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游击专家林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九三七年十三日下午三点十三分的时候,国军第八十三军发现了句容方向升起来的观测气球。
也发现了气球上面写着的那七个大字:“六十六军在句容!”
这种情况让知道了消息的八十三军军长邓龙光犹豫不定。
他心里当然希望六十六军是在句容的,这样八十三军也可以过去了。
但是如果这是一个陷阱,整个八十三军这一万多人,将不会再有机会跑得脱了。
毕竟人家设置好了陷阱请君入瓮,想要冲破陷阱的可能性太低。
只是现在八十三军的情况,又让邓军长不得不希望六十六军真的在句容。
无论前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军长邓龙光跟第一百五十四师师长巫剑雄、第一百五十六师师长李江简单商量之后决定:
派出一支二百人的敢死队在前面开路,向着气球方向前进侦察。
接下来全军暂时按兵不动,全军所有的人节省体力。
如果前面是鬼子的陷阱,晚上的时候:
第一百五十四师走在前面,军部跟在中间,第一百五十六师断后。
全军在天黑下来后,全力向句容侧翼突进。
从句容跟淳化之间穿过去。
如果晚上还能够遇到鬼子,也只能够努力前面冲过封锁打出去。
他们这支队伍需要一直突围到宁国去,第七战区在宁国。
虽然邓军长的计划是非常坚决的,但是他心里清楚:八十三军通过一天一夜的连续行军。
并且今天白天全军没有生火做饭,昨天的撤退命令下得太匆忙了。
全军根本就没有准备足够的干粮,实际上大多数士兵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没有吃过东西。
现在已经是又累又饿,标准的疲惫之师了。
这个时候的士兵都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如果句容真的是鬼子设下的陷阱,整个军能够冲出去多少,实在难以预料。
他们现在还有狼山、炮台山、团山这几个地方隐蔽了队伍行踪。
队伍继续前进,前面就是一片平地,整个队伍完全暴露在气球观察员的眼睛里。
如果气球上面的士兵是鬼子装扮设置下的陷阱,接下来肯定会陷入鬼子的包围圈。
因此八十三军在军部召开了师级以上军官会议后,最终决定:暂停前进,一切等到敢死队侦察的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定夺。
古浦泽是八十军第一五四师一个营长,敢死队就是从他这个营里面抽调出来的。
他自己担任这一次的敢死队队长,这已经是八十三军换从太平门出南京城以来的第四支敢死队了。
前面三支敢死队,都死伤惨重,士兵们疲惫不堪,被邓龙光军长强令他们休息。
整个八十三军现在还能够成建制活动,这是邓军长最欣慰的事情。
至少八十三军遇到小股鬼子的时候,还能够再打一仗!
这次古浦泽营长带着两百人的敢死队,执行的任务跟前三支队伍不一样:他只需要去探探路,看看情况。
无论前面情况如何,他都要派出一支队伍回来报告情况。
如果是陷阱,他就要率领两百兄弟杀出陷阱!
如果是罗网,他就要带着兄弟们撕破罗网,为身后一万多战友开出一条路来。
邓军长把军部收集来的干粮,分给这两百个敢死队员,让他们补充一点能量,为接下来行动储备一些动力。
这些干粮,已经是昨天下午得到撤退命令后,军部收集的所有干粮。
集中保管,在今天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分派保障了团以上军官的补给后,剩下的所有了。
整个八十三军实际上还没有开始撤退就已经断粮。
已经三餐没有吃过东西的这二百名敢死队员,就着凉水,吃下了八十三军最后的军粮。
古浦泽营长带着队伍向前句容方向走了。
他们带着整个八十三军的希望走了。
八十三军现在这个地方距离气球估计有十公里,
古浦泽营长率领队伍走出狼山后,就开始弯腰低身前进。
他有意想要隐藏整支队伍的行踪,宁愿多绕路,也要找不容易被天上那双眼睛发现的途径。
他们这样的行动路线,增加了不少前进的阻力。
特别是他们遇到前面有小池塘的时候,不得不绕很远的路来隐藏行踪。
前进了大约五公里的时候,古浦泽对白浩阔排长命令:“你带十个队员在这里等着,如果两个小时,我们还没有回来。
你就回去报告军长:前面是陷阱!”
