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廿六章 东征金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天晟俯身叩首:“不,陛下,是真的。回首这些年来东征西战,我其实很少陪在海娜身边,自从她随我离开金国,我感到一直都对不住她,亏欠她实在太多。而且,我自己也有些累了,所以我想与她归于平静,做回寻常百姓……恳请陛下恩准。”大石收起佛珠,站起身来,在佛堂前缓缓踱步,过了一会儿才道:“兄弟,你我之间无需这样言不由衷,是不是我此番下令讨伐金国,你心里有不同看法,不妨对我明言,为何要说这样令人丧气的话,你想让要我如何?”李天晟一怔,也起身来行礼:“不、不是,我没有想怎样。”
大石转过脸,直愣愣望着他道:“你啊你……我和你说了多少次,现在没有旁人,为什么你口口声声的陛下,难道,我就不再是你的兄弟?我耶律大石不管有没有旁人在跟前,谁都知道我一直都称你李天晟为兄弟,甚至对萧斡里剌、萧查剌阿不、松山、燕山、术薛、铁哥他们都一样,大家曾经历经生死,都是我的一帮好兄弟,可我十多年来最亲近也最器重的李兄弟如今为什么要对我这般见外?到今日还说出要弃我而去的话?”
李天晟又顿了一顿:“这……陛……不耶律兄,我没有要见外之意……是我实在……”大石长叹一声:“难道大辽重新立国之后,你就不再与我们一心,又要回去投向女直?去做他们的驸马么?”李天晟听了一惊,连连摆手道:“不不,我没有这么想,决无此事。我本是想此番征讨金国之后再行告辞,我一直就是山野乡民,和耶律兄及众位兄弟不同,若是大辽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我还是会尽力而为。”
大石摇头道:“山野乡民?不,不对,李兄弟,你可是大唐名门之后,我曾说过,只要耶律大石办得到,我就封你为西平王,如今你也一如祖上相等的爵位!这样,你迎娶完颜公主也不失身份。如果你仍不满意,我就再提升你为南院枢密使兼大丞相……”李天晟摇头道:“不,陛下,不,耶律兄,你该知道我并非对名位官职有什么贪图……我只是心里厌倦了这种……”大石道:“厌倦?莫非你厌倦了与我们契丹人在一起?难道是我耶律大石无意中做错了什么,令李兄弟你想要舍我而去?”
李天晟一呆,一边摇头一边叹气:“非也,请耶律兄原谅,是我情急鲁莽,言语不知轻重,我绝没有那样的意思。”大石也呆了一呆,苦笑道:“兄弟,你我当年在大辽上京城中相遇,是在风云阁,实不相瞒,我暗中已叫萧遏鲁在也米里开设一间,我还想在虎思斡尔朵开设一间,供给四方宾客,也为了纪念你我兄弟相遇相知的这份情义,因为,这也是我等豪杰不甘失败,风云际会东山再起之见证。”李天晟道:“耶律兄,李天晟怎么敢当……”
大石回头望着他:“为什么不敢当?贤弟,你知道耶律大石遇到的是何等境遇,大辽朝廷当时君臣都一败涂地,朝中奸佞当道,百姓对我契丹深感失望,而且,强敌崛起于前,盟友背信在后,耶律大石空有报国之心却也无力回天,甚至被那些贼人虏获,若不是你,我已经葬身贼人寨中!幸得一帮兄弟不弃,然而我们寥寥百余人怎是强敌对手,只有远离故土,亡命漠北,寻得一块栖身之所。若没有你远赴中原,深入大漠,我怎能实现再次联手大宋,收复辖戛斯,立足西域的大业?我耶律大石经历怎样的困难波折,我岂能因一时之功就忘记半生磨难?这既是家仇也是国难!我大辽是你们眼中的胡虏,若没有汉人、奚人、回鹘、室韦、达旦、阻卜等等,当年大辽就不会兴盛,今日耶律大石也不会重振江山!李兄弟,当初你肯与耶律大石一起经历磨难,难道今日你却要弃我而去,是想要耶律大石担负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之千古恶名吗?”
