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鉴赏龙泉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大小:


第三卷 名震四方 第107章 鉴赏龙泉剑




求收藏和推荐~~
--------
一进门张明就注意到了这把龙泉宝剑。这把剑是典型的中国制式名剑龙泉剑。龙泉剑的铸剑鼻祖是欧冶子,他为越王锻造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而龙泉则是欧冶子和另外一名著名铸剑大师干将联手打制。
在清末民初,龙泉出现了龙泉宝剑三大名家,其中千字号,万字号,壬字号,这三家最为出名。但是由于内战,龙泉宝剑一度失去销路,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解放后,到了1956年,龙泉设立了铁器生产合作社,吸收了最著名的这三大名家,从此铁匠从个体户变成了宝剑生产集体小组。
1956年,在政府的关怀下,龙泉铁器生产合作社锻造出第一批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龙泉宝剑,献给伟大的领袖。这第一批龙泉宝剑只有两把,一把是30寸金银龙凸花单剑,这把献给了主席,一直为其珍藏。另外一把并没有被历史记载,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必须只能存在一把,据说是因为担心主席不喜欢,也怕送上去的那一把单剑出了什么问题,第二把当初只是一个备胎。
主席没有挑剔,对送给他的龙泉剑爱不释手,所以存在第二把备胎龙泉剑这个秘密只在龙泉本地极少的铁匠艺人口中传了下来,而这个备胎就是眼前这把30寸花梨木金银龙手杖龙泉剑。
一想到这把剑就是主席手中那把剑的备胎,张明就浑身激动,似乎觉得眼前这把宝剑如果命运再好一点,它也能成为主席的珍藏品,而自己竟然可以如此近距离的观看抚摸,怎么能不让人激动地发抖?
在经过祝老爷子同意后,张明从剑架上轻轻的取下手杖剑,仔细观察着剑柄和剑鞘,左手持金银龙纹雕刻的剑鞘,右手握住花梨木剑柄,按捺住心头的激动,准备开始鉴赏宝剑。
手杖龙泉剑顾名思义,就是类似拐杖的剑,1956年主席都60多岁了,龙泉人还是比较细心的,不过主席没有嫌弃金银龙纹雕花太过直接直白,所以这把手杖剑就留了下来,不知怎么突然变成祝老爷子的了。
祝老爷子的,到了祝老爷子手里?突然张明想明白了,他捧着手杖剑发呆,看着老爷子结结巴巴的说道:“您。。。您是。。。”
祝老爷子像是知道张明要问什么一样,点点头说道:“嗯,想当年跟随保护主席这么多年,那是我最难忘的时光。这把剑其实是一把备用剑,不过主席没有选它,而是赐给了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这柄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他老人家来。。。。。。”
原来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这样一来,这把剑的来历也就说得通了,看来传说有时候也不是很真实,真实的历史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张明用左手摸着龙泉剑的剑鞘,灵气确实是五十年代的浓度。不过并不是龙鳞刀那种火热刺痛,虽然龙泉剑上也有温热的灵气,但是并没有极端暴虐的感觉。
这就应该与刀剑是否见血有关了,纯粹的装饰品和礼品宝剑,仅仅只是带有热量,而不会充满暴虐,唯有杀人如麻的刀剑,才会充满了杀戮之意,极不稳定。
这把手杖剑在老爷子心中,应该是这间军械库里最重要的宝物了。
在经过祝老爷子点头后,张明沉着冷静地拔出来剑刃,丝毫没有感觉到任何阻塞滞纳感,刀刃已经研磨过,呈现出耀眼的金属成亮色。刀架下有专用的护理用具,张明向祝老爷子的贴身警卫示意一下,警卫走上前,将护理套装拿到旁边的一张展桌上,铺好棉布后,向张明点点头。
自己没有收藏,所以虽然懂得一些刀剑的保养,张明还是放不开手,不敢随意操作,主要是因为这把手杖剑太过珍贵。
提着手杖剑走到展桌前,放在棉布上,犹豫了一下说道:“老爷子,我没做过专业的刀剑保养,怕做的不好,要不让这位大哥来示范一下吧?”
祝老爷子点点头,警卫再次走上前,从一旁打开的保养工具盒里,取出一小瓶粉末,在打粉棒上粘上细腻的粉末,然后轻轻敲打在剑刃上,将整条剑刃打满粉末,在停顿一会儿之后,再做两次打粉。打粉的目的是吸收剑刃上的旧油,让粉末充分吸收油份,这样等一下就可以重新擦拭了。
祝家使用的粉末肯定是最好最细的磨石粉了,劣质粉末会伤到剑身,高品质的粉末才会起到养护作用。等粉末吸收旧油迹一段时间后,警卫拿着一张鹿皮软布,轻轻的顺着剑刃的方向,一点一点清除粉末,动作小心,像机械手一般,顺着同一个方向擦拭了几分钟,才处理完第一次,接下来换上另外一张软布,进行第二次擦拭,只有经过了精心擦拭粉末,剑刃上的旧油才会被彻底清除,在石磨粉的作用下,剑刃也会呈现一点点亮光出来。