危天睿被白浩阔排长点名留下来,他大声说道:“报告营长!我也要跟着队伍一起去打鬼子。”
古浦泽营长笑了笑:“前面也可能就是六十六军的兄弟,我们这些人先去探探,你们就在这里隐藏好,不要暴露了。”
古营长费尽心机地隐藏行踪,实际上没有多大的用处。
这支两百人的队伍,在刚刚走出狼山二公里的时候,就被李德本发现了。
情报立刻报告到了林凡那里。
听到从汤山方向过来一支上百人的队伍,叶肇军长高兴地说道:“我派人去接他们过来。”
他心中有个猜测:这可能是第八十三军跟大部队失散的队伍。
林凡笑着说道:“我也派副连长过去。李显!你带十个人,去接接过来的人。”
叶肇命令:“舒乐邦参谋,你带军部十人前去看看情况,如果是六十六军兄弟,马上派人回来汇报。”
他对林凡解释:“舒乐邦参谋是今年四月才从八十三军调整过来的。
他在八十三军工作四年了,对双方都非常熟悉。”
林凡笑着说道:“这样好,双方能够认识最好,可以消除许多误会。”
一支二十人的骑兵小队立刻出发。
古浦泽营长才布置好了后手,队伍前进不到一百米,感觉到地面在颤抖。
立刻伏在地上仔细倾听起来:有骑兵过来了。
他赶紧让身后的这一百多敢死队员隐藏起来。
匍匐在草丛当中的古浦泽营长紧张地向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观察着。
不一会儿,从句容方向冲过来的马队已经出现在眼前,远远地能够看到有二十个骑兵。
“这是一个侦察小队!”古浦泽看到这支骑兵小队之后,心底已经绝望了。
“前面果然是一个陷阱,六十六军不可能有骑兵的。出城的时候他们也只有军长、师长才有战马。
一共加起来也不过战马三、二只。”整个敢死队的所有成员都这么想着。
看到这支骑兵侦察小队前进的方向,正是朝着自己这些人走过来的。
“准备战斗!”虽然骑兵侦察小队离敢死队还有很远,古浦泽营长下达命令的声音已经开始压低了。
他是怕声音太大被那支骑兵队伍发现。
“营长!最前面的那个人好像是舒参谋长。”敢死队里的一个士兵说道。
舒乐邦在他们团里面做过一年参谋长,这个士兵认识的。
有这句话开头,后面跟着说话的士兵就多了起来:
“营长我也看到了,战马上的士兵好像是我们的人。”
“把好像两个字去掉,就是穿着我们军装的士兵。
跑在最前面的那个就是舒参谋!”郝摇旗连长肯定地说道。
古浦泽也认出来了:就是舒参谋!
他心里头高兴,但还是没有放下警惕:“你们埋伏好,随时准备战斗。
我来会一会他们。”
说完带着十来个敢死队员,大大方方地站出来。
手里还挥舞着一根树枝,用来引起那支冲锋骑兵的注意。
舒乐邦参谋他们也只知道有一支队伍在这个方向,跑到这个位置来了。
但是这地方太多,古营长他们又有意隐藏。
冲到这里的舒参谋他们根本看不到人,他们也不知道错过了没有。
李显也有些犯难:这么大的地方,要怎么寻找?
就在他们停下战马,四处眺望的时候,李显发现了左前方有人在摇动着树枝,明显是吸引自己这些人过去。
他大声对舒乐邦参谋说道:“左边!他们在左边!”
舒乐邦参谋一眼看过去就认出来了古浦泽:“是古营长!一百五十四师的。”
说完之后他立刻催动战马,向古营长跑过去。
李显稍稍落在后面,林凡告诉过他:一切小心!
他稍稍落后四、五米,看到对面站出来的士兵脸上都带着笑容。
不像是作假,这才稍微放下心。
古营长在舒参谋还没有跑拢的时候,就大声喊了起来:“舒参谋!你在什么地方发财了,竟然搞到这么好的一匹战马?”
