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袁滂姿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彻力吉与韩遂边章表面上是互相合作的关系,实际上韩遂与边章只是彻力吉的两把刀,往大汉王朝身上切肉剔骨的武器。
但是彻力吉也并不放心这两把刀,不仅令他们互相制约,韩遂边章大军中,也尽布彻力吉的探子与手下,占据了韩遂边章主要的兵力。
从彻力吉那里再次借来五万大军,边章算是松了口气。若是借兵不成,那他也就只有与韩遂另谋他计,到时候就生死难料了。
如同董卓所料,边章随即将投靠董卓的心思立即抛到九霄云外,心中满是战意,率领着五万大军布防金城。
金城素来是防备西羌部族的一座大城,是西凉的一道铜墙铁壁,牢牢将西羌定在了大汉王朝的西北方。二者之间连年征战不休,损耗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终于在彻力吉掌管西羌大权之后,想出了利用鼓动汉人内乱的方法,许之于重利大权,令韩遂边章杀官造反,才夺下了这座坚城。
而这座坚城中,又增添了西羌的五万大军,加上留守金城的五万大军,又凑足了十万大军之巨,解决了韩遂的后顾之忧。
这样一来,边章大军进驻金城,一方面防止董卓出奇计攻袭金城,另一方面形成与韩遂互为犄角之势,形成有利攻势,再找机会准备与董卓进行一场大战,对董卓军产生极大威胁。
在得知边章请来五万援军之后,韩遂大为欣喜,号令三军备战袁滂,军中士气陡升。
边章一请来援军,那韩遂也就不必束手束脚的了,正所谓久守必失,主动出击才是王道。
于是韩遂打算着力于对付袁滂,再观时变。至于董卓,韩遂坚信董卓不会轻易出兵支援袁滂,因为一旦董卓支援袁滂,除非全军倾巢而出,不然出城野战,是绝对不可能战胜拥有十万大军的自己的。
如此这般,董卓就面临了一个问题,出兵少于事无补,出兵多又面临着被边章率军突袭允吾的危险,可以说是进退两难。
至少韩遂凭借自己的能力是解决不了这个局面的,他笃信董卓也绝对对此也束手无策。
在韩遂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袁滂却毫无章法的退让,驳回了张济李肃等将领设计埋伏韩遂的请求,退兵三舍,连续损失了数千人马。
“将军,为何一味忍让,韩遂逆贼竟敢如此嚣张,不将我等大汉天兵放在眼里,若是不迎头痛击,直教人小瞧了我等!”
张济对袁滂的决定实在是忍无可忍,他们拥兵五万之众,在韩遂留下三万大军驻守榆中的情况下,即便不是韩遂八万大军的对手,也不至于被人追着跑。
简直是丢尽了大汉的脸面!
但是袁滂是何人?
连面对十万大军主将的董卓之时,都暗露不屑之色的袁氏族人。
更何况张济只是一名偏将,还是倍受袁滂不喜的将领。
袁滂冷哼一声,将手中的杯盏狠狠的摔在案几上,酒水溅射四周,众将为之一震。
但是张济眼中却丝毫没有畏惧,李肃也面无表情的样子,仿佛对袁滂的发怒之威视而不见一般。
二人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武将,与其余将领形成了鲜明对比。
“将军息怒,张将军也是为了战局着想,并未有冒犯将军的意思。还望将军莫与我等粗人计较!”见到张济依旧不依不饶地直视袁滂,李肃不卑不亢地劝说道。
李肃向来为人圆滑,但也分的清好坏对错。
历史上,他成功引诱吕布诛杀丁原,之后董卓不重用他,又成功与吕布配合杀掉董卓。
也许历史上这些事迹并未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但论权谋洞悉人心之道,李肃能在吕布,董卓身上玩弄手段,可以说是三国中的佼佼者。
经李肃这么一般得体的劝说,给了袁滂一个台面,袁滂自然也很配合地怒哼一声说道:“若不是李将军为你求情,吾必以犯上之罪罚之。”
袁滂怒气难平地来回踱了几步,见到众将脸上复杂的神情知晓若是自己不拿套说法出来,恐怕大军上下将会离心离德,于是缓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将我的计策告知诸位将军,免得再引起误会,说我袁滂畏缩不前。”

“吾传令全军后撤原因有三。其一,我军新败,不但折损了五万人马,还令士气不振,全军上下战意低沉,若是此时与敌军交战,必会被敌军携胜势而击溃。其二,韩遂率军八万出击,这八万大军之中,西羌部族占据极大部分,羌人向来以刚猛善战著称,战力惊人,八万人马可抵我十万雄兵。其三,我军自那被韩遂袭击而没的五万大军之中,战马已经严重不足,骑兵不过三千,拿什么与韩遂大军野战。若是依据有利地形设伏,又从哪里设伏,经此一役,可见韩遂之智,又怎会轻易中伏。由此三点观之,我军目前只能保存实力,先避其锋芒,再寻找机会,攻其不备,只有这样才有赢的机会啊!”
