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初遇强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礼出征去了,没人教自己戟法了,而这一套枪法自己练习已久拳脚套路也很熟悉了,如果每天练习太枯燥了。
“朕每天除了温习旧知识还得学习新知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好,明日朕要与众大臣商议开办武举,让王彦章来投。”福临心意已决。
“来人,传索尼,苏克萨哈”
不一会,他们便来了。
“臣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位,不必多礼。”
“谢皇上。”二人道谢后起身。
“前些日子让你们办的事怎么样了?”
“回皇上的话,武举之事臣已安排妥当,武举将在下月十五号举行。”
“皇上,科举考试将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举行。”
“为何文科考试要在年末举行?”福临问道。
“让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嗯,行,你们去吧。”福临笑道。
“臣等告退。”
话说滇省战况,王礼率十万大军赶到滇省边境,正遇到一伙强贼抢劫百姓,王礼二话不说挥起方天画戟便斩杀强贼,那些个贼兵对王礼来说跟砍瓜切菜差不多,杀完了贼兵便上前安抚百姓。
“百姓们,我王礼特奉圣上之特带精兵强将前来剿贼,请大家不要害怕,王礼定能早日降服贼人。”
底下的百姓议论纷纷,“朝廷派人来了?”
“王礼?哦,就是那个在蜀地生擒敌将的王礼?”
“哦”
“原来是王将军。”
“……”
正在百姓议论纷纷时一斥候绝尘而来,“报——”
“说”
“前方贼兵援军杀到!”
百姓们听说贼兵来了都吓得跑回了家里。
“还有多远?有多少人?”王礼镇定自若地问道。
“那伙强贼大概五百余人,离此处不足十里。”
“杨在兴,你带一队人马占领对面制高点埋伏,其余人跟我正面接敌!”
带着人在制高点埋伏起来,那伙强贼一进来便被箭雨射蒙了,好不容易冲出箭雨包围,却又遇见一队清军正面杀来。王礼特意看了一下他们的旗帜,“大西?几个残兵败将而已。”
“孙将军,我们被包围了。”一个大西士兵对孙可望说道。

孙可望大家一定不陌生,孙可望,原名孙可旺,字朝宗,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公元1630年(明崇祯三年),张献忠在陕北起义,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张献忠收为养子,改姓张。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变,被军中呼为“一堵墙”。因为他识字,又机灵,很受张献忠器重,为张献忠四个养子中之长子。公元1644年八月(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在CD今四川CD市)建立大西政权,孙可望位列群将之首,以平东将军,另加监军,节制文武。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孙可望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孙可望为谋封秦王,击杀南明大学士三十人,并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公元1657年(永历十一年,顺治十四年),孙可望从贵州引兵入云南,攻打李定国,因部将倒戈不敌李定国。孙可望向清军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贵州,隶属汉军正白旗。公元1660年(永历十四年、顺治十七年)病死(一说狩猎时为清军射杀)
主要成就:与李定国等率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
他身材段小,貌不惊人,但是剽悍异常,胆略过人。后参加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并与李定国等一起被收为养子。他领兵作战,进攻则机智勇猛,防守则坚韧顽强,号称“一堵墙”。他还救过张献忠的命,在义军中威望很高。张献忠牺牲后,他逐渐成为大西军的头号人物,通管大西军的所有事务。与南明永历朝廷联合后,他被封为秦王,掌握南明实权。
孙可望与李定国在联明抗清问题上的分歧是其内讧的主要原因。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军余部退守云贵,这时清朝已经建立,迅速上升,这要求大西军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广泛联合抗清力量,反对清朝统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