舒参谋高兴地哈哈大笑:“这不是兄弟发财了,这是特种连的兄弟们发财了。
给我们六十六军送了两百匹战马!”
他看到李显还在后面,指着李显说道:“这位就是特种连副连长李显。
他是特地前来迎接你们的。
这位是八十三军第一五四师警备营营长古浦泽。”
李显也跳下战马,笑着说道:“古营长,辛苦了!
让你的兄弟们都出来吧,他们枪口一直指着我们,这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舒服。”
舒参谋还在想:“说好的一百多个人呢?怎么只有这十个?”
现在才知道原来大部队还是隐藏起来的。
“你呀!就是小动作多。”舒参谋指着古营长笑道。
古营长大喊一声:“兄弟们都出来了。”
那些埋伏在周围的敢死队员们立刻就站起来,有人就在喊:“舒参谋!带烟了没有,一天没有烟了,想死了!”
听到这声音,李显这才真的放下心来了。
这声音他能够听得出来,就是粤语,证明他们这些士兵确实是广东兵。
这就够了。
古浦泽营长问道:“舒参谋!从太平门出来之后,你们遇到了什么?”
舒参谋同时也问了出来:“古营长,从太平门出来之后,你们遇到了什么?”
“你先说!”
“你先说!”
……
两个人像是说双簧一样,同时开口,同时闭口不言。
李显微笑着说道:“两位这可真是心有灵犀啊!我来说吧!
我们特种连在汤山跟鬼子打起来的时候,六十六军的兄弟们正在汤山。
配合着一起把鬼子从汤山赶到句容来了。
现在正打着句容呢。
古营长,你们八十三军呢?”
舒参谋在边上补充道:“他们就是八十八师五四二团的那支特种连。”
见到古营长还有些不明白,继续解释:“就是在南京城里有重炮的那支队伍。”
古营长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是你们啊!”
特种连在南京城里就已经升起过观测气球,并且还打下来不少鬼子的飞机。
当时南京城里升起观测气球,可是让守城的各支队伍吃惊不小。
古营长这个时候终于完全放下心来了:“军长他们还在狼山,等着我们的消息。”
说完他不好意思地说道:“你们在观察气球上面写的字,我们也看到了,不过怎么看,都有些像是陷阱。”
李显也笑了起来:“大军行动,小心一些总是不会错的,否则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李显这话,明显地给了八十三军台阶下。
古营长连连点头:“对!我们军长也是这么想的。”
舒参谋说道:“你们在狼山里面有补给吗?”
“一万多人的队伍,荒山野岭里面,怎么可能会有补给。”古营长说道。
舒参谋立刻吩咐:“卫康时你把马让出来,带着古营长们步行回去。
古营长你派一个人跟我们去把邓军长他们接出来,前面特种连带着有补给。
让兄弟们早点赶到句容去,好好休息一晚上。”
李显也对万安说道:“万安!你带两个人立刻回去通知连长:邓军长他们找到了,一万多人的队伍随后就到。”
古营长命令:“郝连长,这里的情况你也熟悉,带着舒参谋他们去找军长。
我们继续向前走。”
郝连长带路,向着狼山跑去,现在他们不用跑得太快的。
只是郝连长心急,想要快点把八十三军从狼山里面带出来。
五公里的路程,不到十分钟就跑回来了。
他们还没有到狼山的时候,邓军长、巫师长、李师长三位将军都在狼山外面迎接来了。
他们从派出敢死队之后,一直就派得有人盯着各个方向。
远远看到有骑兵过来的时候,从望远镜里面就已经认出来跑在前面的是刚刚派出去的敢死队郝连长。
跟在郝连长身边的是舒参谋。
对于舒参谋,这几位大佬都是认识的:今天三月才调到六十六军去的人。
舒参谋远远看到邓军长,离三十几米就下马,快步流星跑前去,一个正式的敬礼:六十六军军事参谋舒乐邦参谋向邓军长报告:
我军配合特种连,正在进攻句容。
目前进展顺利,请指示。”
邓军长听到他们正在攻打句容,脸上神情有些不解。
来那地说道:“先说说情况!”
