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破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视的加入极大的丰富了业余生活,串门的人是络绎不绝,大多是老弱妇孺,基本上都是奔着电视来的,爷爷们得牌局已经被迫迁移到了西屋。(手打小说)
刚吃过早饭不长时间,呼呼啦啦的就开始上人了,不一会,屋子就满了,周亮无奈的挤缩在角落,看着眼前一帮小姑娘唧唧喳喳的疯个不停,临近过年,小姑也松懈下来,同样领着一帮同学看着,作业本上记录着密密麻麻电视剧播放时间。
周亮默数,姐姐们得米老鼠跟唐老鸭,小姑们的京华春梦,妈妈们的星星知我心,
小叔们得上海滩,爷爷奶奶们得二人转,再加上临近过年重播的老幼皆宜的西游记跟红楼梦,压根一天的时间里没有消停的时候。想着还要10天才过小年,周亮觉得世界很昏暗,时间很难熬。
面前一堆的丫头小子们在哪讨论着恐龙特级克塞号里哪个人物最好看,已经分成了两组,针尖对麦芒,小姑们聚拢在一起,鬼鬼祟祟的讨论着刚播完的上海大风暴里要是那个间谍没死的话,林到底会选谁。奶奶们无谓的聚拢着,边听着电视里播的二人转,边念叨着包袋之间暧昧的情形。
周亮垂头丧气的坐在那,满屋子连老人再小孩加起来超过20名女性,对于一个女人等于五百那啥的话,被折磨了几天的周亮绝对不会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而且有着强烈的冲动把女人这个词改成女性。
外头天气冷,最高温度都是零下十几度,自己是别想出去了,西屋烟雾缭绕,想来自己也是不能适应,无处可去的周亮只有萎靡的忍受着噪音的煎熬。
随着姐姐们跟小哥哥们得争吵越发剧烈,局势已经变的有点失控,经过奶奶们示意,小姑姑们停下了讨论,娇笑着在帮着归拢孩子,拉开面红耳赤的两方人马,瞧着姐姐哥哥们被奶奶们拾掇的吱哇乱叫,周亮也腹黑的打起了点精神,幸灾乐祸的瞧着热闹。
一片兵荒马乱中熟悉的音乐声响起,霎时间所有的动作为之一顿。紧跟着迅速归位,小姑们搬着椅子坐在两旁,刚刚还在内讧的哥哥姐姐们再一次亲密无间的趴在一起,奶奶们占领了炕头,众志成城,聚精会神的欣赏着大片《西游记》
周亮刚打起的精神,也随之蔫了下去,算了,还是趁现在安静睡觉吧,最好是一觉睡到晚饭,那时候就能清净不少。
痛苦的周亮还是被无情的吵醒了,看看钟,刚过去一个半小时,两集西游记播完,中间播着全省新闻联播,一条新闻引起了周亮的注意,新闻里通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辽宁省朝阳市朝阳电池厂关闭后清偿债务问题的答复,听到这,周亮不禁想到沈阳防爆器材厂,那个全国第一家破产企业,厂长石永阶被称为中国第一号下岗工人,记忆里应该是去年8月份,自己刚回来不久的事情,想像着有铁饭碗情结的家人,要是看到了这个消息会怎样……思考着在什么报纸上能看见这则新闻。
想着事情的周亮,没在意周围的喧哗,全省新闻联播很快的重播完了,西游记继续上演,周亮不顾唐僧怀孕的事实,自顾自的睡起了大觉。
最近几天,爸爸妈妈熬夜看着红楼梦,没有大人在身边睡,莫名的感觉不踏实的周亮晚上休息的并不好,早晨又因为串门的人多睡不了懒觉,反正对电视里看过无数次的节目不感兴趣,干脆的插空就眯一小觉。
熬啊熬啊,在睡睡醒醒中,熬到了晚饭的时候,陆陆续续客人们都回家吃饭了,趁着妈妈做饭的空间,磨着爸爸,终于让爸爸同意明天让妈妈带着他去上班。
爸爸跟端菜的妈妈说了决定,跟妈妈解释着说,反正临近过年,单位里也没什么事情,大家都在等着放假,周亮想去,就带去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爸爸特意推着车子把晤成小棉球的周亮送到妈妈那里后,才去对面的农机站修理部上班,整个早晨,周亮被闲来无事的妈妈同事们围观,并惨遭几位中年大婶的狼吻,尤其是到了最后,气愤的红了脸的周亮更是引起了中间大叔的窥视,一个个都想用胡茬虐待周亮的小脸蛋,最后在周亮正义的目光,捂脸的动作,向妈妈求援的叫声中才没被那些大叔得逞。
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快过了一个上午,周亮作为大玩具,压根就没时间跟空闲实施自己的计划,直到下午,要做年前最后一次盘库的众人集体去了仓库,周亮才算是松了口气,趁着妈妈不注意,偷偷摸摸的溜进站长办公室,翻看着里面成沓的省报,专心搜索的周亮没听到开门的声音,周亮翻着报纸,听见身边有个声音在轻轻的说话,
“你认得上面说什么吗?”

