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聘教官,阿济格缺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大靖也装作不觉,吃喝得痛快,还开口询问:“味道真好,真是你做的?”
“当然啦!”藤野英放下破书,瞪大了眼睛,说道:“不信的话,哪天你看着我做。”
“那倒不用。”郭大靖赶忙摇头,笑着说道:“那你跟在藤野大人身边守城,也会武技喽?”
藤野英呵呵一笑,说道:“我的剑道连父亲都称赞不已,郭大人,您未必是我的对手呢!”
剑道,那估计是够呛!但俺的枪道,肯定能打败你。
郭大靖不以为意,说道:“我在学刀法,等练好了,咱俩再切蹉切蹉。”
光有刺刀拼杀术,郭大靖并不满足。他还有狗腿刀呢,也得有能拿得出手的砍杀技艺。
藤野英抿嘴微笑,看着郭大靖低下头大口地吃着饭菜,棱角分明的脸上显出男人的阳刚,以及特有的倔强。
从没见过这样有意思的家伙,从闯到他家拿瓷器,还要磨成粉,藤野英就觉得很特别。
别人和郭大靖在一起,注意不到很多细节,但藤野英有着他的细心,越来越觉得郭大靖的与众不同,尽管相处的时间和次数并不多。
外表憨厚木讷,但却是极聪慧的,连老爹藤野正都经常这么评价。
郭大靖放下饭碗,刚抬起头,热汤已经递到面前。
“谢谢。”郭大靖不矫情,端起来就喝。
藤野英收拾碗筷,动作利索。
郭大靖把汤碗递过去,提醒道:“天黑了,回城的路上安全吗?”
“不是一个人,我是跟着送粮的队伍过来的。”藤野英笑着说道:“听说三天后你会回城住几天?”
郭大靖点了点头,说道:“计划是这样的,主要是让士兵们轮流驻防,有张有弛。但谁也不敢保证有没有意外,战争时期嘛!”
藤野英不再询问,收拾完碗筷,说道:“那我就回去啦,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去找我。比如,剃头。”
郭大靖呵呵笑了起来,说道:“以后不用特意来送饭,把嘴吃馋了,军营里的伙食就吃不进去了。”
藤野英笑了起来,清脆的声音又没加掩饰,说道:“偶尔改善一下不好嘛,军营的伙食我知道,真的是”摇着头苦着脸,没说出是猪食,就很客气。
郭大靖起身走出帐篷相送,月光被随处都在的雪反映着,有如身处淡淡的乳白色的雾气中。
“打完仗,你就回皮岛嘛?”藤野英似乎随意地开口问道。
郭大靖想了一下,也没隐瞒,说道:“可能会驻守广鹿岛,或是别的海岛,算是独领一部吧!”
“广鹿岛大嘛,能住多少人?”
“广鹿岛由好几个岛组成,加在一起也不算很大,差不多能住万八千人吧!”
藤野英抿了下嘴角,微笑着说道:“那你就能管这万八千人呗!”
“现在军政不分,我若是率兵驻守,自然是军民都管。”郭大靖沉吟了一下,说道:“要是藤野大人愿意,某想募他作火枪教官,练出几百火枪兵。”
藤野英转头看着郭大靖,眼睛很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我愿意,父亲就没问题。”
什么意思,想要点贿赂?
郭大靖眨巴眨巴眼睛,略带疑惑地问道:“那你,愿意帮我吗?”
藤野英装模作样地想了想,才勉为其难地说道:“帮是肯定要帮的,可既然是募,就要有条件有待遇不是吗?你提出来,让我和父亲商量商量。”
郭大靖挠了挠头,有些为难地说道:“还是你们提条件,我再权衡考虑吧!”