李天晟听了脸色一变,叩首道:“耶律兄……我……”大石怅然若失,半晌颓坐在地,李天晟上前道:“对、对不起,耶律兄,我……”大石眼中湿润,“我、我真是没有想到,万万没有想到……耶律大石此生一心报国,当初五京城破之时要殉国又有何难?像萧干那样倒也干净,为了大辽族人和一般兄弟们在国破家亡之际能有一个家园,我在夹山抛弃了先帝,在南京辜负了宣宗(耶律淳)和太后,只是希望实现毕生大志,挽救危亡,如今、如今到头来却好像是一个错误……”

李天晟摇头道:“不,不兄长,是李天晟没有兄长一般的英雄豪情,征战沙场非我平生所愿,过去那些年,小弟追随兄长一路拼杀,我实在感到厌倦了,只待为耶律兄完成东征,我希望可以回归平静的生活,还望耶律兄可以成全。”大石怔怔地看着他,“我明白的,可李兄弟,你身上也肩负一份家族大业,岂能如此轻率地放弃?也罢,我知你的心思便是,一切等你回来再作商议如何?”李天晟知道说了这许多,不便再过于执拗,只好点点头,行礼退出佛堂。大石立在弥勒佛像前,孤零零的身影拉得很长,呆望着李天晟身影消失在一片昏黑中,半晌一动不动。
出征之日,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耶律大石在虎思斡尔朵郊外举行了誓师大会,再次以青牛白马祭天,并宣读了誓词表示振兴大辽的决心:“我朝自太祖太宗历经艰难方成帝业,圣宗皇帝以后嗣君耽乐无厌,不恤社稷朝政,以至于举国上下盗贼蜂起,天下州郡得以土崩瓦解。朕率尔众,经历重重险阻,远至西域大漠,得以光复大辽基业,朝廷宗庙有望中兴。然而此地非朕与尔等世居之地!今日,大辽威武之师将东伐女直叛贼,假以时日,朕与尔等将回归中土,告慰太祖太宗之灵!”大辽军士听了大石之言,无不振奋,纷纷振臂高呼万岁!
萧斡里剌、萧查剌阿不上前接过令箭,耶律大石特意嘱咐都元帅萧斡里剌要小心进军,严明纪律和士兵同甘共苦,希望有所收获。萧斡里剌等得令,吩咐辽军出发。李天晟也全副衣甲,向耶律大石行礼,大石看了看他,微微颔首。李天晟上马回头望着城楼,隐约见到海娜的人影,但大军已经陆续出发,他远远望着城门,默默念道:“等着我,我们一定可以安全离开的,不再理会这些……等着我。”
大辽军队行进大漠,烟尘弥漫,李天晟、萧斡里剌领着中军,萧查剌阿不领着左军,耶律燕山领右军,十余日之后,大军已经路过也米里,萧遏鲁为大军补充粮食和饮水,然后大军辗转深入大漠。
三军先后绕开耶律佛顶所在谦州方向往东南进发,意图穿过耶覩刮部和白达旦部,沿着与西夏北部边境的荒漠而行,直接进入过去辽国西京道,先攻取金兵守卫较弱的西京大同府。然而,由于相距万里之遥,东征部队所行再无多少补给,一路人困马乏,加上大漠季节气候多变,沙尘弥漫,后军携带的牛马死了许多,萧斡里剌和左右大军都失去了联系,在路上对李天晟道:“军师,我们似乎迷失方向了,这鬼天气……该如何是好?”
李天晟见烟尘蔽天,确实已经不辨方向,且不知道左右两军如何,要是他们走出大漠单独往金国,只怕会陷入险境,引来金兵围攻。李天晟道:“萧大王,此番领着数万兵马讨伐金人,是陛下和我等多年夙愿,但天意难测……眼下已经损失了无数物资,还有上千兄弟死于途中,剩下的人也疲惫不堪,我看还是先退兵,我领一小队人寻找左右两军会合,然后我们再作计较……”萧斡里剌可从未不战而退,心里十二分不愿,但回头望着手下军士,个个面色难看,顶着大风和弥天的沙尘,如此就算冲到金军面前,也无法取胜,只好点头,先勒兵避开风沙。
李天晟带上挞马狘沙里萧突迭领着二十余人,继续朝东南方向而行,顶着猛烈的大风,行了大约一个时辰,才渐渐冲出荒凉的大漠到一处有水草的绿洲边。萧突迭道:“大王,我命人四处打探了一下,似乎听牧人说,往东离金人的长城边关不远了,入塞后是丰州境内,过丰州往东就是大同府,大约就两三日行程。可是完全没有萧查剌阿不和耶律燕山他们的音讯。”
李天晟望着泛黄的水草,心里一阵感触,“如果这些将士为了一些所谓的回归中原葬身沙场,是不是真的比在遥远的西域安心生活更好呢?我想离开,可是耶律兄却认为我不再……难道大家当真愿意这样东奔西走?金国……如今是否有机可乘呢?”萧突迭见他心不在焉,看了一眼围坐马前的众将士,忽然李天晟转身拉过马来,道:“突迭,传我将令,你们回去同萧大王会合,我一个人去金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