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臣服佛宝国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全的计划很完美,整个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来到驿馆,第二步,杀光没有防备的大明使臣众人,第三步,当然是原谅佛宝国师啦!
对于陈泉来说,只要来到驿馆,这事情就已经成功大半了。
他对着是身后挥了挥手,身后将近三十号的元人壮汉,手里都跟他一样缠绕着钢刀,一拥而上。
面前站在驿馆门口的两个僧人,已经发现了陈全这群杀气腾腾的人,他们慌张的走上前去。
但这边元人喊了一声:
“滚开,不然杀无赦!”
那两个僧人哪里干多待一秒钟啊,一个个的连滚带爬的赶紧跑了。
开玩笑,他们这边要是两百多号人还有点说话底气,就他们两个人,对面三十个手拿钢刀的杀气腾腾的元人使臣,不跑等死啊?
陈全来到门口,帅气的一脚踹开了大门。
这时候也不怕对方逃跑了,倒不如说,逃几个人更好啊。
把大明使臣被杀的消息传回大明去,彻底断绝大明和佛宝国师之间联络的可能性,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陈全大吼了一声:
“杀!”
一群元人汉子们,呐喊了一声朝着里面冲了进去。
但刚冲进院子,就瞧见夜幕之下,一个穿着道袍的老头子,正在那边慢悠悠的打着一套拳法。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是张三丰的绝学太极拳啊。
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一代宗师张三丰。
只有一个壮汉举着刀子朝着看上去年迈的张三丰走过去,其余大部分的人,还是朝着屋子里冲去。
他们显然不打算理会这个打拳的老头子,至于说他为什么如此淡定,可能是眼神不太好,脑袋瓜子也不太好了吧。
毕竟都老的一头白发了。
陈全也是这么想的,然后他看到了那个对着张三丰举刀的人,一下子被扔了出去。
身体重重的砸在了其中一个假山的石头上,口中吐了两口鲜血,不可置信的抬眼看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陈全人傻了,他走的算是比较靠后的了,毕竟战斗时候领导靠后站,那是普天之下的常识。
因为站位比较靠后,所以陈全能够全方位看到发生了什么。
他看到那个壮汉朝着老人家冲去,还没挥刀,然后那个老人家一个上千踏步,那个汉子就飞出去了。
跟被炮弹砸出去的一样。
其余人等也都停下了脚步,这刚开始就被打死了一个,这情况特么的谁能忍啊?
这时候带点脑子的,都知道这个老头子是有点东西的,莫非是中原传说中的武林高手?
武林高手没关系,不是有句话叫做乱拳打死老师傅吗?
更何况咱们人这么多,各个都还带武器呢。
对方只有一个老头子,咱们不要讲什么江湖道义,一起并肩子上啊!
然后大家就一起上了。
当时那个场面,惨不忍睹……
…………
朱启躲在屋子里面瞧着,面前的沈老四也不知道哪里找来的一块床板挡在前面。
虽说防御力不咋样吧,但万一有把钢刀扔过来,也能防御一下。
身边其他的人也都是差不多的。
一个个的拿着木板,挡在窗户边上偷瞧着。
只有白唐玉儿好像并不怎么害怕的模样,抱着胳膊大摇大摆的坐在窗户上,看着外面的打斗。
不得不说,艺高人胆大,大概就是这个模样了吧。
“殿下?咱们要去帮忙吗?”
边上有人这样问着,但看他缩着脖子的样子,朱启想想还是算了。
外面张三丰打得正酣,而且看上去一个打三十个完全没什么问题。
对于武林高手来说,最有威胁力的就是弩箭和火器这些远程杀伤武器。
因为这些武器的速度快啊,尤其是火器,五米开外,杀伤巨大,五米以内,又快又准!
但没有这些远程武器,张三丰真的就如同一个杀神一般。
只见到这些来袭的人一个个的全都被扔了出去,基本上飞出去落地就是重伤。
三下五除二的,眨眼之间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这些人是来干使臣的,虽然一个个的也都是草原好汉。
但对方不是一般的恐怖,他们也遭不住啊。
陈全率先就逃跑了,紧跟着其他的人也跟着要跑。
但朱启早就下了命令了,要让这些人有来无回。
张三丰自然不会让他们轻易逃脱的。
白唐玉儿瞧见有人要跑,也是掐准时机,立马出手。
朱启也是站起来振臂高呼:
“兄弟们,杀啊!”
