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盐放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动,莫非,是在修炼传说中的龟息术?”
“喂,起来了,差不多行了啊,过头了要进去喝茶的!”
“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为了红,连命都不要!”
“老铁,差不多得了,没这么拼的,万一漏个电,那真就钱还有,人没了!”
“……”
喷泉水池边,人们议论纷纷。
因为是从岸上跌落下去的,这大晚上人又多,是以此时此刻,压根儿就没人想过这落水之人并不水现代社会的人。
都以为是想红想疯了,故意的,所以也都认为两人其实是清醒的,而非昏睡状态。
直到广场管理人员闻讯断电赶来将人捞起。
“我去,还真昏迷了啊?”
“这戏演得,过分了啊!”
“专业,看看人家这服装道具,看看人家脸上的伤!”
“什么都好,就是演砸了!”
“噗嗤,可能是没想到下面漏电!”
“该,扮什么不好,非得扮小鬼子,不电你电谁?”
“……”
终于发现了,人不是醒着的,而是昏迷状态。
听着周围各式各样的言语,广场管理人员也有点慌。
该不会真是漏电电的吧?
这要电死了,那岂不是要担责任,赔钱?
想着,赶紧上报,赶紧打120,顺便报警。
然后,一边紧急安排检修排查,一边求助现场人群。
现场还是有点能人的。
虽然对于这两人的穿着打扮和行为大多都不怎么感冒,可本着人道主义原则,还是有从事医疗工作的人踊跃站了出来。
也没别的,就是胸外按压,加人工呼吸。
然并卵。
还是挂了。
拉到医院一检查,死于,安眠药服用过量……
好在问题不大。
因为医院的检查十分全面,根据检查结果,两人,先天免疫力强大,并未受到任何感染。
这便意味着,只要他愿意,人和其它动物是一样的,都可以自由来回。
还能借此获得强大的免疫能力。
有了结论,陈远亦不再纠结。
回酒店的路上,闲着没事,他拿手机大致查了一下。
结果还挺有意思。
河野翔大是没找到相关的历史信息,可那犬上三田耜,却还真是遣唐使。
不仅仅是遣唐使,还是遣隋使。
此人,于大业十年入隋,呆了两年,接着,又于贞观四年,带队入唐。
根据记载,这人把李二哄得很高兴,在李二的帮助下,学了不少先进的技术知识。
回国的时候,李二又赏了他很多金银珠宝,还专门派了一个叫高表仁的家伙,陪着一同回国。
本意是去册封收小弟的,结果人家天皇不乐意。
人家天皇说了,你是君,我也是君,明明就是平起平坐,凭啥我要给你当小弟?
不干!
于是,便断了往来。
后来,高宗,也就是李治时期,大唐与倭国爆发了白江口之战。
当时倭军战船一百七十余艘,兵力三万二,而唐军就两万人,战船数量也远远不如。
这是有史以来两国之间首次正式交战。
结果虽然以唐军大胜而告终,可当时倭国的实力,显然已经不容小觑。
所以,貌似还真是做好事了!

眼下农历马上就是五月,而根据记载,这遣唐使团队,八月就要离开长安回国。
这帮人可没安好心。
准确的说,是包藏祸心。
尤其犬上三田耜这个两度出使的使节团团长。
要是没有他处心积虑学习各种知识带回倭国,想来倭国的实力也不会发展得那么快。
当然,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名字挺好玩的。
犬上三田耜……
耜,古代一种农具,类似于现代的锹。
犬,田,锹,他觉得,他的语文,大概是小学体育老师教的。
他绞尽脑汁,也无法把这三样事物有效的结合起来。
……
一夜无话。
翌日,长安,伯爵府。
“意思是,盐放多了?”
一大早,永嘉就过来敲门,等陈远把情况一说,不禁又有些错愕。
陈远耸耸肩:“可能是吧,不过,结果是好的,怎么样,要不要立马过去看看?”
永嘉有些意动,想想,却还是摇了摇头,笑道:“晚点吧,先回骊山。”
说完,便命人收拾,等用过早饭,启程,离开长安。
刚走,宫城,立政殿,李二便收到消息。
“混账,简直混账!”
“那可是遣唐使,留学生,自古以来,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他怎么敢,他怎么就敢???”
大发雷霆。
颅压都上来了。
长孙皇后听着好奇,便问道:“怎么了这是,这大清早的,又出什么事了?”
“是啊爹,什么事情让您这么生气?”长乐一早过来,本来是请安顺便陪着用早膳的,此时亦不禁好奇。
李二横了一眼,气呼呼,语气有些幽怨:“你的好陈大哥,他伙同永嘉,把倭国来的遣唐使和留学生给捉了。”
“哦。”长乐不以为然,素手调羹,给母亲盛了碗汤:“捉了就捉了啊,有什么大不了?”
“就是,捉了就捉了呗,堂堂帝国伯爵,捉两个倭人而已,犯得着这么生气?”
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原来就这,长孙皇后亦有些不以为然。
“你们知道什么,若只是捉了也就罢了,问题是,这俩混账,把人给烧没了!”
“什么,把人给烧没了?”
“这,不能吧,陈大哥不是那种人啊,无缘无故的,永嘉姑姑应该也不可能做这种事才对!”
终于动容。
长孙皇后吃惊,长乐,亦倍感惊讶。
可话说回来,也仅此而已,在她们来说,愤怒是不可能的。
她们也不理解,为何李二这么生气。
毕竟,这是一个老农遇上有异族挡住去路,都能破口大骂,谓之瞎了你的狗眼的年代,而作为一国之主,李二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异族之人的。
尽管嘴上从来不说。
母女俩这一开口,李二心里越发不舒服了,瞅了一眼,酸溜溜说道:“意思是,你陈大哥和永嘉姑姑都是好人,那遣唐使和留学生就是罪有应得,然后,你爹小肚鸡肠,小题大做呗?”
长乐掩嘴轻笑:“女儿可没这么说。”
说着,又亲手给李二盛了一碗汤:“女儿只知道,这火,乃是天神的惩罚,非罪大恶极之人,不足以降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