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大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色沉沉,北风萧瑟。
大风将地上的黄土卷起,在空中肆虐。
沙石拍打着帐篷,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皇太极坐在大帐当中的龙椅上,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一个传令兵,脸色大变。
“你说什么?豪哥他竟然失败了?出去的六千兵马只回来了两千余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声音当中满是焦躁,他压根不相信眼前这个传令兵所说的那些话。
正蓝旗可是上三旗之一,实力仅次于两黄旗。
这次,出来的也全部都是正蓝旗的精锐,还有派遣过去的那三千两黄旗精锐。
可现在竟然败了,而且对方只有四千人?
这个结果皇太极怎么能接受?
历次入寇京师,几乎都是满载而归。
明军从来没有相抗之力,怎么今日竟然成了这个结果,一下子损失了四千精锐。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兵,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攒下来这么点家底,每一个都非常重要。
“豪格呢,豪格这个废物在哪儿?还有巩阿岱和吴拜,他们两个人呢?
一群废物,废物!”
皇太极猛烈的拍着面前的桌子,不停的大声怒骂。
大帐当中的其他人,也都是一副惊讶的样子,看着站在皇太极面前的这个传令兵。
这些人也不相信这个传令兵所说的这些话,明军是个什么成色,天下人都一清二楚。
现在说正蓝旗的三千精锐以及两黄旗的三千精锐被四千明军击败,这事怎么看怎么扯淡。
这就好像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去打一个两三岁的小孩,结果被这个两三岁的小孩摁在地上打,天底下有这样的事情吗?
这个传令兵跪了下来,瑟瑟发抖。
一脸惶恐的道:“主子爷,真的败了,真的败了,王爷他受伤了,现在还昏迷着呢!”
“这个无能的废物,竟然损失了这么多兵马,要他还有什么用处?!
巩阿岱和吴拜呢?他们两个人呢?他们两个人在哪儿?!”皇太极喝问。
传令兵的脑袋摇的就像波浪鼓一样,“不知道,他们并没有跟王爷一起回来!”
“该死!”
皇太极一把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
右手都已经拍的通红,可他仍然不觉得痛。
他非常清楚巩阿岱和吴拜的性格,不管战事胜利与否,他们两个都会退回来。
可现在他们两个没回来,结局只有一个。
但他不愿意往这方面去想。
加上这两人,死在孙杰手中的将领文臣,已经九个了。
和明朝争斗这么多年,死在明军手中的将领还没有死在孙杰手中的将领多。
现在自己的儿子也身受重伤,这如何能忍?!
一想到这里,皇太极双眼通红。
他咬牙切齿的看向南边,怒吼着骂道:“这该死的孙杰,早晚有一天要把你抽皮扒筋!”
“来人,备马,去看看到底怎么一回事!”
皇太极看向左右。
左右侍卫急忙冲了出去。
又看向大帐中的其余将官,沉声道:“战败的消息严密封锁,禁止外传!倘若有人流出,杀无赦!”
片刻之后,皇太极带着亲卫,奔驰在黑夜当中。
豪格的兵马溃败之后,甚至都不敢在原地多呆,往后撤了三十里。
逃回去的那些溃兵,将战场上遭遇的那些事情传遍了整个军营。
一时间谣言甚嚣尘上。
军心瞬间崩溃。
如果豪格没有出事,情况还能好一些。
可他现在生死不知,处于昏迷之中,军中士兵难免浮想联翩。
军中将领对士兵的士气有着支柱性的作用,将在,士气在,将殁,士气殁。
如果豪格被当场打死,估计正蓝旗的后果只会更惨。
深夜之中,正蓝旗的营地外面响起了阵阵马蹄。
远方出现了几条火龙,朝着这边而来。
游弋在营地附近的那些探马全都紧张起来。
他们害怕今天的战事重演,他们害怕孙杰的兵马追上来。
“什么人!”
