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蛾一生的夙愿是遇见火,但在飞火途中大多被人拍死。
《无声尖叫》,只有看完剧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个剧名中有着多么厚重的压抑。
每次看完话剧都会被剧中的情绪所感染、所影响,停留在这种感觉里出不来,但其实也是不想出来。因为觉着这是只有体会到了之后才能拥有的感觉,所以珍惜这感觉还在的每一分钟,好好想一想,最好能记下来。想起了当初《骆驼祥子》结束后的压抑,但这次更甚。因为当初只是故事中的情节,而这部剧的情节太现实了,并不只是什么故事……于是我现在真的已经低到了说不出话的状态。
由于是一部73分钟的短剧,时间充裕,所以最后设置了提问环节,第一次遇到,觉得很好,观众与编剧的互动的确使我有了更多感触,而且这次还意识到了一个之前一直没有想过的问题——观众中也是什么样身份和水平都有的。我一直只是作为一个观众去观看演员所演出的故事情节,也可能会对演员、情节、结构或是布景之类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但真的有专业人士,坐在下面考虑的是这部剧怎样会更好,而且听完他们的发言,我会有一种“对!他说出了我的感受”的感觉。
观众问:这三个故事有什么关联? 回忆并加工一下编剧说的: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但硬要找的话,它们讲述的都是在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中出现了一个“真相”,然后就是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岔路口”,他会做出的“选择”,和她要面对的“选择”。
选择这个剧很偶然,不是自己决定的,只是想看个话剧而已,并没有查什么相关资料,于是连基本的感情色彩都不太清楚,本来以为会是个相对轻松的都市情景剧而已。看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有点失望,没太有什么感觉,唯一印象比较深的对话就是“那为什么之前你一直都不说?!”“因为我是个女人啊!”。 第二个故事时我开始看进去了。一个女人和她的情人说自己怀孕了,情人慌了,说我们都是有家的人了,应该要打掉这个孩子。女人受到了打击,消失了。几个月之后他们再次相遇,女人肚子平平的,坦白了一切。“其实我根本就不能怀孕,这个身为女人就会具备的、就连低等动物都有的功能,我没有。但难道这样我就不是一个女人,就不配拥有幸福了吗?当时的欺骗只是因为我信任你,我本以为你能够给我我想要的反应。我只是想体会一下作为一个孕妇的感受,想要尝试一下要当妈妈的感觉,想怀着心爱的男人的孩子然后向他撒娇,想要…作一个完整的女人。无论我有多么出色,在其他方面多么成功,这些都没有意义,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女人的根本属性就是结婚生孩子照顾家。即使我努力地想去忽视那些歧视的眼神和话语,但没有用,它们如影随形。”她很痛苦,想要做母亲是女人的天性,但她的身体和这个天性是矛盾着的,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无法改变的命运,而她能否幸福,就取决于能否遇到一个真正爱着她的他了。现代社会虽然都在讲男女平等,而且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的确是这样,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存在、认同并接受着一个男权社会呢?女人几十年的幸福与否取决于她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男人,男人的态度决定着女人的命运…… 第三个故事,一次尴尬的意外成就了一段意外的缘分,而过程相当曲折。在惺惺相惜的一见钟情之后,在一番热忱而激烈的相互表白之后,女主黯然地说,无论之前有多甜蜜,很多人到最后还是不能接受你的一个缺点,我马上要去香港了,所以我们还是不可能。男主说,你说了我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你的什么缺点我都可以接受!于是女主拉过男主的手按到胸前,问,“是不是少了点什么?…乳腺癌,切除了。” 男主下意识地缩回手,女主按住了;再缩手,放开了;走了,哭了。我以为男主会回来,但当经过了一段漫长的煎熬,女主壮士断臂般地站起来后我已经接受了他不会再回来,可最后他还是回来了。虽然结局是童话般的美好,但在这个未知的过程中,我想我是可以接受男主离开的,毕竟他没有义务。这种事是不能以爱之名的,因为你不知道爱究竟有多少能量,够燃烧多久。与其慢慢地看着它一点点凄凉的熄灭,不如直接在还旺盛的时候把它掐灭,起码以后可以清晰地记得最绚烂的火苗是什么样子。

观众问:舞台剧是否可以被视频取代?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为什么我会喜欢看话剧?几十块可以任意挑位置的电影和几百块才能抢到个好位置的话剧能带给我的东西究竟有什么不同?差别就在于细小而微妙的互动和置身其中的体验感吧。在一场“人”与“人”的交流中,现场观众会受到演员情绪的感染从而得到更加真实的感受;而观众的反应也会更好地激发出演员的创作激情,扩增他们表演的张力。观众和演员,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才能够共同营造出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氛围。这就是话剧的魅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