舒参谋把六十六军从太平门出来后,遇到了鬼子狙击,一路猛打猛冲,进了汤山。
全军就迷路了,快到中午的时候,发现有鬼子伞兵出现在自己队伍面前。
正在攻打的时候,特种连出手帮忙,双方会合。
这才知道特种连是一直从南京城里,沿着大路打到了汤山,一直把鬼子追到了句容。
现在已经在句容前面建立了重炮阵地,集中队伍。
说到这里的时候,舒参谋指着李显介绍:“这位就是特种连边副李显。”
又给李显介绍:“这位是八十三军军长邓龙光中将,这位是第一百五十四师少将巫剑雄,这位是第一百五十六师少将师长李江。”
李显立正敬礼:“见过邓军长,巫师长、李师长。”
邓军长问道:“攻打句容顺利吗?”
他看着舒参谋问的。
舒参谋苦笑着说道:“整个战斗都是特种连在打,我们六十六军这一天一夜,没有休息,没有吃上一顿热饭,
所以中午在汤山吃了一顿好饭后,现在士兵们只做警戒工作。
进攻的事情,还是特种连的士兵们在做。”
刚刚他介绍情况的时候,虽然说出了六十六军配合特种连,八十三军的这些军官们,只当他是谦虚的。
在八十三军的这些军官们心里想着:一定是六十六军当主力,特种连打辅助的。
现在听他这么一说,才明白过来:感情这是调过来了,人数多上不知道多少的六十六军竟然在休息。
人数少的队伍在打鬼子!
那是打鬼子!
邓军长这个时候才对眼前这个连副重视起来:“李连副!你们连有多少人,竟然敢单独去打句容。”
李显现在才充分感受到来自军长的尊重,脸上带着微笑:“特种连全连一千五百人,分为九个班,七个步兵班,两个重炮班。
攻打句容的是一班和二班。”
他这一波装得实在太成功了。
八十三军的在这里听着他们谈话的人,包括长官、参谋和周边护卫人员,足足有五十多个。
他们听到特种连两个班竟然敢去攻打句容,都吃惊得不敢相信。

邓军长也有些疑惑,他看着舒参谋,这个人是自己以前的部下。
他说的话应该才是可信的。
舒参谋苦笑着说道:“是真的,特种连从南京城里打出来,一直就是一班、二班在前面当先锋。
他们还要安排人断后。
队伍中段还要安排士兵保护,最关键的是他们携带的物资太多。
占用的人手也多。”
舒参谋这话说得,让在场的八十三军这些官兵们感觉他是在凡尔赛!
我们上万人的队伍,从南京城里出来,什么辎重都没有带。
他们一个连出动,带的东西多?
不管八十三军这些官兵们的心情怎么样,邓军长明白一点:特种连不是一个连,他只是一个代号而已。
并且特种连这支队伍战斗力特别强,跟着他们一起走,突围成功的可能大得多。
有了这样的认识,邓军长立刻下令:“按原计划向句容前进。”
上万大军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开动的时候,六十六军军长叶肇和林凡已经得到消息了。
只是他们两个暂时还抽不开身,进攻句容的战斗还在继续,他们需要留在这里指挥。
三班、四班这个时候已经前进到了张家庄,他们成了给前面两支队伍打扫战场的了。
这此鬼子战斗力不强,携带的装备也不多,就是步枪加一百五十发子弹。
不过他们身上的衣服,脚下的皮鞋,这些都是可以收集的。
现在林凡又不急了,两个军一起,二万多人的队伍,鬼子没有做好准备,根本就不够打的。
因此对打扫战场的标准又恢复了。
刘老炮带着队伍冲过了张家庄,前面就是赵家边,这里早就有鬼子守候着了。
这是朝香宫鸠彦王制定防守句容的第三道防线。
刘老炮率领队伍冲过二班正在打扫战场的防线,就是鬼子朝香宫鸠彦王司令官制定的第二道防线。
来島涼介小队补充的是一千运输队的士兵,他们是呆在庙岗的。
这批士兵携带的武器装备明显就要正式得多。
来島涼介小队长抵达庙岗之后,立刻命令队伍开始挖掘战壕,准备战斗。
刚刚在谢家庄的战斗,开始得太快,战斗刚刚开始,就迎来了五架飞机的扫射。
来島涼介小队长他们这些在庙岗驻扎的队伍,还没有能够反应过来。
黒尾太郎小队长带着的一千多人,就已经阵亡了。\n 从国军开始进攻,到黒尾太郎小队一千多人阵亡一共不到三十分钟。\n 这也让来島涼介小队长和他这支队伍里面的官兵们吓了一跳。
