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万事俱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霍海很清楚,自己的重生是这个世界的bug,重生后的自己将是如何的妖孽,虽然如今才十一岁不到,可已经拥有的财富和做出的成绩却足以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
霍海曾召开过数次中层管理干部会议,讲过话做过指示拍过板决定过重大方案,与会人员自然都领略过他的风范。大家都对霍海年仅十一岁就有如此智慧充满好奇。
现在地产公司快速壮大,人员突破五百,人多则嘴杂,地产公司里早已传开,真正的老板是个读小学的小孩,智商极高,聪明绝顶,说话条理清楚,决定说一不二,气魄指天画地,世情有如老吏,已经不能用神童来形容了,只能用妖孽来比喻。
他自己清楚,之所以妖孽,源于重生,源于重生回到少年时代并带来了前世的经历见识记忆。而这是他未来创业行事的根本所在,绝对不能泄露半分。当然,没人会相信有重生这等违背荒诞离奇的奇幻事情,大家普遍认为霍海是生而知之的有宿慧的天才妖孽。
被别人视作妖孽的感觉其实并不爽,尤其是被那些并不多大相干的陌生人,那些异样的眼神总是充斥着试图探究他内心隐秘的欲望,令他浑身不自在。
嘴巴长在别人身上,霍海也不会愚蠢到禁止大家来谈论他。他能做的就是尽量少一些在普通员工面前露脸,将地产公司的琐碎杂事放权下去,行事再低调点,抓稳管好那些中层管理干部,再借曾伟华的嘴告诫大家要遵守公司保密守则,不要瞎传,否则饭碗难保。
霍海房地产公司的饭碗可是现在天士县里头一等饭碗,按照最新颁布的待遇规定,中层干部月薪底薪八百,每天工作八小时,每星期工作六天,加班按小时计算,每小时加班费6元,公司将修建建筑面积一百二十平米的套房,粗装修后免费提供给中层管理干部使用,工作期满五年后产权归属自己,如果中途离职,可按工作年限每年得到五千块补偿。但是如果因犯不可饶恕的过错被开除的则予以剥夺该项分房福利。
现在公司事务极多,大家几乎每天都加班三四个小时,周日更没休息过,每个月光加班补助就有七八百,再加底薪足有一千五以上,公司三餐食宿全包,几乎不用花什么钱,这笔钱等于是纯收入。而此时的天士县一般公职人员月工资两百,不计较灰色收入的话,在公司干一个月,等于普通公职人员七个月!
更何况还能分一套住房!
谁敢不珍惜这样的好工作?大家个个热情高涨,恨不得把全部心血精力都投入到公司建设中去,在得到曾伟华的些许暗示后,当然也不敢公开评价议论霍海这个妖孽老板了。
霍海非常注重公司制度建设,他再三强调制度高于一切,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的曾伟华对此非常推崇,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的员工将公司规章制度规定进一步细化,严抓考核,对违规者处罚毫不留情面,轻则扣工资扣奖金,重则开除。
一个月的试用期后,那新招聘进来的五百员工被开除了十八名,这十八名新员工都是城镇户口的待业青年,吃不得苦,干活挑三拣四,迟到早退旷工,还有几个盗窃工具和钢筋,结果被安保部抓起来送进派出所。
邀约本地企业家合作创办大型砖厂的事情也达成了协议,公司出资两百万,占股百分之五十一,五个股东出资一百五十万,占股百分之三十九,白沙开发区以一块二十亩的偏僻土地入股,占股百分之十。砖厂将购买大量机械制砖机,全面采用机械化制砖,一部分继续制造粘土烧结砖,尽量不取土毁坏土地,尽量利用周边厂矿企业的矿渣炉渣以及煤矿里的次煤黑土,另一部分是引进国外全自动液压成型机,全自动批量生产免烧结砖,公司负责包揽所有生产出来的免烧结砖。

在黄县长的亲自过问下,注册资本五百万的建筑公司和注册资本五百万的新型建筑材料厂的相关手续也办下来了,与县水泥厂的谈判也基本谈妥了,县里也审批通过。
县水泥厂六九年兴建,七一年投产,当时土法上马,生产能力仅年产五千吨。八五年进行了一次技术改造,由土窑生产变为机立窑生产,而且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2万吨,到九二年,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年产3万吨,全年实现利税220万元,其中利润70万元,但是九二年底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死伤八人,九三年一月厂长从财务提走四十万现金后失踪,经他之手的两百三十五万货款下落不明,已成死账,水泥厂被迫停业三个月整顿。
而此时全国范围内建材市场走向疲软,同类产品竞争尤为激烈,县水泥厂的企业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三角债务累累,接任领导平庸无能,管理无方,职工怨言冲天,生产出来的水泥严重滞销,已经陷入半停产的绝地。
经过仔细评估,县水泥厂欠银行贷款三百二十万,固定资产四百六十万,两百八十万应收货款中其中两百三十五万收不回来,欠员工集资款三十万,欠其他公司和个人应付款一百三十七万,账目上看企业净资产两百五十七万,但是扣掉那已成死账的两百三十五万,企业实际资产只有二十二万。
县水泥厂员工一百三十五人,其中退休和病休三十六人,由于以前劳动保护很马虎,中度重度矽肺患者有十三人,肺部有毛病的员工至少三十人。每月应发工资三万一,水泥厂账上已经没有一分钱,那些员工和债主就逼县领导,隔三差五就要来县里闹腾,把一干领导搞得焦头烂额。
除非能把那个失踪的厂长找到,能追回两百三十五万货款和四十万现金,否则县水泥厂这家老国有企业只有走上破产倒闭的绝路。这几乎已是县领导们的共识。
现在霍海不仅要买下木材加工厂等几家集体企业,还主动提出投资入股县水泥厂,解决那些失业员工的就业问题,一下子就能把县里的几个头痛大难题给处理掉了,县领导非常高兴,可这会子国家对市场经济尚处于探索阶段,集体企业改制国有企业改制大都只敢私底下偷偷进行,要拍板通过需要领导有很大勇气。
黄县长一肩挑之,费尽口舌说服其他领导并站出来愿意承担所有领导责任,并组织多个部门认真评估这些企业资产,霍海特意指示曾伟华将这几家企业的地皮评估价值提高五成,并在水泥厂的评估中愿意将那收不回来的死账列入企业资产,以此方式向黄县长示好。
最后经过县里常委扩大会议通过,霍海方以二十七万买下县斗笠厂,四十六万买下县啤酒厂,六十万买下县搬运公司,三十八万买下县木材厂,县水泥厂连地皮、石灰矿山共估价四百万,霍海方投资一千两百万,新成立一家中港康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霍海方占股百分之七十五,县里占股百分之二十五。
万事俱备,只等着市里主管部门和主管市领导审批之后,霍海就付款签署正式协议。
9月31日上午,霍海带着三个小丫头,和谭大志、封玉品、张永红来到省城,和周老爷子见面,汇报了这一个月来的工作,下午四点,来到向京机场,准备乘坐五点半的航班飞向华夏首都京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