等清理干净后,警卫退到一边,示意可以上前欣赏观察。张明走到龙泉剑面前,慢慢按捺住心中激动的心情,平复呼吸,拿起剑柄,迎着灯光仔细观察剑刃起来,态度非常虔诚。
现代龙泉宝剑都是用纯钢锻造剑身,从原料到成品,要经历过练,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以及打磨等等几十道工序,张明手中这把龙泉剑,更是集中了龙泉锻造名家最强大的力量,精心为主席打造的宝剑,花费了当时万字号千字号壬字号三位当家人无数的心血,从选料那一步就开始,一切追求精益求精,不求最贵,只求最好,所以这把龙泉剑可以说是代表了国内龙泉剑传统老艺人的巅峰之作。
剑刃迎着光线,看不出丝毫的的划痕,剑刃处在光线的折射下,散发着特殊的耀眼光芒,整齐特殊的纹路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剑身上的龙纹雕纹栩栩如生,张明不敢靠的太近,免得呼吸中的水汽粘上剑身,不过他锐利的眼神已经将整柄剑身纹路看的清清楚楚,心中是暗自赞叹不已。
除了龙纹和七星之外,就是刻着的主席名讳了,张明心中肃穆,闭上眼睛,虔诚地略微低头弯腰,表示对主席的爱戴和对此剑的尊敬。
睁开眼后,张明将龙泉剑再次缓缓放在棉布上,后退两步,示意警卫可以后续操作了。警卫走上前,接下来就是擦拭专用拭剑防锈油了。
等后面的养护工作全部做到位,张明才敢长出一口气,说道:“老爷子,原来一把好剑,也能给人带来这么大的威慑力和压力,能够欣赏到它,我这一生都不会遗憾了。”
在鉴赏中张明的礼数做的很到位,态度非常恭敬,动作小心,非常虔诚,祝老爷子看在眼中很满意,问道:“不知道小张有没有感觉到剑魂呢?”
张明无语了,剑魂这种说法,存在于很多刀剑收藏家心中。很多人认为一把刀剑,一定会有它自己的剑魂,就像人一样,如果人没有思想,那就是行尸走肉,一把宝剑没有剑魂,那就是一段普通的金属而已,挖土砍树都会嫌它不称手。
历史上的名家名刀,每个收藏者和追随者都会虔诚的认为刀剑中存在剑魂,在鉴定时会恭恭敬敬,夸张一些的还要沐浴更衣吃斋几天搞个小仪式,欣赏时是绝对不能发出任何声音,整个欣赏过程中一定要心平气和,似乎这样内心才能和剑魂相连,真正的懂剑,爱刀。
在张明看来,这都是一种内心暗示,剑魂说成是人的信仰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更恰当一些。因为他感受不到剑魂的存在,没有办法知道是否有剑魂的存在。不过他不会否认,因为灵气这种东西,普通人是感觉不到的,但是他能感觉的到。那么虽然他感觉不到剑魂,但是万一真的存在呢?
张明老老实实说道:“老爷子,素我愚昧,对刀剑鉴赏确实不太在行,道行太浅,暂时感受不到剑魂存在。。。。。。”
祝老爷子也不发火,感叹说道:“也不怪你,对这把龙泉剑的感情,确实是需要时间的沉淀才会产生的。”说完示意可以检查另外的几把刀剑。
接下来张明选择了这把军刺。
这是日军30式刺刀,木柄都有些破损,不过还比较结实,刀刃保养的很好,看不出一丝锈迹,枪口挂环略微有些变形,口径比较大。看样式,这把30军刺应该是东京兵工厂或者是小仓兵工厂的早期产品,到现在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是还有很多人愿意收藏留着着它。
感觉到军刺上传来的不多的暴虐灵气,张明沉吟一下,问道:“老爷子,这把军刺是不是有什么来历?”
祝老爷子回忆起来,言语中仍然带有恨意:“1940年8月,在黄桥,老子永远记得那个小日本鬼子!”张明听明白了,那场战斗给祝老爷子带来一些伤痛,这把应该是缴获的日本军刺,见过血,杀过人,所以经过这几十年的保存,军刺上会带有一丝暴虐之气。
祝老爷子在把持这几把刀剑时,首先就是因为刀剑本身带有的历史意义,其次就是加入了自己的代入感,充满了感情,不停的在回忆当年,最后因为刀剑饮血的多少导致暴虐之气的不同,对刀剑持有者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最后当然每把刀剑的感觉就会不一样。
张明感叹了一声,思考了一番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祝老爷子在听到“代入感”这个词之后,久久没有说话,最后摇摇头,独自走了出去,张明依稀听见老爷子在喃喃自语:“看来真是老了啊。。。。。。”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