实际上来島涼介小队长率领的这支队伍,比起一班、二班前面攻打的鬼子来说。
来島涼介小队才算是真正的一支具备战斗力的队伍。
至少他们这支队伍里面的士兵,已经没有了伤员。
虽然补充进来的这一千人,全是运输兵,跟正规的步兵相比。
作战素质肯定是要差上一些的。
但是这些士兵们把武器装备可是带得好:所有甲种部队才能够配图的装备,他们全都带上来了。
句容现在已经成了整个第十军团的物资集结地,除了鬼子人少,其他什么都多。
普通的轻机枪、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这里都有,都是准备送上前线补充作战部队消耗的。
就连九二步兵炮,他们也拖上来了五门,实际上句容镇上一共有三十门这种炮。
刘老炮带着队伍冲过去进攻的赵家边,降旗大輝小队补充的也是这种运输队。
他们同样把装备运输上来,并且装备好了。
刘老炮的队伍还在二百米的时候,降旗大輝小队的重机枪就开始射击了。
他们不是一挺、两挺重机枪。
一千零五十四人的队伍里面,这些鬼子带来了三十挺重机枪。
这样密集的火力打击,让刘老炮一下子冷静下来:刚才他们打得太顺利了。
仗着火力优势,直接对鬼子伤兵队伍碾压过去就行了。
现在对面的火力比自己这边还要强大许多。
战斗就只能够慢慢打了。
这个时候陈四川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刚才他只是把张家庄的鬼子阵地打下来了。
在张家庄侧翼的庙岗还有一支鬼子队伍,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呢。
这支鬼子队伍不打掉,是不可能的。
于是陈四川的一班向着来島涼介小队占领的庙岗进攻。
他们也遇到了跟刘老炮同样的困难:鬼子火力强大,比特种连的火力还要强大一些。
特别是鬼子的重机枪、掷弹筒、迫击炮像雨点一样打过来。
就算是一班有两辆坦克助战,进攻也很困难。
让陈四川把坦克撤下来的原因是:对面的鬼子竟然有九二步兵炮。
刚刚一班在这里已经打了三拨鬼子,都没有见到鬼子有迫击炮和步兵炮。
现在发现鬼子有步兵炮了,虽然他们打得不准,但是陈四川还是让自己的坦克退上去。
把前线的情况向连长汇报,收到汇报的林凡,马上命令重炮班对一班、二班进行火力支援。
贾书生率领的三班从佩面绕开庙岗正面的鬼子防线,向庙岗侧翼运动,到鬼子背后去进攻。
小东北率领的四班也是一样地向赵家边的南侧翼运动,把鬼子包围起来打。
收到支援命令的重炮班,立刻在李德本的观测下开始调整大炮的射击角度。
朝香宫鸠彦王司令官在句容的上海派遣军司令部里面,收到了前方传来的消息:
前来进攻的国军已经攻到了赵家边和庙岗这两条防线上来了。
前面的几个阵地,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没有消息,就是消息!整个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的这些军官们清楚,那三千轻伤员应该已经全部玉碎了。
这是一个不友好的猜测,没有一个人军官敢说出来。
现在也没有一个军官敢建议撤退!
就在半个小时前: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都没有能够劝说得了朝香宫鸠彦王司令官撤退。
他们这些普通军官根本连开口的资格都没有。
只是他们现在在句容只有最后两道防线了。
如果把朝香宫鸠彦王司令官的卫队也算一道防线的话。
整个上海派遣军司令部现在还有三道防线。
这三道防线能够不能够坚持到援军到来,整个上海派遣军司令部里的军官们都没有信心。
现在是一九三七年下午四点过七分,就在半个小时前。
整个华中方面军各队伍,全都接到一个新的作战命令:所有就近的队伍,全力向句容前进。
朝香宫鸠彦王司令官被不明国军包围在句容,形势十分危急。
急需援助!