正蓝旗的一个探马看向前方,身子不停的哆嗦。
凑在他周围的那些探马,差不多也是这个样子。
这些探马并没有参加今天的战事,参加战事的那些探马现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躲在营地当中不敢出来。
战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营地,恐怖的场景被众人所知。
这些探马尽管没有亲眼见到,也听了不少谣言,此时心中同样恐惧。
“陛下大驾!”
皇太极身边的那些亲卫扯着嗓子大声的喊,在黑夜当中传出去老远。
听着耳边那熟悉的满语,这些探马终于放下心来。
虽然明军当中也有懂满语的人,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几个探马急忙朝着皇太极迎去,在黑夜当中不断的狂奔。
很快就来到了皇太极的队伍前方。
他们被皇太极的那些亲卫,带到了皇太极的面前。
看着眼前的这些探马,皇太极大声质问:“豪格如何了?”
毕竟是他的儿子,又怎么可能会不担心呢?
“回主子爷,王爷他还在昏迷,军医说他受了内伤!”一个探马连忙说道。
皇太极的脸色又冷了几分,手中的马鞭抽在了胯下的战马上。
片刻之后,走进了正蓝旗的军营。
在正蓝旗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军大帐。
大帐当中伺候豪格的那些人看着走进来的皇太极,急忙跪在地上。
豪格静静的躺在床铺上,眼睛紧闭,脸色苍白,面无血色。
胸中的那些怒气,在看到自己儿子这副模样之后,消失的差不多了。
床头边上跪着军医,皇太极的目光从豪格身上流过,看向军医,问道:
“情况如何?要是你治不好他,就陪葬吧!”
军医连连叩首,脸上满是惶恐。
“回陛下,王爷他受了内伤,气血逆流,脉络断绝……”这个军医小心翼翼的回答。
“老子问你他到底有没有事,说这些废话想找死吗?”
皇太极极不耐烦的骂道,一脚踹在了军医的肩膀上,把他踹了一个仰朝天。
军医急忙抚正身子,跪在皇太极的脚边,脸上的惶恐也越来越严重,连连回话:
“陛下,想来,想来应该无事,好好休养就能活!”

“想来,想来,想来个屁!”
皇太极再次提起一脚,又把军医踹倒。
“咳咳!”
床上的豪格突然咳嗽一声。
皇太极的目光瞬间被这咳嗽声吸引。
看着躺在床上的豪格,他的脸上多了不少忧虑。
在他那忧虑的目光中,豪格睁开眼睛。
“阿玛!”
豪格轻声呼唤。
皇太极点了点头,随后坐在了床边。
“身体如何?不碍事吧?”皇太极的声音也和煦下来。
豪格摇了摇头,道:“不碍事,只是小伤而已!”
见豪格的精神尚且稳定,皇太极说了一些安慰的话。
话头来到了今天的战事上。
“今天这场仗到底怎么回事?六千人怎么拿不下四千明军?”
皇太极终于问出了心中疑惑。
“阿玛,太惨了,太惨了!”
豪格竟然哭了。
“不准哭,我八旗健儿,何以做明狗姿态!”
皇太极呵斥。
豪格的哭声减小,说道:“他们有炮,就像是天雷一样,一炸一丈之内没有活口。
咱们的人根本就碰不到他们,老远就被这些炮炸死了。这些炮比盛京城头上的那些炮还要厉害!”
建奴也有数量众多的火炮,尚可喜他们投降建奴时,带去了明军最后一支强大的火器部队。
加上盛京城头上也有数量不少的火炮,所以他们对火炮还算比较了解。
“炮?明狗哪来的炮?听你这语气,明狗的炮似乎不少!”
皇太极脸色更差了。
一炸一丈之内没有活口,这个说法也太离谱了。
哪怕是盛京城头无法移动的那些重炮,也没有办法达到这种程度。
“阿玛,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豪格一脸后怕,借着现在还有精气神,一五一十的说着今天的战事。
当豪格说完话后,皇太极彻底沉默下来。
说的这些话怎么听怎么离谱。
在他的传统观念当中,炮,尤其是威力巨大的火炮,基本上都安装在城头上。
想要火炮的威力大,那么火炮的炮管就必须粗壮。
按照这个时代的铸炮工艺,这样一来,重量不可避免增加。
如果按照豪格所说的情况来看,想要达到那种程度,少说也是千斤以上的重炮。
这么重的火炮,怎么能移动?
