
也请了个大厨来掌勺,不是太正式的酒席,就也没那么多讲究,也就还行。
来人都是高高兴兴的。
实际上,这就算是周宽的升学庆祝宴了。
与通俗意义上的升学宴略有区别,因为只是局限于邻里三四、亲近亲戚,没请师长,也不收红包之类的东西。
就是简单庆祝一下。
周宽倒是还挺喜欢眼下这种热热闹闹庆祝一下的形式。
别的不说,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二人脸上有光,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现在就算有周钰珠玉在前,以周宽被中大录取的情况,陈文茵起码能风光半年!
毕竟一本跟一本也是不一样的。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邻居一个叔伯起哄道:“周宽啊你马上就是大学生了,快站起来讲几句哒。”
这话一出,大家纷纷响应:“是的是的,以后周宽也是个大学生了,不要怕丑,讲两句,讲两句。”
“……”
这架势,明显周宽不说两句都不好收场。
周宽当然也没有推诿,放下碗筷,抹了抹嘴,站起身来。
“各位叔叔伯伯、婶婶娘娘,感谢大家赏脸抽空过来。”
“高中努力了半年,总算侥幸考上了中山大学,确实不容易,但也说不上什么太多感觉;
还是一句话,我们这种山角旮旯长大的人,要想有点出息,努力读书是最简单的一条出路。”
“……”
最后,周宽余光看看父母,有意说了两句张扬的话:“我现在就是希望上大学能增长见识,然后出人头地,争取以后可以让各位叔伯开玩笑的喊一句周总,哈哈哈……”
“再次谢谢各位叔伯赏脸。”
“……”
言语间周宽也没掩饰志得意满的内味。
毕竟今天在老周家,他就是主角!
周宽这么说完后,席间的气氛反而更热烈了。
“远初,你这儿子大模大样,格外不同,将来一定是个有出息的。”
“讲得好,嘉鱼桥这种地方,只有读书才是唯一改变命运的出路!其它那些都是假把式。”
“考个好大学,多读几句书,去大城市里当老板,哪个不想,哪个不梦?”
“一看周宽就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不是随便讲的,要先读书,然后长见识,再出人头地,最后才是争取当老板,明确得很。”
“……”
虽然,其实大多数人都听出来周宽话里话外的张扬,但今天这个日子,谁也不会冒头挑错,赞就完事了。
热闹到两点多才逐渐散去。
还有几个留了下来,比如外婆老人家。
她比谁都欢喜。
“宽宽终于是考上了好大学,外婆替你高兴!”
“以后继续加油,多读书,多长见识。”
周宽笑着应和:“会的会的。”
“……”
闲聊了几句后,周宽又扯开了话题:“外婆你现在觉得身体还好吧。”
老人满脸笑容地回答:“难为你挂念,钰宝带回来的那些药吃了还是有点好处,平时精神好一点。”
“没那么夸张,身体好就好。”周宽笑着说。
大多数保健品其实是没什么用处,但严格经过筛选的一般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说起来很明显,基本都是心理作用。
…………
14号,黄校长亲自通知周宽,录取通知书已经寄到了学校。
跟城里不同,像是白华这样的地方,因为地址非常复杂难以精确,所以像是录取通知书这种重要东西的邮寄都是统一寄到对应学校。
周宽得到消息后就准备去一趟白华。
陈文茵和周远初知道后都有点踌躇的样子。
“怎么了?”看得周宽很是狐疑。
末了还是陈文茵开口说:“我们也听过有些考得很好的学生会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请学校老师吃个饭,你觉得有不有这个必要?”
听得周宽连连点头:“有,太有了,不过我觉得应该是让黄校长请我吃饭。”
“你这叫什么话!”陈文茵忍不住丢了个白眼。
见状,周宽不由笑着解释起来:“其实是你们惯性思维,我给二中争光,正常来说当然是黄校长请我才对。”
“当然,如果妈妈你觉得有必要,那就去。”
看着周宽,陈文茵斟酌再三,最后说了句:“按理说是有必要的,但最近有点太张扬了的样子,要不就还是算了,白华这边也不流行这个。”
“行,那我去一趟二中。”周宽笑了起来。
母亲大人可算是明白最近有点过于张扬了。
从6月25号下午6点成绩出来至今,她就没停止过炫耀。
刚才还想搞谢师宴这种白华基本不流行的事情,还好最后反应过来了。
当然,站在周宽的角度,其实无可无不可。
他的大学是凭本事考的,又不是偷来的抢来的,炫耀炫耀、风光风光又没事。
他自己不也还是张扬至今……
…………
周宽也没让周远初送着去,在太平坐车反正也方便。
十点多钟,周宽再次走进了二中校园。
这次就很轻车熟路的走进行政楼校长办公室。
黄维鸣黄校长果然在办公室里,听见敲门声,抬头见到是周宽,从办公桌后面迎了出来:“小周来了。”
满脸笑容的说:“恭喜你啊,如愿以偿了。”
“同喜。”周宽笑眯眯地说。
在会客沙发坐了下来,周宽手上也多了杯茶。

闲聊了几句,黄校长也问了问周宽的打算:“你可能没怎么关注中大的相关新闻,你们这一届新生碰上了中大的改革;
新生入学后,将实行3学期制度,一个学年拆分成3个学期,将原先的周改成周+4周半的学习周期;
军训安排在大一最后那个4周半的短学期进行,开学时间也较往常晚,挪到了9月9号。”
周宽抿了下嘴,说:“这我还真不知道,不过这样看起来也还行,第一学期进入学习状态更快一些。”
黄校长又说:“所以,现在基本上还有两个月的暑假什么计划啊。”
“去羊城走一走看一看吧。”周宽回答。
“……”
聊完学业相关的事情后,周宽主动挑起了个新话题:“上次填志愿也没仔细问,跟我唠唠呗,中年男人还有不有梦想?”