正在南京城里肆虐的第九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六师团、第十三师团、第一一四师团终于明白了事态严重。
他们现在刚刚占领南京,实际上还没有完全控制住全局。
不能够完全放弃南京城,但是朝香宫鸠彦王司令官又不能够不救。
这就是两难了!并且为了攻打南京城,这些师团的士兵们从昨天晚上开始就没有休息过。
现在又要行军近百里前去句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各个师团能够快速机动的队伍:骑兵和汽车都已经消耗殆尽。
现在要去解句容之危,只有士兵用双脚跑过去。
巨大的压力,让各个师团踌躇不前。
华中方面军司令部也是非常清楚各个师团的情况的:南京之战,从松井石根司令官在十号中午后发布开始总攻的命令开始。
整个华中方面军都一直保持着高压进攻态势,士兵疲惫不堪,实际上已经没有再战之力。
这次华中方面军从上海一直打过来,虽然一路上攻城略地,自己本身也是受到了重创,各个师团都伤亡惨重。
特别是第九师团,已经到了减员超过一半的地步了。
这种情况下,各师团实在派不出来士兵。
私底下各个师团长,还是有些小意见的:“明明只要朝香宫鸠彦王司令官从淳化方向进南京就可以把所有问题化解掉的。”
可是朝香宫鸠彦王是王上的亲叔父,他小小的任性,整个华中方面军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劝阻。
华中方面终于制定出来一个新的作战计划:除了第九师团外,每个师**出两个大队的步兵,向着句容支援。
第一一四师团、第六师团各派出两个大队,临时成立一个联队。
由步兵第三十六旅团牛岛满旅团长指挥:沿着高桥门、淳化方向向句容支援。
第十三师团、第十六师团各派出两个大队,临时成立一个联队。
由第二十五旅团丰田岛山旅团长指挥:从太平门过灵谷寺、麒麟门、汤山这条路去句容。
华中方面军司令部特别指出,两个联队必须保证战斗人员各在五千人以上:这是命令!
收到作战计划的各师团,立刻开始召集士兵,准备成军出发。
正常一个联队平常也是四千多人,但是这四千多人里面,还要包括医务人员、运输人员、工兵人员,实际上真正上战场作战的只有三千人左右。
现在司令部要求组建的是全战斗人员的两个联队。
实际上已经是相当于各个师团现有实力当中,需要由一个联队当中把所有战斗人员全部抽调出来,才能够拼凑得齐。
原本兵力就有些捉襟见肘的各个师团,又不敢把那些运输队、工兵队这些士兵抽调进去滥竽充数。
只能够咬着牙,凑足战斗人员。
在南京城里的鬼子们努力拼凑支援队伍的时候,安德烈他们这支飞行小队已经回到了武汉。
他们在句容与汤山之间发现了六十六军,并且六十六军正在突围的情报立刻报告上去。
空军司令周至柔立刻把情报汇报给了忪美龄和常凯申。
收到这个情况的常凯申对着南京的地图看了许久,参与了整个南京防卫计划的每一次讨论。
对汤山、句容这样的战略要点,早就熟悉无比。
听到从南京城里有一支队伍已经突围过了汤山,抵达句容的时候。
沉默良久,最终命令:“请安德烈队长过来。”
卫兵刚要出门传达命令的时候,他再吩咐:“请安德烈小队一起过来。
我要跟他们共进晚餐,感谢他们为我们做的这一切。”
忪美龄对他说道:“我们可以关注一下这个六十六军,也可以大肆宣传一下他们。
现在外面的谣言很多,民众需要英雄。”
……
常凯申在武汉行营司令部亲切接见了安德烈他们这一行五人。
听取他们指着沙盘上面的地形,介绍着在句容看到的情况。
忪美龄骄傲地陪在旁边:这些空军飞行员们,每次打了胜仗,她都要亲自带着点心、糖果祝贺。
她对自己的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这个职位是非常尽职尽责的。
今天前来汇报的这些飞行员,算是她的手下,因此她也全程陪同。
常凯申非常认真地听着安德烈讲解,当他听到看见的是空中重炮观测气球上面写着:“六十六军在句容!”时候。
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在南京城里,他的所有重炮都在江宁要塞上,要塞官兵撤退的时候都已经把那些炮炸毁了。
在南京城里的防御队伍当中,还能够有重炮的就只有那支四不像的特种连了。
常凯申心里浮想联翩,脸上神情没有变。
听到地面上作战的情况,还是国军占了优势,同时安德烈他们还助了一把力。
对于句容镇里面鬼子的队伍,安德烈估计不会超过三千鬼子。
想到鬼子的战斗力,六十六军能够不能够冲出鬼子在句容的封锁线,实在不好说。
虽然心里担忧,常凯申还是热情招待着安德烈这五人,感谢他们的友谊。
同时又提出来:“如果能够,明天再去看看!”