“也好。”藤野英痛快地答应下来,眸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郭大靖把藤野英送走,才回到帐篷休息。
对于日后的发展,郭大靖不仅要积累物资,还要收拢人才。
精通火枪战术的藤野正算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刘兴祚也是郭大靖看好的目标之一。除此以外,郭大靖还需要工匠水手等具有专业技能的人。
管他是倭人,还是真夷,抑或是叛金投明的,只要是建虏的敌人。郭大靖对民族和身份是非常宽容的,并没有什么偏狭的态度。
郭大靖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劣势,也一直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弥补缺陷。
论见识和眼光,当然是郭大靖无人能敌的长处;但涉及到这个时代作战具体的层面,他就显得粗疏,甚至可以说是纸上谈兵。
要想发展壮大,光凭他一个人是肯定不成的,他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把各种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
成为岛主,军民都要管,事必躬亲是不必要,也是郭大靖的能力难以做到的。有得力的手下,他就更能发挥所长,不会被繁琐的小事所牵绊。
躺在帐篷内,郭大靖闭着眼睛,却久久不能入睡。
抛石机还有改进的余地,木炮也有可取之处,地雷还要大量使用,钱财物资的积攒也不能停。
成为岛主后,所率领的军队应该进行怎样的训练,要装备什么武器,又要如何与建虏作战
郭大靖想了很多,尽管有些都处于框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进行的。
迷迷糊糊,郭大靖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才睡着,梦中却也尽是一些相关的内容。
.
龙川。
同样是深沉的夜,黄昏时抵达的阿济格,尽管疲惫,却毫无睡意。
岳讬的死,可以归为疏忽大意,在路上被敌人用冷箭袭杀。那硕讬的阵亡,就真的令人极为震惊,难以置信了。
“龙骨山城”阿济格阴沉着脸,盯着面前的军官,沉声问道:“两位贝勒的阵亡,都与此城有关。具体情形,你可知道?”
萨尔纳是驻防镇江的一个牛录额真,现在奉命驻防龙川。
尼马禅在义州决定以死战挽罪后,便派出信使,其中就有向镇江驻军进行通报的。
原因很简单,镇江驻军是两红旗的一部,岳讬硕讬是他们的主子;而在距离上,也是离义州最近的部队。
得到通报后,镇江驻军的指挥官甲喇额真赫图急忙率领两千人马急急赶往义州。可惜,他们去晚了,只看到了义州城内到处的无头尸首。不甘心之下,这支建虏又赶到龙川,见到的是和义州差不多的景象。

赫图深知龙川义州乃是攻朝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只能留军守卫,确保攻朝部队的后路通畅。
萨尔纳躬身道:“回贝勒爷,据信使所述,岳讬贝勒是在攻打龙骨山城不利后,率军退回龙川时,在路上被暗箭袭击阵亡。硕讬贝勒的阵亡却十分诡异,在龙骨山城下”
听着萨尔纳的复述,阿济格的眉头也是越皱越紧。果然十分诡异,硕讬在营中莫名失踪,后来再出现,所传的将令,所作的举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么说来,硕讬贝勒阵亡,也是他们猜测,并没有确定。”阿济格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与尼马禅一样,对硕讬有着怀疑。
萨尔纳说道:“我军由镇江入义州,再至龙川,抓到了几个逃散的剃头人。据他们所说,龙骨山城已经放出了消息,硕讬贝勒确已阵亡。”
阿济格垂下眼帘,半晌无语。敌人放出消息,显然是想振奋人心,招募到更多的朝鲜人与己军为敌。
而硕讬有可能叛金投明,绝对是只能想想,却不可张扬出去的猜测。因为,这对士气民心的影响太大,太恶劣。
“汗王那里也应该收到通报了。”阿济格思虑已定,开口说道:“先确保义州龙川,等待汗王命令吧!”
情况并不是很明朗,但东江军已经大举出动却可以确定。阿济格认为在得到足够且准确的情报前,按兵不动才是良策。
他有三千精骑,再加上镇江驻军派来的两千,守住两座城池,还是很有把握的。
硕讬为兄报仇,含怒出兵龙骨山城,却诡异地阵亡,或者说是失踪,这也给阿济格敲响了警钟。
可守城的困难就在于粮草,不管是阿济格的人马,还是镇江赶来的驻军,携带的都不多。
而义州和龙川屯积的粮草物资,经历两次被攻破占领,早被东江军和朝鲜义兵搜刮得颗粒不剩。
从辽东运粮,阿济格苦笑了一下,知道困难不小。本来就紧缺,攻打朝鲜是抢掠,迫其屈服,一路长驱直入也是以战养战。
在建虏的占领线上,象宣川郭山郡凌汉山城定州安州等城,确实劫掠了很多粮草物资,等待撤退时运回辽东。
可阿济格知道,即便是现在离得最近的宣川浦口,想要几百里运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东江军朝鲜义兵的袭扰伏击,越来越大胆活跃,要想安全运粮,需要多少人马押送?