周亮吓了一哆嗦,抬起头。眼前的是农机站的站长,郑宗仁,爸爸妈妈的顶头上司,是一个古板的老头。随后低下头,装模作样的看着面前翻开的报纸,
“恩,认得,你是谁啊。”周亮脆脆生生的回答着。
老头听完,转身向着门口走去,推开门,对着正在找周亮的妈妈喊着
“小林,孩子在这呢,你先忙,一会我把孩子给你送过去。”
妈妈应了一声,也没什么其他想法,知道周亮人小鬼大,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老头转过身,关上门,不放走廊上的冷空气进来,农机站主体建筑是一排平房,走廊上没有暖气,温度比外面高不了多少。
笑眯眯的看着周亮,周亮也坦然的看着老头,提醒着
“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老爷爷,你是谁啊?”
“你不是认字吗?进来时没看见门上的牌牌吗。”老头笑眯眯的拿出杯子,倒了两杯热水,却没递给周亮。
周亮低下头装着看报纸的样子,隐蔽着自己翻白眼的举动,心说我知道你是站长,知道你叫郑宗仁,知道你还有5年才会退休,知道你三年后努力实施的农机站的改革,会因为你的退休,上边空降下来的新站长而夭折,耗尽农机站所有元气的,你退休前最后两年在新修的公里旁设置的半地下储油罐,会在多年后成为我们玩闹的荒芜地带。可是你不说,我咋能明白告诉你我认识你呢,这死老头,想到这,嘴里恶意的说着
“我认识门上牌牌的字,站长室,老爷爷,你是站长吗?电视上的站长不都是跟妈妈差不多年纪的啊。”
听着小孩在说自己老,郑宗仁一口水差点没呛了出来,缓了半天劲,火爆脾气的郑老站长无处宣泄,只能叨叨咕咕的骂了便电视里那些不知道是谁的站长,才对着周亮说,
“我就是这的站长,你得叫我郑站长。”
“恩,知道了,郑老站长。”
“叫错了,要叫郑站长。”
熟悉这个只对事不对人,偏偏又火爆脾气的老小孩,打定主意不叫他顺心的周亮,抬起头,带着纯真的眼神,问着
“你不是老爷爷吗?你不是站长吗?我叫你郑老站长有什么不对吗?”
挠挠头,既不得不承认小孩子说的没错,有对中间那个老字恨得牙痒痒的,还不能对着四岁的小屁孩发脾气,只好转移话题,问起周亮
“你明白报纸上都说什么吗?”
装嫩的周亮,点点头,又摇摇头,知道看到老头明显的满头雾水后才说
“有些能看明白,有些看不明白。”
“哦,哪些看不明白,我来告诉你。”老头一屁股坐在罩着沙发罩的破长条沙发上,凑近周亮问道,随手把端着的茶杯,放到远离周亮的茶几的另一旁,语气中带着点如释重负的自豪感。
看着老头好为人师的样子,周亮决定不再刺激他了,直截了当的进入话题,指着翻找出来的沈阳防爆器材厂倒闭,配着一群胸带白花的人们围着一个老人坐在石阶上的图片的报道,脆生生的问着
“郑爷爷,什么叫国营企业破产倒闭呀?为什么这些人要带白花呢,还有这个坐在中间的老爷爷是上面说的那个经营不善的石永阶,石厂长吗?”
记忆里郑老头直到沈阳防爆器材厂倒闭的事件被写进政治教科书,上面传下来文件,两年后才重视起这件事,三年后才酝酿企业转型,却在转型途中,因为年纪的原因不得不让出位置,退休回家,而他改革的方向得不到新站长的支持,而改革的举动也耗尽了农机站的元气,自他退休,新站长又废止了他的计划后,农机站走上了下坡路,先换地,再在偏僻的,离家很远的新建公路旁修了新的农机站,买卖地皮的差价,一大部分还了欠账,一小部分落入了新站长的腰包,随后更是经营不下去,把盖好没两年的农机站整体出售给了个人,新站长调回县里的农机公司过自己日子去了,只是老妈这些三四十岁,又没什么特长的人通通下岗,现在福利待遇首屈一指的农机站彻底的淹没在改革的大潮中,成了人们的记忆了。
周亮耐心的等待着,等着郑站长仔细的看着要是没人提醒,他应该在两年后才会注意,才会让他有想法的文章,等着回答他刚才问的,有些现实,还有些尖锐的问题,只有听过答案,周亮才能继续下一步,是继续让爸爸妈妈在这呆着,还是趁着新站长到来之时,把爸爸妈妈摘出去。
半响,郑爷爷失神的放下报纸,嘴里叨叨咕咕的念叨着,周亮竖起耳朵才听清,
“国营啊,这是国营啊,怎么会破产呢,怎么可能会倒闭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