安德烈当时就答应下来。
晚餐过后,常凯申召集武汉大本营将领们,把今天安德烈他们去南京侦察到的情报说出来。
特别提到六十六军在句容跟鬼子激战,有没有那支队伍能够前去救援他们一下。
协助六十六军冲开句容鬼子的封锁线。
在场的这些将军们,听完常凯申的提议,面面相觑。
常凯申解释道:“我们要有一支能够从南京城里独立冲出鬼子包围的队伍。
用这支队伍的精神,来提高全民族的抗战精神。
现在整个南京卫戍区,只发现了这么一支队伍,据观察六十六军大部建制还在,估计还有八、九千人的样子。
这非常符合我们宣传的需要!”
他身边的高级幕僚为难地在地图上眯了一个地方,从句容向西一直要过了芜湖、宣城才能够部队接应。
这两个地方有鬼子第十八师团在,我们的队伍现在还没有实力反攻。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这些将军们都知道:没有一支队伍现在有那种主动向鬼子进攻的勇气了。
这个幕僚又指点着广德说道:“现在第七战区在宁国,六十六军要从句容到宁国。
这一路上有三百里,要经过天五寺、溧水、郎溪,这一路上也不好走!
第七战区也没有余力发起主动进攻。”
这些情况,常凯申全都知道,但是他不死心,还想要挽救一下第六十六军。
“就没有办法了吗?”他问。
陈诚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整个南京卫戍区里面,能够拥有重炮和观测气球的。
只有八十八师五四二团特种连。
由此可以推断出来,六十六军是跟特种连在一起。
各位可能对这个连有些不了解,我解释一下:
这个连说是一个连,实际上足足一个团的兵力。
全连实有士兵一千五百名以上,编制为九个班。
前面七个班为步兵班,八班、九班是重炮班。
这些重炮有些是江阴炮台的,有些是他们从鬼子那里缴获过来的。"
只是听到这里,作战指挥室里的将军们已经互相交头接耳起来。
指挥室里一片嗡嗡声。
有人直接问道:“为什么准许一个连拥有一千五百名士兵?
为什么一个连里面没有排长?
为什么一个连竟然有两个重炮班?”
陈诚看了一眼常凯申,见到他的表情虽然不太好,倒也没有多少的不快。
于是解释道:“他这个连的士兵和大炮都是自己找来的。
他这个连的补给、俸禄全是按照正常连队发放的。”
“他是用自己的钱,养着国家的军队,真是一个傻子。”一位将军这么说道。
陈诚的脸色有些不快:“特种连不但是用息的钱,他们用的武器还是全日式的,所有武器、弹药全凭缴获!”
这句话出来,刚刚还在议论不休的作战指挥室里面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在这间屋子里面的人,都是打过无数战争的人:以战养战,这种战术,他们知道但是做不到。
就算是如令的鬼子队伍也无法做到。
曾经做到这一点的军队是四百多年前的成吉思汗,他率领着蒙古军队,一直就是以战养战。
纵横欧亚大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