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你品,你细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治国之道,有权谋,御人,经济……等几个方面,你想先学什么?”
“哈?”
扶苏一脸懵逼。
他从小到大,该做什么,该学什么都有专人教导。
现在吕良一下子列举出这么多,他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选。
扶苏头一次觉得老师懂的太多也是个问题啊!
“咳咳!”
淳于越干咳一声,开口。
“老夫倒是有个建议。”
“淳先生请讲。”
“公子,最近关东大旱,令我大秦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朝廷焦头烂额。”
“既然吕先生自称无所不知,便解决一下这旱灾的问题吧!”
淳于越讥讽的看了吕良一眼。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小子的确有点小聪明,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要是玩虚的肯定把公子忽悠的晕头转向。
既然如此,老夫就让你讲实务,我看你还怎么忽悠。
“关东大旱?”
扶苏皱眉。
旱灾的问题朝堂之上已经议论过多次,即便是李斯和冯去疾两位丞相都束手无策。
毕竟现在朝廷缺粮,南征大军粮草供给都不足,更何况是救灾呢。
“淳先生,旱灾之事想要解决非一人之力,这个问题未免有些太难了吧?”
“呵呵,吕先生自称天下绝品之人,这问题若是不难,怎么能显现出吕先生的厉害呢!”
淳于越目露挑衅。
吕良:“……”
这老头是处心积虑想让自己出丑啊!
可惜,这问题还真难不住你吕少爷。
“我觉得淳先生说的很有道理!”
吕良笑了笑。
“不过有句话却不准确,这区区旱灾对本公子来说,还算不上难题。”
“区区……旱灾?”
淳于越白眼直翻。
“切,老朽愿闻吕先生高见。”
“想要解决关东大旱,很简单!”
吕良摊了摊手:“朝廷只需以工代赈即可。”
“以工代赈?”
“那是什么?”
扶苏两人一脸懵逼。
吕良云淡风轻。
“旱灾的主要问题有二,第一,流民安置;第二,灾后重建。”
“大灾之后,农户失去居所,口粮,因此只能四处流窜乞讨,朝廷一般的解决方法便是派粮赈灾。”
“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因为干旱,农民田地颗粒无收无法种田,所以至少一年甚至两年内失去经济来源,这个过程朝廷只能一直派粮,这根本就是个无底洞。”
“吕先生说的对啊!”
扶苏深以为然。
前几批赈灾粮食早就送去关东了,但根本不指事,仅仅三天时间上万斤粮食便消耗一空,地方官府只能再次求援,而朝廷根本不可能拿得出那么多粮食。
“呵呵,不光如此!”
吕良喝了口茶:“人皆有惰性,若是朝廷一直派粮,这些流民就能不劳而获,既然能白拿,谁还愿意工作呢,甚至有些没有受灾的农户也会加入到白拿行列之中,如此反而会造成灾民越赈越多的现象。”
“在加上地方官府小吏从中贪污谋利,真正到达灾民手中的粮食又有多少?若是小灾,以粮赈灾还可行,面对这种波及范围巨大的大型旱灾,这种方法只是杯水车薪。”

“哼,那如吕先生所言,难道朝廷不派粮食,坐等着灾民饿死吗?”
淳于越冷哼一声。
“非也!”
吕良笑了笑。
“并非不派粮赈灾,而是以工代赈。”
“所谓以工代赈,便是将原本无偿赈灾,改为修建工程,雇佣灾民的方式发放粮食。”
“可由朝廷出面,建设水坝城墙楼宇等大型工程,然后雇佣灾民,灾民唯有劳作才能获得粮食报酬,这样一方面可以把灾民安置在原地,防止骚乱;另一方面还解决了灾民的口粮问题,让灾民有事可干;更重要的是,这些工程建设完毕之后,还可以振兴当地经济,一劳永逸的解决旱灾水灾的问题,可谓是一箭三雕。”
“嘶,妙啊,妙啊!”
扶苏听的啧啧称奇。
一个以工代赈,不仅解决了灾民的口粮,居住,生存等一系列问题,更能完善大秦水利城墙等基础设施。
这点子简直绝妙,以往赈灾只会让朝廷元气大伤,但吕良这方法不光解决了灾民问题,还能让朝廷大获其利,这简直不可思议。
“老师,您也太厉害了吧,这以工代赈的想法,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吕良笑而不语。
以工代赈可不仅能用来解决灾害问题。
当年二战之后,漂亮国经济大衰退,千万人口失业,罗斯福就是靠以工代赈振兴了漂亮国的经济。
“这小子……还是人吗?这种办法也能想得出来?”
淳于越脸皮发黑。
连他都不得不承认,这以工代赈的点子太绝了。
“切,吕先生,你这以工代赈的方法的确精妙无比,但你是不是忘了一个问题。”
“什么?”
“粮食啊!”
淳于越嘴角轻扬。
“即便是实施以工代赈,这些灾民还是要吃饭的,可问题是朝廷此刻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粮食钱财。”
“对啊,老师,这以工代赈前期恐怕不光需要朝廷投入粮食,还需要大量的银钱吧!”
扶苏眉头紧皱,毕竟大型工程烧起钱来可不是开玩笑的。
“粮食?钱财?哈哈哈哈……”
听到两人的话,吕良却是仰头大笑起来。
“老师,您笑什么?”
“我笑你们目光太过狭隘!”
吕良摇摇头:“福书,你忘了我刚才说过的变通了吗?”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朝廷将这些工程项目承包出去,不知道多少豪商富豪蜂拥而来,朝廷需要掏钱吗?不,反而可以大赚一笔。”
“嘶,这……这也可以?”
扶苏惊到了。
“至于粮食,朝廷里真的缺粮吗?”
“不缺吗?”
“缺吗?”
吕良似笑非笑:“你品,你细品!”
扶苏一愣,这才注意到吕良说的是朝廷里。
朝廷国库的确缺粮,但朝廷里可就不一定啊。
“老师的意思是……勋贵士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