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明宫初见贾元春(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到了该出宫的时候。
贾瑞因知道了那两个侍女都是元春的心腹,其中还有一个就是元春带进宫里来的丫鬟抱琴,只有小太监六儿是司礼监派来监视元春的,因笑着从怀中摸出一张百两银票:
“这位小公公,我同姐姐待了两日突然有了灵感,要写一首歌出来,能不能行个方便,帮忙拿些个笔墨来?”
太监这个失去了男人乐趣的特殊群体都有个普遍现象——爱财,六儿也不例外。
接了银票见是一百两的忙喜笑颜开道:
“奴婢就是来伺候尚书大人的,怎么敢要爷的银子,可使不得!”
贾瑞笑着将银票塞进他的怀中:
“小公公这两日也辛苦了,胡乱买杯茶吃!”
六儿这才欢喜着去了。
贾瑞见他走远了,才从怀中摸出一个小本本和一叠银票来递给元春正色道:
“大姐,这些都是我写的,你藏起了别给外人知道。
还有这银票你先收着,留着平日使用。”
“这……这是何意?”元春一脸懵圈。
贾瑞道:“大姐,不必多问,只听我说。
你好好服侍皇上,将来必能为后宫翘楚。
皇上爱听新曲,我却怕再没有机会入宫了。
这些曲子你且收着先别拿出来,等皇上把老曲子听得有些腻味了你再偶尔唱一两曲新的给他听。
若问起来只说是你自己写的,让皇上总是有新鲜感。
这些银票你也留着在宫里打点。
尤其是那个叫夏守忠的,务必与他处好了关系!
切记切记,弟弟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元春何等聪慧,一下就明白了贾瑞的意思,小声说道:
“若不是弟弟在陛下跟前提起我,只怕现在我还是女史呢,如今又这般为我谋划……”
正说着,小太监六儿去而复返,果然拿着笔墨纸砚,元春只能闭了口。
宝琴研磨铺纸,贾瑞提笔写道: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
写完递给元春,元春看过了直接泪奔,似乎想起了在荣国府里无忧无虑的生活,有贾母的细心呵护,有王夫人的慈母关爱。
含泪看完,却见下头还有一行小字:此曲待到机会成熟之时再唱,要紧要紧!
嫣然忍不住也凑过来看,不一会儿也泪眼朦胧起来,这首歌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让她同样感同身受。
六儿咳了一声道:“大人,是时候回宫了。”
元春听了这话眼泪又止不住,更咽道:
“瑞哥儿,回去了替我给老祖宗请安,给老爷太太们请安。
告诉他们不需牵挂,好生保养,给弟弟妹妹们问好,让宝玉好生念书……”
看着元春依依不舍的离去,贾瑞知道她不是不舍得自己,而是不舍得荣国府,他不过是元春同贾母等人联系的一条纽带。
坐了两乘小轿悄悄从角门出了宫,又坐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嫣然一把抱住了贾瑞的胳膊又呜呜的哭了起来。
贾瑞笑道:“怎么了?不过才认识了两天,这一分别你倒是哭得如此伤心。”
“哪里是因为这个?是你方才写的那首歌,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娘……”
贾瑞怜爱的揽着嫣然的肩膀:
“宝贝别哭,等日后有机会了我带你去找你娘好不好?”

“嗯!”嫣然将贾瑞的胳膊抱得更紧了。
贾瑞心中叹息:这年头,可怜的妹子太多了啊!
不说宁荣二府的那些金钗银钗们,像嫣然这样的可怜小姑娘全神京又有多少呢?
他忽然冒出一个念头:拯救普天之下的可怜妹子!
嫣然哭了一会儿止住了,小声道:“彪哥,今天晚上别走了好不好?我想你抱着我睡。”
“好!”
忠顺王府,外书房。
赵祥走进行礼,刘旸挥挥手道:“免了。那件事可有些眉目了?”
赵祥道:“回千岁,这贾瑞的来头确实有些蹊跷。
按贾家族谱中所载,贾瑞生父乃是贾源之孙,贾代儒之长子贾敄之子,其母李氏,乃是鸿胪寺丞李法之女。
贾敄年幼也读诗书,却天性鲁钝,二十岁都不曾进学,到了二十四岁那年上便捐了个知县衔,第二年又托人谋了个实缺,携妻李氏往易县上任做县令去了。
可疑的是,贾敄上任四年,易县距神京不过几百里路,贾敄未回家省亲一次。
第四年上贾敄在任上患恶疾,药石无医,一病死了。
李氏只得扶灵带着在易县出生的儿子贾瑞返回了神京贾家,不到半年,也一病去了……”
“也就是说,贾府中没人看到贾瑞出生?”刘旸将眼睛眯成一条缝。
“是!”赵祥答道。
“水溶那边,有没有查到什么?”
“这……属下无能,还未能查到北静王为何要送一座青楼给贾瑞……”
听完了赵祥的汇报,刘旸挥挥手示意他退下,站起身来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
十九年前义忠亲王刘?第一次妄图逼宫的时候走漏了风声,最终计划胎死腹中,刘?因恐祸及子孙,暗中使人将时已身怀六甲的鄢赛赛秘密送出京去藏匿起来,并且留下玉锁作为信物。
事发后龙颜震怒,废除了义忠亲王刘?的太子之位,将其一家囚禁于咸安宫内。
后有大臣尚书刘?是被人用巫蛊之术魇疯魔才行下大不敬之事,一年后刘?病已痊愈,遂又复立为太子。
然而被藏匿起来的鄢赛赛却并未再被接回神京,下落一直不明,甚至是否产下龙种都无从所知。
五年前却又生变故,刘?又当了十几年太子之后再一次坐不住了,妄图在铁网山围猎的时候刺驾,结果功亏一篑,虽然刺伤了太上皇,却并未致死,这次篡位又以失败告终。
这次太上皇再没有顾及父子之情,赐死了刘?,又将其家人贬为庶人。
太上皇对于自己精心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又气又疼,再加上身负箭伤,便将皇位传给了当今皇上,也就是永康帝刘昑,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刘昑继位后几年的时间,废太子刘?的几个子嗣先后“病死”了,而就在这时候,这刻着和传国玉玺同样八个字的玉锁出现了……
为什么水溶和王子腾也突然在这个时候开始注意到了一项没人关注,如同空气一般存在的贾瑞?难道他们也知道了玉锁之事?
“哥哥!这贾瑞到底是不是你的骨肉?
你为何要将这件事带进坟墓里!难道你连你最亲近的弟弟都不信任吗!”
刘旸此刻真想仰天长啸。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