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就是卖国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大小:


第四卷 第201章 就是卖国贼



王老师反问道:“拍卖师是干嘛的?”
张明绕绕头:“主持拍卖的啊!”
王老师说道:“对啊,你让一个国人,拿着一件圆明园的珍宝,夸夸其谈详细介绍,然后让我们坐在会场里的爱国人士疯狂竞价?”
张明听明白了:“我草!苏富比这事做的不地道啊!换个外国人过来主持拍卖,就是想多赚我们华国人的钱!这种事情也只有他们下得去手!”
王老师点点头:“不过我们也要理性。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正是因为国家不够强大,法律不够完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才迟迟不把圆明园的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批下来,这些被抢走的文物如果不通过拍卖会,几乎是不可能回到国内的。只要苏富比不那么黑心,只要他们表达出足够的诚意,我们出点钱回购,那么国内舆论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苏富比趁火打劫,那么性质就完全变了。”
张明沉默不语,内心极不平衡,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这次拍卖会效果不好,万恶的西方资本家们利用了自己国人的拳拳爱国之心,那么他就会出手,不怕整不服这群异族文物贩子们!
拍卖会开始后,拍卖师按照程序,读完相关法律条文,免责声明,略微介绍卖主资料,详细介绍请来的观摩嘉宾,最为紧张刺激的拍卖环节正式开始。
拍卖师展示出第一件拍品:“明洪熙青花压手杯,底价100万美元。”同时投影仪打出巨幅压手杯的细节大图,旁边用中英文对照详细列出具体数据。
此杯一出,会场一片寂静,懂行的收藏家和鉴定专家们震惊的无语,普通的爱国人士对这个价格是倒吸一口凉气,这个价格真是太高了!
本场圆明园国宝回购会,一共有三十六件藏品,如果打头阵的第一件拍卖品顺利成交,那么对后续藏品的竞价与抬价可以起到巨大的鼓舞作用,所以拍卖方一般都会将绝对会有人买的拍卖品放在第一个,而且要是精品绝品,但不能是压轴物。
张明眉头紧皱,暗道不好。在故宫博物院,他见到过世上仅存的四件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是明代瓷器中能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极其珍贵的名贵器物,这件洪熙年制作的压手杯,是极少有人见到过。
明代谷应泰在撰写《博物要览》一书时,高度评价过这种压手杯,并且将其分成上中下三品,故宫博物院里的双狮滚绣球和花心中书刻年款的压手杯就是上品,后世有不少仿造物,洪熙款的压手杯,除了年款和永乐不同,其他的均是极其神似。
会场已经沉寂了半分钟,大家都知道第一件拍卖品的重要性,就算是什么都不懂的豪气矿老板们,也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等几位德高望重的国内大收藏家发话,更有有不少人看着嘉宾席上的张明和王老师。
张明和王老师对视一眼,突然明白过来后悔了,张明恨恨的低声骂道:“苏富比真不是东西,这是把我们俩架在火上烤啊!”
王老师浑身不自在,激动起来:“想不到啊想不到,老夫这一世英明说不定就毁在这场拍卖会上!”
苏富比只请来了张明和王老师做嘉宾,当初的理由是对付刘刚。现在场内除了几个并不出名的大收藏家,在行业名声上来看,就只有王老师和张明两人最高了。半年前的央视鉴宝节目,可是直接捧红了这一对搭档,张明又顶着故宫博物院名誉专家的头衔,王老师也是京城响当当的古玩名人,苏富比将他们安排成嘉宾,就是不准他们参与竞拍,导致现在场上竞拍的可以说都是二流的收藏家。
要是国人因为不懂,用溢出价超高价买下拍卖会的展品,那么回国后张明和王老师就会直面铺天盖地的同行指责。花钱回购本来就不是什么光荣的事,那么多花冤枉钱就是错上加错,名气最大的这两人就是指导不利,说的难听点就是与苏富比勾结,狠心赚国人的钱,就是卖国贼!
要是国人反应冷淡,流拍不少东西,那么回国后他们两人还是会面对铺天盖地的同行指责,还是他们指导不利,这么好的回购机会也不抓住,以后这等难得一见的国宝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说的难听点就是毫无爱国之心,收了苏富比的黑钱,敷衍了事,还是卖国贼!
张明拳头握的紧紧的,怒火中烧,心中大骂:“吗的阴老子!”
时间不等人,会场上开始产生小骚动了。外国拍卖师有点诧异为什么底下没人出价,接连喊了几声:“明洪熙青花压手杯,京城故宫博物院里都没有的,可以说是存世极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可以弥补明朝瓷器陶瓷艺术中的缺憾。底价100万美元,有没有出价的?100万美元!”