袁滂的话字字珠玑,令众将惊叹不已,连素来心机深厚的李肃也吃惊万分,被袁滂的话弄得哑口无言,心想这袁滂什么时候对战局的分析竟然高到了这般境界,简直是异于常态啊!
“将军高见,是末将鲁莽了!”
张济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爽快人,事实并非他所想的那般。袁滂不是因为怯战,而是另有打算,那么他张济此时的做法便真的算是以下犯上。
于是张济向袁滂抱拳行了一礼,说道。
袁滂见状嘴角微翘,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随即一脸和熙地将张济搀扶起来。
“张将军,快快请起,不必为之介怀,此事却是本将疏忽了,未能及时知会诸将。当务之急是如何想出办法击退韩遂,届时还需张将军鼎力相助啊!”
“末将定为国效力,哪怕是战死沙场,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听到袁滂的话,张济铿锵有力地回答说,透露出来的战意令诸将无不为之动容。
“好,张将军真乃英雄也,哈哈哈哈!”袁滂闻之大笑起来说道。
见到袁滂异于常态的行为以及看似和煦的笑容,李肃不禁感到一丝不安,再细细品位一番袁滂的话,总感觉有些诡异之处。
“将军高见,只是我等为何不向荡寇将军董卓求援呢。董将军允吾大捷,歼敌八万,还夺下了允吾城,若是求援于董将军,抑或是径直前往允吾与董将军会合,集十余万大军,一齐谋划该如何击破韩遂大军,夺回金城!”
李肃眼中带着一丝狡黠地建议说道,显然这话是拿来试探袁滂的真正态度与意图的,若是袁滂对他的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放在心上,那袁滂就真的算是大公无私,为大局着想。如果不然,那就一定是暗藏阴谋,偏与私利。
听到李肃所问,营中将士一应屏住呼吸,静待袁滂的说法。
因为李肃所言这些也是他们想问的,只不过脑中没有组织起没有像李肃那般井井有条的语言而已。说白了,也就是一群打字不识几个的粗汉,其中只有张济李肃等少数的几名将领还略通文才,读得一些兵书,能够将话说得清楚。
“此事不可!”袁滂闻之条件反射一般,立即反驳道,眼神中满是对董卓的忌惮。
说完后后的袁滂瞬间反应过来他此时反应的不妥,看着营中诸将有些异样的眼神,袁滂略微咳嗽一声,解释说道:“荡寇将军董卓新胜,军中士气正骄,若是此时与董将军会合,恐遭人嗤笑。况且我军尚有四万余人马,粮草辎重充足,还没有到投靠董卓的地步,此事莫要再提!”
众将闻之觉得袁滂的话也有些道理,作为军中将领,经历过一场大败之后,出自于本能地不想与刚刚大胜一场的董卓会合,连同张济也一样这么觉得。
这倒也不是心高气傲,只是昔日校场比武,现如今境况相差如此悬殊,脸上有些管不住。
见到袁滂的反应,李肃心中暗道一声:袁滂心中果然有鬼!
但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丝毫怀疑的神情,与往常一般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