对方本来就没几个人了,这时候大家也是热情高涨。
只是刚出门还没冲起来呢,最后剩下的三个人,也被白唐玉儿给一个后旋踢一次性的放倒在了地上。
动作很帅,很标准。
但这三个人该怎么办呢?
众人又看向了辽王殿下,朱启也是心下一狠,现在是战争年代,事已至此,再留三人也没有意义,朱启手一挥,说道:
“全杀了!”
沈老四他们可算是抓住立功的机会了,一个个的提着刀子,三下五除二的就杀掉了剩余三个北元使臣了。
就在这短暂的战斗刚结束的时候,外面就传来了众多匆匆的脚步声。
没多久,驿站的大门就被推开了,就瞧见佛宝国师带着一众全副武装的乌斯藏士兵们就冲了进来。
佛宝国师觉得自己的速度已经很快,但没想到冲进来的时候,还是见到了一地的尸体。
大明使臣这就死完了啊?
佛宝国师那是面如死灰啊,全完了,这次全……哎?不对啊?
这些不是大明使臣啊!
虽然天色很黑,但到处打起来的灯笼,还是让佛宝国师一下子看清楚那些躺在地上的死人的面孔。
其中就有陈全。
还有他们穿着的那些衣服,没有一个是汉人啊!
这些是北元来的那些使臣啊!
佛宝国师人都傻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啊?
不是说,那些北元使臣全副武装的去杀大明使臣了吗?
怎么最后死在院子里的全都是这些北元使臣啊?
佛宝国师正在发愣的时候,又抬头看向了面前的这些大明使臣,嘴巴挪动了几下,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沈老四正在要说话呢,朱启抬起手打断了沈老四的话。

朱启知道眼下是最重要的时刻了,决定要让佛宝国师就在这个时候做出决定,方才能够一次定乾坤!
朱启站了出来,朗声说道:
“佛宝国师,孤本不想为难你的,只是这些北元使臣,实在是不识抬举,孤等人也是被迫自卫,才杀了他们。
事已至此,北元王保保纵然是再怎么不相信你与我大明有关系,但此事早晚会传过去,王保保定然不会无动于衷。
只怕北元的大军,来高昌之日,不远了。”
朱启一番话说完,自称还是用的“孤”。
沈老四等人已经全部惊呆了。
而佛宝国师也是一愣,随后仔细的看了看朱启,犹豫了半天才问道:
“敢问阁下是……”
朱启背着手,满脸的傲气,本身就是少年英俊,如今更显帅气,在一阵血腥肃杀之中,朗声道:
“孤,就是给你写信的大名辽王朱启!”
一番话说完,全场震惊。
大明辽王殿下,竟然仅仅带了不足三十人,就赶来高昌?
佛宝国师虽然有点不敢相信,但之前就收到了消息,说是大明辽王很可能已经在高原之上了。
北元之前还派遣人到处搜索呢,但大部分搜索的范围,都还是在云南,巴蜀和高原的边境地区。
却没想到,辽王朱启,竟然在高昌?
再看这个年轻人,浑身上下英气逼人,可不就是一个王的模样吗!
佛宝国师还在犹豫,沈老四突然大声说道:
“佛宝国师,既然辽王殿下已经自表身份了,尔等还不行礼,是为何啊?”
朱启笑着抬了抬手,正要说话。
佛宝国师已经反应了过来,立马就跪下行了叩拜大礼,口中直呼:
“外臣拜见辽王殿下!”