几个大收藏家坐不住了,他们对这个压手杯是极其感兴趣,确实如同拍卖师所说,买回来后可以填补明朝陶瓷艺术的一处遗憾,可是台上的张明和王老师一点表示都没有,几人相互点头示意一番,决定按照之前的约定,先底价拿下再说。
没想到一个福省老板率先举牌,拍卖师立刻指向他:“22号出价100万!”全场都盯着这个22号老板,仔细一看原来是著名的话题大王李光杓,心中释然,除了他,还会有谁来抢第一个成交品的风头?李光杓可是最喜欢炒作自己,卖自己的奔驰车提倡环保,在美国报纸上刊登整幅保钓广告,热衷慈善和救灾,属于高调展示自己形象的一类人。
李光杓微笑着抱拳向大家示意,方形脸和板寸头,藏在眼镜后的小眼镜透出一丝精明,如果第一件拍卖品被他拿下,回国后就会展开强大的宣传和造势,能够填补古代艺术缺憾的稀世珍宝是他李光杓买下了无偿献给国家的,他李光杓是具有伟大爱国情操的真汉子,有良知的真企业家!
拍卖师微笑说道:“100万第一次!还有没有出价的?100万第二次!”
现场立刻紧张起来,在国内出发前大家可都口头约定好了,不相互抬价,不恶意抢购,一定要用最小的代价做出最有意义的事。
但是变数再起,55号举牌,加价10万,拍卖师立刻指向他:“55号出价110万!还有没有继续出价的?”
“哗——”全场开始低声哄闹起来。
加价竞拍的是一个老者,看起来应该是海外华人,也许他觉得区区10万美元并不算什么,但是他不知道这么一加价,立刻打破了现有的默契和平衡。
李光杓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举牌,他是第一个举牌报价的人,现在被人压制,必须亲自应战夺回来,否则怎么对得起他的爱国之心?
拍卖师兴奋了,两个黄皮肤的人争斗,最好不过了!拍卖师喊道:“22号出价120万!还有没有出价的?”
“哐当啪——”嘉宾席上张明一脸的愕然,他的脚下摔碎了一个瓷碗,悬在半空中的双手肯定是没有接住王老师递过来的瓷碗,溅起的碎片似乎刺疼了王老师的脸。
王老师大怒道:“抢什么抢!都是华国人,你要这个我没说不给你!你看看,没拿好摔碎了吧!让外国人看笑话!”
场上一下子就寂静下来,这是王老师和张明不得已做出的苦肉戏,张明从储物戒中找了半天才翻出来一个瓷碗,原来是用来装药汤的,现在被他拿出来牺牲掉,和王老师假意推拉几把,总算是打断了场面上的争夺。
王老师的话语另有所指,55号惊醒过来,为自己贸然出价懊恼不已,这下子国内企业家和收藏家见王老师和张明终于发话了,纷纷放下心来,名气最高的主心骨发话了,再窝里斗的话就是不给他们面子,就是故意拆同胞的台。
工作人员连忙上前帮忙收拾干净这堆碎瓷片,张明和王老师偷偷擦了一把汗,总算是委婉表达出意思了,下面再怎么恶意抬价,回国后他们面对的舆论压力也会小的多。
第一件拍品,明洪熙青花压手杯就以120万美元价格成交,22号竞标人李光杓喜气洋洋的与四周华人同胞示意,接着对嘉宾席上的王老师和张明示意,感谢他们出言相助。
苏富比的拍卖师也是喜笑颜开,第一件拍品虽然只加价20万美元,但是明知道这些华国人肯定会约好价格同盟,能多出20万已经很不错了,更何况这只是第一件,顺利成交勾起买家兴趣就可以了,好戏还在后头呢!
第二件拍品碧玉光素白大盘,是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在蒙国大破敌军获得的战利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
拍卖师絮絮叨叨介绍了一堆,报价40万美元,满是信心的看着场中。
又是一件好东西!还没从上一件压手杯中冷静下来,康熙爷的珍贵战利品又出世了!李光杓还想抢先举牌,没想到旁边一人更快,拍卖师喊道:“21号出价40万!有没有加价的?”
李光杓懊恼了一会儿,小声说道:“王总,您也来凑热闹?”21号是完科地产的老总王山,两人都是社会名人,热衷公益事业,善于包装自己。王山笑着小声说道:“我上过珠峰下过深海,做了无数房子参加过无数慈善,买回祖先的战利品,再转手献给国家,和您不是异曲同工之妙吗?”两人嘿嘿笑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飘天 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