皇太极百思不得其解,在帐篷当中来来回回不停的走着。
时代的局限性,框住了他的眼界。
想不明白怎么会有这样的火炮。
如果不是豪格,皇太极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
又问吴拜和巩阿岱的事,结果豪格什么都不知道。
事已至此,皇太极不得不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看向南边,双拳紧握,眼睛当中的杀气几乎变成实质。
“孙狗,你个该死的东西!”
破口大骂,毫无形象可言。
……
孙杰的营地上空飘荡着阵阵香气,今天打了胜仗,自然要好好庆贺,顺带补充体力。
战场也已经打扫完毕,打死的建奴有两千余人。
只有一个大概的数字,因为很多尸体被炸的四分五裂,甚至拼凑不出来。
这两千人,只是找到了两千具相对完整的尸体。
按照明军那边的说法,就是阵斩两千人。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从萨尔浒之后,从来都没有过的大胜。
是从老奴起兵之后,都没有过的大胜。
孙杰让人把这两千具尸体的脑袋砍下来,在营地外码放整齐。
尸体全部堆积起来烧掉,明末这个环境,疫病时有发生,这些人活着是个祸害,死了可不能让他们接着祸害。
已经入了冬,尸体虽然不会太快腐烂,可总要为来年防备。
孙杰坐在中军大帐中,看着放在桌子上的地图。
手持台灯,一寸一寸的研看。
陈虎站在旁边,小声问道:“大人,那些建奴脑袋,该如何处理?!”
孙杰收起手中的台灯,看向陈虎,“你觉得该如何处理?!”
“一般来讲,阵斩的这些建奴头颅,都会呈送给兵部,换取功劳或者赏钱。
可如今朝廷穷的厉害,就算把这些脑袋交上去,也没啥用啊!”陈虎一脸犹豫。
孙杰不以为然,他笑了笑,说道:“朝廷给不起钱,可有人能给得起!
天下兵马不止咱一家,山西,大同,宣府,这三镇兵马还没有过来。
就算他们过来,指望他们能打胜仗,简直痴心妄想。
未立寸功,还迟迟不前,可会引来皇帝不满的!”
“大人的意思是,把这些建奴脑袋卖给他们?!”陈虎眼睛一亮。
“没错,两千多个脑袋,卖给他们一千又如何?
更别说,咱们手中还有巩阿岱的脑袋,以及吴拜这个活口。
本来想让你把他砍了,可一想,觉得不妥。这么好的生意,怎么能不做呢!”
孙杰看向北边,接着道:“有些时候,混上一身官皮要方便不少。
用剩下的脑袋,再向朝廷换一些好处。
至于剩下的那些俘虏,等此番事了,押回陕西,让他们修路开矿去!”
孙杰的兵马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巩阿岱的尸体。
这家伙穿着明晃晃的铠甲,想不认出来都难。
当时不知道他的身份,便让俘虏辨认,没想到竟然是巩阿岱这个废物。
“大人,要不要把之前在陕西杀掉的那些人再挖出来?一并拿来做生意!”
陈虎一脸火热。
“那倒不必了,纯粹浪费时间。再说了,建奴就在眼前,还怕没人头吗?”
孙杰语气轻松,毫不在乎。
……
夜更深了,京城中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崇祯刚刚睡下,便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曹化淳在屋外大喊:“皇爷,八百里加急,蓟辽告急!”
崇祯猛然能床上跳起,甚至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往外面跑。
一把拉开房门,看向惊慌的曹化淳,急忙询问:“八百里加急呢?速速拿来!”
曹化淳不敢耽搁,连忙从怀中取出刚刚呈送上来的八百里加急。
崇祯验查封口之后,打开加急文书。
命人点上寝宫中的蜡烛,借着火光细看。
“完了!”
手中一松,加急文书飘落在地,崇祯慌里慌张的往后退去,摔在了床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