身后的一众僧兵们,见到佛宝国师都已经叩拜下来了,他们哪里还敢站在原地不动弹啊。
刹那之间,数百人就一下子跪拜下来。
朱启看着眼前哗啦啦的跪了一片人,虽然来了大明好些年了,这样的跪拜之礼早已习以为常了。
但光是亮出大明辽王的身份,就足够真是康巴国的佛宝国师。
权利这东西啊,真是无比的微妙。
当然这背后,还是离不开一个强大无比的大明的支撑的。
佛宝国师也知道,此时已经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了。
北元使臣等人一死,自己等于也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与其继续踌躇,等着北元大军来占据高昌,还不如主动引明军入高原。
起码明军的胜算更高啊,谁也不想站在失败者这边的吧?
至于说面前辽王殿下的真实身份,佛宝国师也是没有怀疑。
你要说换成别人,佛宝国师肯定怀疑。
但有那么多的传说故事在前,这位传说中天上星宿下凡的辽王殿下,干出多离谱的事情,佛宝国师都不会惊讶的。
更何况,如果不是辽王殿下本人到场,这三十号的北元壮汉怎么一个个的全都死了啊?
再看这大明使臣团这边,可是没有一个人伤亡啊?
要是没有武林高手坐镇,如何能够做得到呢?
总不能是那个大气都没带喘的白发老头吧?别开玩笑了。
传说辽王殿下一手易筋经,已经出神入化,如今来看,果真如此啊!
既然已经表明了身份,眼前的佛宝国师又已经跪下表忠,那就不用多说了。
朱启也是不多说废话,立马就开始和佛宝国师商量起了接下来的事情。
以佛宝国师历史上的表现来看,再加上北元使臣都已经死了一地,这佛宝国师也压根都没得选,跟大明一条路走到黑吧!
说白了还是那句话,要赶紧引大明入关,啊不是,引大明天军入藏!
佛宝国师也知道自己没得选,更何况辽王殿下都来了,大明的诚意,那已经是没话说了。
立马就按照朱启的吩咐,开始写信,送去成都!
——————
三日之后,成都。
在辽王朱启失踪一个多月之后,燕王朱棣一直坐镇成都。
虽说是坐镇,但燕王朱棣其实也没有什么经验,他才不过是个十六岁,即将十七岁的少年而已。
论各个方面,朱棣觉得自己都是不如三哥朱启的。
好在三哥身边能人很多,比如说目前充当主心骨一般作用的刘伯温还有沐英。
文有刘伯温,武有沐英,巴蜀倒不至于会乱。
而皇帝朱元璋听闻辽王朱启遇刺失踪之后,那是勃然大怒。
怒归怒,但影响时局的冲动举动,朱元璋还是不会做的。
朱元璋下了死命令了,那就是一定要找到朱启的下落,而且必须要是活的。
不仅如此,还下令增兵三万,由徐达率领,赶赴巴蜀,以备万全之策。
就在前天,徐达就已经打着三万明军抵达了巴蜀,倒是没有来成都,而是直接带兵去了松州。
安排妥当之后,这才赶到成都了解情况。
这松州就是上高原的必经之路,也是防御要道。
朱棣正如同往常一样,在成都焦急的等待着三哥的消息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人急冲冲的冲了进来。
朱棣一看,来人是李景隆,赶忙迎了上来,问道:
“有何消息吗?”
李景隆喘着粗气说道:
“殿下赶紧去前面吧,辽王殿下,辽王殿下来信了!”
什么?三哥来信了!
能来信,就说明人还活着啊!
朱棣那是赶忙朝着前面冲去,不敢有丝毫怠慢。
冲到前面,就瞧见徐达,沐英,刘伯温,徐增寿等人全都在前面呢,围着一封信看着。
朱棣赶忙走了过去,在边上看起了信件。
只是让人奇怪的是,这信件上写的,却都是以一个叫做唐七口吻的人。
说是自己路上遇到了意外,跟着一群乌斯藏人在跑马帮的茶马古道,马上就要到高昌去了。
这唐七也不是三哥啊。
朱棣正奇怪呢,就看见下面还有一连串的数字,正是朱启写的那些简化的数字。
正想发问,就瞧见刘伯温拿出了一本《心学》,也是朱启写的简体版的心学书。
然后开始按照数字翻了起来。
对应着书页和行数,一个个的翻译之后,就组成了如下几个字。
我是朱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