那挤眉弄眼的样子,看的黄校长很是不皱眉:“你小子怎么总关心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啊。”
“这……叫乱七八糟吗?”周宽笑眯眯的反问。
黄校长双手一摊:“对你来说是,反正你别想太远,虽然这一届二中整体成绩有明显提升,但还不够给我梦想。”
“起码也要跟一中不分上下,还得出几个清北生。”
说归说,黄校长跟周宽还是比较坦然的。
过去的几个月里,两人都互相‘礼尚往来’了,也不差这一点。
听黄校长说完,周宽大喇喇的说了起来:“多下功夫啊,比如那些个模拟实验软件效果不错就推广起来,从教学开始介入,提高整体素质;
至于清北苗子这事还不简单,无论用什么办法,哪怕去偷去抢,也挖几个过来,这不就行了。”
“别总想着人到中年万事休,拿出那种有一分可能要用十分力气的勇气来迈。”
这话说的黄校长眼皮直跳,好片刻后才说:“你这一套一套的有点太熟练了吧。”
“这不是你用在我身上的招儿吗,没你循循善诱,我能考600?”周宽没好气的说。
“高中校长能拿得出手的无非就是教学管理,多简单的事情。”
黄校长忍不住啧啧称叹:“你比我还会打鸡血,难怪六一你那么一带,整个二中的高三考生就被你给整出来了勇气。”
末了,黄校长似笑非笑地说:“不过,我就有一点好奇,我能不能有梦想对你也没啥好处啊,你都去上大学了,又沾不到光,怎么这么积极。”
“万一以后我也想走体系呢,那不就是有人好办事了?”周宽喝了口茶,故意慢条斯理地说。
接着在黄校长想要开口之前,抢先说道:“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要是再不多下点功夫,可就不好收场了啊。”
黄校长都迷茫了:“你小子葫芦里卖什么药啊到底。”
“没那么复杂,我就是想看到中年男人不再咸鱼。”周宽坦言。
他其实也算是个中年男人,一步步走到现在,达成了一些不太大的目标,即将奔赴下一个目标,顺便就想撩拨一下黄校长。
黄校长被这句话给气乐了:“你小子有时候说话真能气死人。”
“行了行了,时间也不早了,你给二中集体争了光,我这个当校长的请你吃个饭。”
“……”
周宽没有拒绝。
也是去了城东。
饭桌上聊的就比较天南海北了。
黄校长喝了两口酒之后很是健谈,叽叽喳喳跟周宽说了很多。
他反正是一早把周宽当同龄人看待,也知道周宽这人品性,倒也不怕说。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中年男人的梦想都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枯燥工作中磨平的。
总而言之,男子汉大丈夫,谁还没有过遥不可及的梦想?
回去的路上,周宽还在念叨。
“难怪雷老板四十多岁功成名就之后还要重新出来创办小米。”
“人生在世,谁还没有点梦想,没有点追求了。”
“中年男人怎么了,我一个颓丧、卑微的躺平中年男人,重生后还不是也要给自己鼓劲重新捡起学习,重新建立自信,一步步往下走。”
“说起来雷老板的小米好像还没注册,要不然我去抢注一下,以后再卖给他……”
“抢注!”
“……”
周宽忽然失笑。
兜兜转转了一个多月,直到今天、刚才跟一个看起来咸鱼其实也是有梦想的中年校长聊了聊之后;
现在,周宽重新抓住了那一丝当初想到小米logo事件上的灵感。
俩字:抢注。
当然不是抢注公司,而是……
域名!
这是绝对在掌控范围内的可以挣到一些钱的计划。
周宽最近一直跟‘小米’这个关键词过不去,总要念叨念叨,可算是找到了原因。
无论是xiai、还是迷,尤其是后者,现在都没人过度关注它们的价值;
可是谁又能想到迷这个域名在2014年成交价为360万美金!
可以说,周宽只要能够掌握这一枚域名,便可以主动让这个域名在特定时间变得更有价值,甚至哪怕提前出手,也直接能跨越100万人民币这个坎,抵达1000万人民币这一阶层。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可能连雷軍自己都不确定他要重新创业的公司叫什么名字;
周宽却清清楚楚。
利用绝对的信息差挣钱,对目前这个阶段的周宽来说,显然是最稳妥、最可靠也最不费力气的。
没办法,周宽需要通过更多的事情、可能性、小买卖等等来弄明白商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也是他一直认同的‘人很难挣到认知以外的钱’的部分原因。
在通过装系统挣了第一笔小钱后,周宽心里的计划就是:
利用自己已知的信息差优势,在十二万分稳妥的情况下,积攒一定量级的资金,再根据资金量在可控风险范围内正式介入商业。
从而确保基本的有房、有车、家人衣食无忧,最后好好生活。
而不是直接一股脑扎入商业,想着自己是个重生人士,一定能纵横捭阖,然后怎么被玩死的都不知道,比上辈子摔得更狠!
…………
2009年7月15日早上。
再次在南丘火车站告别父母,周宽挥别家乡,再次出发南下羊城。
在火车呜呜驶离南丘的站台后,周宽满心感叹。
“这辈子就还是先当个俗人,暂且为几两碎银奔波起来吧。”
“……”-
本卷完。
PS:之前说是一次性爆更20章,现在看来要食言了,只能分开爆更,一次性攒下10万字的效率太慢了。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