回师途中的袭击骚扰,对于阿济格来说,伤亡虽不大,但心中的震动不小。地雷这个东西,令人头痛。
沉思良久,阿济格缓缓说道:“我派人给二贝勒送信,尽快结束攻朝之战。萨尔纳,你带我的将令,率一千人前往宣川,让他们也抽出一千人马,共同押运粮草物资至龙川义州。”
萨尔纳躬身领命,心中暗自凛然。
押运粮草物资需要两千人马,可见阿济格的重视。显然,龙川义州两次被攻破,岳讬硕讬的阵亡,给阿济格极大的震动,不敢再轻视东江军。
阿济格给阿敏去信,也是委婉地劝他,就目前的情势,别想着在朝鲜自立了,当心陷进去全军覆没。
至于占领的各座城池中,所劫掠到的粮草物资金银财宝,赶紧往回运吧!
..
在情报上,攻入朝鲜的建虏已经落了下风,既比不上东江军,更比不上在本国作战的朝鲜义兵。
阿济格所部进驻龙川,以及镇江建虏的增援,很快就传到了龙骨山城。
“建虏未有打造器械,前来攻打的意图。”郑凤寿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但还不能完全消除疑虑,“有可能是初至需要休整,不能掉以轻心。”
说完,他颇为自信地笑了起来,说道:“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千建虏,还要在龙川义州留守人马,就是前来攻打,又能有多少兵力?”
两次击退建虏,郑凤寿的信心逐渐增长。几千建虏想要攻破龙骨山城,他认为绝不可能。
而且,朝鲜义兵的数量又有增加。龙川的金佑张遴张熙俊金宗敏李矗立以及李忠杰兄弟等,都带人赶来投奔。
崔孝一是主张主动出击的,但郑凤寿为主,他也不好太过明显的反对。
“有木炮,又有抛石机,龙骨山城抵挡数千建虏攻打,应是不成问题。”崔孝一沉吟了一下,委婉地说道:“若有余力,某认为当派出小队,对建虏展开袭扰。”
尚可喜微微颌首,看了一眼郭大靖,开口说道:“袭扰就交给我军吧,只是要请郑大人多派些向导。”
郭大靖的意见早就和尚可喜刘兴祚商议过,两千人马分成两批,展开轮战,使建虏不得消停。
作战地区则选在龙川周边,离龙骨山城不远,进退都方便。
以战代练,新武器新战术,东江军也只掌握了皮毛,正好趁此机会多加实战演练。
在郭大靖的设想中,游击战并不只是现在的样子,地雷的使用也远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
崔孝一主动请缨道:“崔某对地形地势大小道路还算熟悉,愿意作为向导,随东江军袭扰建虏。”
郑凤寿点头应允,又派了投奔不久的龙川诸义士,有金佑张遴张熙俊金宗敏李矗立等人。
郭大靖突然看到藤野正向他使了个眼色,右手食指在胸前弯曲,连续点了点。
略一思索,郭大靖便向郑凤寿拱手道:“郑大人,郭某想请藤野大人率火枪队助战,不知可否?”
藤野正垂下眼帘,手指也不动了,静等着郑凤寿的决定。
“郭百户言重了。”郑凤寿不疑有他,爽快地答应道:“已是并肩作战的袍泽,但有所需,郑某必全力支持。”
“多谢郑大人。”郭大靖诚恳地致谢,又提出暂借十几架抛石机。
郑凤寿没有犹豫,立刻就答应下来。这是目前赶制出来的全部,但工匠们已经熟练,加班加点的话,顶多两天,就能又有十几架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